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愁思

流水: 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问君能又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花红易衰似侬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等等,都是以流水喻愁思的典范。

水,从外形上说是无形的。它从何而来,因何而逝,又去往何处?看得见、摸得着,却又把握不住,有时温柔淑娴,有时汹涌澎湃,有奔流怒吼的气势,也有细语浅吟的滋润……它是诗词中永恒的意象,尤其在古代,以水抒情、以水言愁的诗词很多。这一意象相当独特而内蕴无穷,为后人提供了很好的艺术借鉴。

一、以流水言愁

在诗经《蒹葭》和楚辞《湘夫人》中,水很早就被罩上一层淡淡的哀愁的色彩。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最早以水言愁,他在《室思》中说:“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到了唐宋,这一现象更为常见。人们熟悉的李白在《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