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名句
思乡的名句1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2.今日送君须尽醉,明朝相忆路漫漫!——贾至
3.明鉴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杜牧
4.***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5.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温庭筠
6.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李商隐
7.莫向樽前须尽醉,与君俱是异乡人。——韦庄
8.最怜霜月怀人夜,鸿雁声中独倚楼。——恽格
9.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10.日幕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
1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12.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王勃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14.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苏轼
15.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16.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柳宗元
1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18.不知何处吹芦菅,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
19.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20.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徐淑
21.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22.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
23.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晏殊
24.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25.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
26.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韦庄
27.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
28.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
29.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潆潆。——张先
30.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
31.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周邦彦
32.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
33.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
34.马上离魂衣上泪,真自个、供憔悴。——程垓
35.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吴文英
36.今夜雨,定应化作相思树。——刘基
37.离人无语消魂,细雨斜风掩门。——杨慎
3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
39.因思人事苦索绕,离愁别恨,无限何时了?——柳永
40.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41.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
42.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
4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4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45.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时。——张九龄
4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4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48.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
49.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
50.故园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李煜
51.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
52.乱山残雪夜,孤独异乡人。——崔涂
53.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胡适
54.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
55.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欧阳修
56.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
57.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
58.苍茫去乡国,无事不伤情。——吴敬梓
59.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6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纳兰性德
61.长相思,摧心肝!——李白
62.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李白
思乡的名句2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思乡,同乡
名句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出处
唐?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译注
停下船吧暂且借问一声,听口音恐怕咱们是同乡。
说明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是唐代崔颢所写的组诗《长干曲四首》中的第一首。这首抒情诗抓住了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就使人物、场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它不以任何色彩映衬,似墨笔画;它不用任何妆饰烘托,是幅素描;它不凭任何布景借力,犹如一曲男女声对唱;它截头去尾,突出主干,又很象独幕剧。题材平凡,而表现手法不凡。
赏析
长干行,又作长干曲,是乐府旧题,原为长江下游一带民歌,内容多写船家妇女的生活。这首古诗就为我们描述了一位船家女子邂逅“同乡”的故事。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一位家住横塘的姑娘,泛舟时听到一男子的口音,像是同乡之人,于是就停下船,天真地问一句,“君家何处住”。诗的前两句就写女子的问话,不待人回答,他就急切地自报家门,突出了姑娘的天真淳朴。“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女子不是随口一问,而是发自内心的想知道,“停船”的这一动作,就表现了这种心理。最后一句,算是对以上反应的一个揭示。她之所以这么殷勤相问,就是因为听到了乡音,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异地邂逅同乡是一件令人倍加温暖的事。或许女子背井离乡多年,没有一个可与之***语之人,她内心是孤独无依的,对自己的家乡自然也是时刻思念着的,而那位男子的乡音,正好就触发了她的乡情,无怪乎她这么急切相问了。
小诗语言朴素自然,犹如民歌。写一个船家女子的乡情,题材新颖,格调清新,在众多思乡诗中是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思乡的名句3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思乡,明月,愁
名句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出处
唐?卢纶《晚次鄂州》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译注
两边鬓发斑白,又遇上三湘的秋色,望万里明月,思归心意更增。
说明
《全唐诗》于此篇题下注“至德中作”,时当在唐朝安史之乱的前期。由于战乱,诗人被迫浪迹异乡,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阳,南行军中,路过三湘,次于鄂州,而写了这首诗。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此诗只截取飘泊生活中的片断,却反映了广阔的社会背景。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诗中流露厌战、伤老、思归之情。全诗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炽热,反复咏育,舒畅自若,韵味无穷。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怀的诗。诗人由江西经过鄂州直抵湖南。汉阳城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起句即点题,“云开”见喜悦,“孤帆”见悲伤,一喜一悲,跌宕起伏。紧接着描写“晚次鄂州”所见所闻。由白天的风平浪静到晚上的江潮初升,透露出诗人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两句,借景抒怀,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和彻骨的思乡之情。“三湘”,指湖南境内,即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诗人的家乡在遥远的蒲州,所以称“万里”。这两句是说,诗人的愁绪已使两鬓斑白,现在又面对萧瑟的寒秋,不过是徒增了忧伤罢了;诗人家乡远在万里,他的思归之心早已飞回家乡,而身体却在渐渐远离,形神分离,独对明月,乡愁更加浓重。一个“逢”字,将诗人的千愁万绪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移愁情于秋色,妙合无垠。一个“对”字,则写出此时的孤独凄凉,唯有明月可与为伴。
尾联抒发感慨,揭示诗人有家不可归,只得在异乡颠沛奔波的原因。把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深化了忧心愁思,使此诗具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思乡的名句4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思乡,寒食,清明
名句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出处
宋 苏轼《望江南 超然台作》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译注
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吧,作诗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① 故国:这里指故乡、故园。
② 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二天起,禁火三日。节后另取榆柳之火称“新火”。
③ 新茶:指清明前采摘的“雨前茶”。
说明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全词含蓄深沉,短小玲珑,以诗为词,独树一帜,连珠妙语似随意而出,清新自然,显示出词人深厚的艺术功力。
赏析
这是一首思乡之作。词的上片描写暮春时节的景色。“风细柳斜斜”点明春的特征,“半壕春水一城花”是作者登高所见,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将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词的下片触景生情。“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点明登临时间。寒食节在清明前两日,从这天起,要禁火三天。寒食节过后是清明,可以另起新火。然而清明正是回家扫墓的时候,作者有家难回,唯有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不要再老朋友面前思念家乡了,那样只能徒增离愁,不如点起新火煮一杯新茶吧。作者这两句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现出词人善于自我排遣的旷达心胸。作者将这种思乡之情与异乡景物结合得天衣无缝,不见痕迹,足见作者艺术功力之深。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诗酒趁年华”,作诗饮酒都要趁着时光未老啊,意谓只有超然物外,忘却尘世烦恼,抓紧时机以自娱,才不辜负好时光。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思乡的名句5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思乡,汾水,梦
名句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出处
唐?李白《太原早秋》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译注
夜夜秋梦都缠绕着边区太原上空的月亮,而心却随着月光回到了故乡的绮楼上。思念家乡的心就像这绵绵不断的汾河水,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
① 汾水:汾河。黄河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山西中部、南部入黄河。《唐六典注》:汾水出忻州,历太原、汾、晋、绛、蒲五州,入河。《太平寰宇记》:汾水,出静乐县北管涔山,东流入太原郡界。
说明
《太原早秋》是李白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的一首五言律诗。这年夏季李白应友人元演之邀,同来太原,意欲攀桂以求闻达,然而辗转三晋,时历半载,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之机会,故有怀归之意。到了秋季便写下了这首怀乡之作。作者虽心绪不高,而此诗格调自高,且带边塞诗之雄健,即所谓“健举之至,行气如虹”(《唐宋诗醇》)。后半反复写怀归之意,意重而不觉其重,语直而不觉其直,原因在于诗人措辞设喻之新奇巧妙。
赏析
“梦绕边城月”,是梦境,写诗人梦中所见到的边城的明月,即太原的明月,暗示出诗人现在所在的地方,是太原而不是家乡。后半句“心飞故国楼”,写诗人梦醒之后,归思难收,虽然身在异地,但心早已经随着明月飞回到故乡的阁楼上。一个“飞”字,表达出了诗人归心似箭、望眼欲穿的急迫心情。前后两句,相互对应,一虚一实,虚实结合,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以及亲人的思念之情。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两句,用时刻不停流动的汾水来比喻自己的思乡之情。汾水即今流经太原市的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悠悠”,绵延不断,情深绵绵,是说汾水日夜流动,一刻都没有停止过,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就像这汾水一样,时时盘绕在心头,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啊。水,在古典诗词里常常代表着“愁”,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说“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悠悠”;李白又有“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水,是千古之下无数诗人凝聚而成的一壶哀愁。诗人这里以“水”喻情,含蓄中又不失自然,形象感人。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诗人一心归乡,除了因看到早秋的景色睹物思情之外,应该跟自己的遭遇也是分不开的。诗人本来是应友人元演之邀,来太原寻求闻达,可是辗转三晋,历时半年,始终未能得到实现抱负的机会,遂起了归乡之意。所以诗里除了思乡之情外,应该还夹杂着一种淡淡的失意和壮志未酬的苦闷。
思乡的名句6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思乡,雁
名句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出处
唐·杜牧《秋浦途中》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译注
我来问一下刚刚来到寒沙安家的鸿雁们,你们来时经过我的老家杜陵一带了吗?
说明
《秋浦途中》这首诗写于会昌四年(844),杜牧由黄州刺史移任池州刺史,正是凉秋九月,与“穷秋”句合,此诗似即为这次行役而发。二年前,杜牧受李德裕排挤,由比部员外郎外放黄州刺史,现在又改调池州,转徙于僻左小邑间,这对于渴望刷新朝政、干一番事业的诗人来说,自然是痛苦的。他的这种心绪,也曲折地表现在这首诗中。
赏析
这首小诗,淡雅含蓄,意蕴悠长。“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两句对仗,于工稳中略显变化,“穷秋雨”对“一岸风”属宽对,显得活脱自然,不呆滞。“萧萧”、“淅淅”两个象声词,在这里是互文见义,即萧萧的秋雨溪风,沥沥的溪风秋雨,采用叠词,音韵流转。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两句抒情,含而不露。诗人把对家乡的思念寄托在大雁身上,不言使大雁为之传书,却来痴心问大雁:你们飞来时有没有经过我的杜陵老家呢?这真是痴语,明知大雁不会回答,根本闻不出结果,还是要这么轻声一问,足见作者旅程的孤独寂寞。无人与之话短长,只有问及不会言语的大雁。最后两句,从构思上来说,将读者的视线从眼前转向到遥远的天边,扩大了诗的空间性。从写法上来说,这是寓情于景(物),将深沉的思乡之情,通过问大雁的情节传达出来,显得含蓄委婉,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趣。
思乡的名句7关键词
诗词名句,抒情,思乡,松树,风雨声
名句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出处
元 虞集《院中独坐》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译注
那绕屋而长的高高松树,总是毫无理由的迎风发声,像下雨声一样。
说明
元代人虞集生长于江南,但仕宦生涯又使得他不得不留在北方的大都(今北京)。他在晚年曾屡次请求回到南方,但终不获允许,乡关之思由此而愈加浓烈。此诗正反映他的这种乡愁和苦楚的心理。
赏析
“何处它年寄此生”,诗劈头就是这么一问,人生寄何处?这是来自于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诗人生长在江南,那江南自然是他感情最深厚的地方,只可惜,身不由己,他有家难还,因而发此感慨。“山中江上总关情”,江南的青山绿水,一草一木都深深地牵动着作者的内心,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江南故土。更多描写思乡的古诗词名句请关注“”
“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这两句是无理之辞,传达的是诗人那种无法排遣的乡愁。诗人乡愁难耐,无以发泄,竟然埋怨起屋边的松树了。那松树真是不解人情,它总是没理由地发出像下雨一样的风声。松树自然不解作者的愁思,它发出的声音也是自然常理,明明是风的声音,作者偏偏听起来像雨声,这松树也真是冤屈。松树“绕屋”,表明诗人居京已有多年,一年年的时光流逝,让作者心惊,以至情感异常敏感。“尽把风声作雨声”是作者的错觉,正是诗人移情所产生的作用。江南的雨声,诗意盎然,真是自然界的天籁,作者对此印象尤为深刻。当他听到北方的风吹草木声时,就联想到了江南的雨声,可见作者思乡已到痴迷的地步。同时,这句又是激愤之语,风声不该这么无赖,来家中作者的思乡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