古典诗歌中的“叠词”现象
叠词是一种语言艺术,在古典诗歌作品中频现。在《诗经》的305篇作品中,就有 204篇运用了此种艺术手法。例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在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就出现了23个叠词。诸如“纤纤作细步”“隐隐何甸甸”“感君区区怀”“恨恨那可论”等。而臻于唐宋时期,诗词作品中更加频繁地使用叠词。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白居易《长恨歌》:“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孟郊《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苏轼《水龙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可以说叠词的词性是多样的,诸如形容词、动词、名词、量词等。同时其位置也不固定,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有的在句尾。
效果
1.运用叠词会增强诗词作品的节奏美、韵律美,让它悦耳动听。例如唐代诗人寒山的《杳杳寒山道》:“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这里有八组叠词,即“杳杳”“落落”“啾啾”“寂寂”“淅淅”“纷纷”“朝朝”“岁岁”。节奏明快,抑扬顿挫之感油然而生。
2.生动地刻画、描摹景物,进而突出特定景物的特征。例如屈原的《山鬼》:“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石磊磊兮葛蔓蔓”“雷填填兮雨冥冥”。描绘出清新幽艳的景象。
3.起强调作用,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思想情感。例如陆游《钗头凤》:“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错”与“莫”的叠用,强化了对妻子唐婉深切的眷恋与浓郁的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