悯农古诗的作者是谁

问题一:悯农这首诗作者是谁 《悯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绅。其全文古诗如下:

第一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前言

唐代诗人李绅所写。《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中唐诗人李绅年轻时所作的五言古诗。 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流传甚广。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土。

3.谁知盘中餐:在台湾,香港等地写为谁知盘中飧(sūn), 国内采用简化字后,飧字用的很少,後才改为餐了。餐飧:昼饭为餐,晚饭为飧。

翻译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赏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告诉人们应该节约食物,不浪费

第二首: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注释

1悯:怜悯、同情。

2粟:(sù)谷子,脱壳以后北方叫小米。

3犹:仍然。

4四海:泛指全国各地

5闲田:无用,不耕种的田。

翻译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赏析

诗的第一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罗隐《雪》)是的,丰收了又怎样呢?

「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呢,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答案是很清楚的。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问题二:古诗“悯农”作者是谁? “悯农”,即怜悯农民之意。古代很多诗人写过《悯农》诗,流传比较广泛的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还有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悯农》诗等。

问题三:悯农的作者是谁 锄禾俯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唐]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唐]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杨万里宋

问题四:“悯农”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 悯农 ____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棵种。

四海无闲田, 农夫尤饿死。

悯农2 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生于唐代大历七年(772),祖籍安徽毫州。

注释:

粟:泛指谷物。 四海:指全国各地。 闲田:荒芜了的田地。

诗景:哗

春天里种下一粒种子,秋天就能收获一万颗种果实。全国都没有闲置的田地,可是农民还会被饿死。

简析:

作者用“一粒粟”和“万棵种”描写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果实丰收,接下来陈述全国到处长满庄稼,农民劳动的事实。随后点出农民没有因为辛勤劳动和丰收而富足,相反的事情是“农夫尤饿死”的悲惨景况

问题五:悯农诗作者和原文 《悯农二首》(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二首》(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白话译文

其一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其二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悯农》

唐李绅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问题六:古诗悯农的作者读音 mǐn nóng

悯农

táng lǐ shēn

唐 李绅

chūn zhǒng yī lì sù , qiū shōu wàn kē zǐ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sì hǎi wú xián tián , nóng fū yóu è s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mǐn nóng

悯农

táng lǐ shēn

唐 李绅

chú hé rì dāng wǔ , hàn dī hé xià tǔ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 lì lì jiē xīn kǔ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问题七:锄禾和悯农作者是李绅代诗人是谁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字公垂.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而且是写新乐府诗的最早实践者.元稹曾说过:“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予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列而和之,盖十二而已.

锄禾 唐朝诗人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唐诗读来朗朗上口,是妇孺皆知的佳句。然而,此诗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呢?

一说此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元和进士,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与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称李绅说:“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显见,李绅的诗风,与“锄禾日当午”诗的格调相一致。《全唐诗》收录李绅的诗,题《古风二首》,又称作《悯农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两首诗的意义相同。

一说“锄禾日当午”诗的真正作者,应该是唐朝另一位诗人聂夷中。此说的主要理由是:一,《全唐诗》于聂夷中和李绅名下分别收录这两首五言绝句,李绅《古风二首》诗后无篇章互见的说明,而在聂夷中《田家二首》诗后,加了一个脚注,称“锄禾日当午”等四句一作李绅诗。后来,人们选注聂夷中诗,干脆不取“锄禾”四句,这才引起误传。二,影印宋刻本《全芳备祖》列“锄禾”诗于聂夷中名下,所辑《田家二首》诗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山;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而此书在李绅名下仅收录“春种一粒粟”等四句,可见古人把这首诗判归了聂夷中。三,聂夷中(837~?),字坦之,河东(治今山西永济西)人,咸通进士。《唐诗纪事》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尤为清苦。”聂夷中出身贫寒,入仕后仅做过县尉小吏,对农民的疾苦比较了解,才有如此贴近生活的诗句。《全唐文》***收聂夷中诗一卷,诸如《田家》这类题材的诗歌占四分之一,看来“锄禾日当午”诗的作者,非聂夷中莫属。

以上两说都有道理,而一般认为作者是李绅,其实并非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