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灯笼照舅经典散文

一提起“外甥打灯笼——照舅(旧)”这句歇后语,全中国的男女老少,差不多人人都会知道;但要问起这句歇后语的来历,恐怕就鲜为人知了。其实,这句歇后语就来源于东汉初年的河内郡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究竟是什么来龙去脉,我一说你就会明白了。

 按照武陟县农村传统老习俗,在正月初六到初九(初六或初九居多),当舅舅的要给外甥送两个大红灯笼,还有十支蜡烛,寓意好事成双,十全十美。舅舅通常是用整根甘蔗把灯笼挑在两头,担在肩上送给外甥,寓意外甥未来的日子节节甜。若没有甘蔗则用竹篙代替,寓意节节高。“送灯”习俗,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好,以此表达舅舅的衷心祝福。正月十五傍晚,外甥要恭请舅舅到外甥家中赴宴谢恩,打着灯笼远道迎接舅舅上门。外甥在前面打着灯笼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对舅舅的孝敬。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外甥把舅舅接到家后,便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俗话说:“娘亲舅大”,舅舅的地位是很尊贵的。在武陟县,舅舅的的权力非常大,外甥们的分家析产、外甥母亲的养老待遇以及后事处理都是舅舅说了算。在甥舅团圆的谢恩宴上,外甥要给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舅舅方才动筷子。

 那么,这个打灯笼照舅舅的民俗又是何时起源的呢?这就要从东汉初年的河内郡怀县说起。

 刘秀在南阳起兵反王莽,屡战屡败,后来在怀县城扎下根据地,建有怀宫和宗庙,还在此设立工官,制造铜钱等贵重物品,各种作坊应有尽有,作为战时首都,称为怀都(定都洛阳后改为陪都)。怀都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要地和手工业制造中心。由此为转折点,刘秀才由弱变强,灭了群雄,坐了天下。直到今天,武陟大地上还到处珍存着刘秀当时的遗迹和故事。

 据史书记载,建武元年(公元25年)8月,光武帝于怀宫祭社稷,并祭高祖刘邦、文帝刘恒、武帝刘彻,后进洛阳定都。怀县城在建武初期仍然是刘秀最重要的军事后方基地,建武元年至建武八年,刘秀曾经九次幸怀,在全国没统一之前,每次重大军事行动都是在此运筹决策。

 东汉建武年间,强项令董宣曾在怀县(今武陟县)任县令多年。他为官正直廉洁,秉公执法,不畏权势,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为民造福,深受武陟老百姓世世代代颂扬。因此,在武陟县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董宣的很多传说故事。对于董宣的'故事,人们津津乐道,有口皆碑。

 据《后汉书》记载:董宣,字少平,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圉镇)人。他早年豪爽直率,爱打抱不平。为官后克己奉公,政绩显著,没几年就升任为北海(今山东昌乐县西)相。在北海,他不畏强权,依法处斩了残害无辜百姓的武官公孙丹父子及其朋党三十多人,董宣以“酷吏滥杀”的罪名被押送京城判为死刑。临斩前,汉光武帝刘秀得知董宣实属秉公执法,被杀的公孙丹等人罪有应得,遂派人飞马传诏,刀下留人,赦免了董宣,并把其调任为怀县县令。后来董宣又升任洛阳令,不畏权势,执法如山,当面斩决了皇帝姐姐湖阳公主包庇的犯了死罪的心爱男仆,不怕皇帝棒杀,据理死谏,拒不低头向公主认错,被光武帝刘秀誉为“强项令”。董宣死后,光武帝很悲痛,派专人前去吊唁,只见到董宣遗体上仅盖着一块破布被头,家中除了一辆破车和几斗大麦,别无他物。光武帝闻奏后感慨地说:“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下令以大夫之礼厚葬董宣。

 首都洛阳至怀都之间二百余里,建有直达驰道,每隔三十里设一驿站,交通非常快捷,当天能打个来回。刘秀经常来怀宫居住与听政,并定期来此宗庙祭祖,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更是常来常往。有的皇亲国戚、文武高官依仗权势,在怀都城中恣意妄为,巧取豪夺,把怀都搞得乌烟瘴气。地方官员对此装聋作哑,不敢去管。城中民众有冤难诉,怨声载道。刘秀得知这种态势愈演愈烈,感到非常头疼,生怕发展下去危害自己的江山社稷,于是就点名叫秉公执法、不畏权势的董宣当上了怀县县令。

 董宣一当上怀县县令,就深入民间,了解百姓呼声,贴出了“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通令,违法乱纪者顿时收敛了许多,社会秩序空前好转。但是,也有的皇亲国戚认为这个通令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纸空文,丝毫不把他这个小小的怀县县令放在眼里,阴国舅就是其中的“挑尖人”。阴国舅是皇后阴丽华的弟弟,姐姐阴丽华从小就特别疼爱他。他仗着立有战功,在姐夫刘秀面前也很受宠爱。因此,他依仗权势,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巧取豪夺,成了怀都城里的臭名远扬的“贪钱太岁”。他嗜钱如命,只恨自己的钱少,就开了一家大赌坊,千方百计引诱平民百姓前来参赌。大赌坊只凭权势,无本万利,日进斗金;参赌百姓不少人倾家荡产、寻死上吊,妻离子散。

 且说怀都城里有一户人家,户主赵有财,开有怀药商铺,家中富有钱财。娶妻董氏,单生一子赵登,年方七岁,长得甚是聪明可爱,一家三口,日子幸福美满。没料想赵有财深受大赌坊“大发横财,一夜暴富”的诱惑,越赌越输,越陷越深,不但落了个倾家荡产,而且债台高筑,无法偿还。正月初六,赌坊开市大吉。阴国舅带领赌坊打手武力逼债,赵有财上吊自尽。阴国舅连孤儿寡母也不放过,声言“父债子还”,又从母亲怀中抢走儿子赵登抵债。董氏寡妇呼天抢地,大呼救命。引来了众多乡亲围观。乡亲们摄于阴国舅权势,人人义愤填膺,敢怒而不敢言。

 怀县令董宣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恰巧路过此地,听到人声喧哗,哭声凄惨,就急步入内观看。当他从围观群众中详细了解到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也感到棘手难管。一边是当朝国舅,位高势大,自己是个小小的县令根本就不在他的话下。阴国舅手里拿着赵有财亲笔立下的借据和还债承诺书,表面上冠冕堂皇,理直气壮。另一边是孤儿寡母,处境凄惨,实在可怜,于心不忍,不可不管。董宣急得不停转圈行走,一时束手无策。众乡亲纷纷议论阴国舅,阴国舅的“舅”字充满了董宣的耳朵。有的乡亲直叹息董寡妇可怜,董寡妇的“董”字也开始在董宣的脑海里回旋。这两个字让董宣豁然开朗,急中生智,计上心来。他假戏真唱,挤入人群的中心,嚎啕大哭:“我的姐夫呀,兄弟我来迟了,你死得好惨呀!”他趁众打手一时发愣,没做防备,就把儿童赵登抢了过来,交到了董寡妇的怀中。众打手恼羞成怒,纷纷上前要打董宣。董宣挺身大喊:“我是县令董宣,谁敢打我!”众打手不敢再动。阴国舅走上前来,辨认确是董宣,就手里扬着借据和还债承诺书开口言道:“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笔账如何了结?”董宣把这两张字据抢到手中,朗声答道:“董氏是我董宣的姐姐,这个赵登是我的外甥,这账由我董宣了结。”阴国舅一时真假难辨,不好下台,只好敷衍几句,领着打手悻悻而去。

 董寡妇拉着小赵登对董宣千恩万谢。董宣说道:“咱们一个董字掰不开,你就是我的亲姐姐,这孩子就是我的亲外甥,咱们亲如一家,不必感谢,不要外气。”

 董寡妇害怕阴国舅再来讨债。董宣笑道:“字据在我手中,赌债乃不义之财,谅他也不敢再来。”董寡妇不信,仍然惶惶不安。董宣回到县衙,正值正月初六之夜,就拿了自己的官衔灯笼送到赵登家,将灯笼挂到了赵登家的大门之上,只见灯笼上“怀县令董宣”五个大字格外醒目耀眼。从此之后,无人敢来再找董寡妇的麻烦,赵登家平安无事,小赵登前途光明。此等好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怀县,老百姓纷纷效仿,当舅舅的都学董宣的样子在正月初六给外甥送灯笼,以此表达舅舅的美好祝愿。而当外甥的则要学小赵登那样在正月十五打着灯笼迎接舅舅上门谢恩,外甥在前头打着灯笼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对舅舅的格外孝敬。在甥舅团圆的谢恩宴上,外甥要给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礼,感谢舅舅的天大恩情。约定俗成,“外甥打灯笼——照舅”这句古语,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这个民间习俗传到了怀宫,光武帝刘秀听了很感兴趣,心想自己也是当舅舅的,也想得到外甥的这种特殊孝敬,欲下令推广全国。阴国舅从姐姐阴丽华皇后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就极力阻碍刘秀的这个英明决策。刘秀经多方了解,得知了这个民俗产生的根源,就对阴国舅严厉斥责,对董宣大加褒奖。阴国舅从此对董宣怀恨在心,蓄意报复。以后董宣和阴国舅多次斗智斗勇,“董宣智囚阴国舅”(见江山网微型小说栏目2017.12.23我的另文)最终董宣取得了胜利。此是后话,在此不表。由于阴皇后的从中作弊,刘秀将这个民俗推广到全国的想法没有得到完全实现。因此,现在有的地方保留了这个民俗,有的地方不流行这个民俗,但“外甥打灯笼——照舅”这句古语却在全国留传了下来。

 在老社会的武陟县,“外甥打灯笼照舅舅”这个民俗根深蒂固,无论贫富,一概遵行。贫穷人家,哪怕舅舅只送个纸糊的小灯笼,也不得不送。外甥就是请舅舅喝碗稀汤,也不敢不请。至于富贵人家,那就排场大得很了。清代的武陟县毛昶熙家就是典型的范例。

 毛昶熙,武陟县木栾店人,生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卒于光绪八年(1882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进士,咸丰十年(1860年)以左副都御史衔,在籍办团练,次年任内阁学士。同治元年(1862年)授礼部侍郎,先后调吏部、户部,授左都御史。光绪八年(1882年),任兵部尚书。在清代后期,毛昶熙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与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张之洞几位同等重要,深为慈禧和光绪皇帝所倚重。

 毛昶熙的舅舅姜镐宜,是修武县五里源村人,为修武县的高门望族。姜镐宜在宗谱中名姜栗,字镐宜,虽为武生,但官授卫千总之职。毛昶熙之母姜氏,在家里四兄妹中最小,十六岁就嫁给了毛昶熙之父毛树堂做填房。

 武陟县至今还流传着关于姜氏的民间传说。传说姜氏麻脸大脚,有一次,毛昶熙和他娘一起去拜访亲友,姜氏不小心把脚从轿中露了出来。毛昶熙看到娘的大脚,怕路人笑话,就轻声说:“娘啊,快把你的脚藏进去吧!”姜氏大怒:“恁爹还不嫌我的脚大,你倒嫌了?”说完,故意把脚伸出轿外,一摇一晃地招摇过市。

 据传说,毛昶熙的舅舅姜镐宜给外甥毛昶熙送灯笼时,五里长街,马车从街头排到街尾,车上满载士兵,放铳震天动地,鞭炮响声不绝,大红灯笼开路,六班唢呐锣鼓,一路吹吹打打。四条清、白、黄、黑长龙,蜿蜒飞舞。涌动的人群络绎不绝,人山人海,推挤不动,都来观赏这个豪华的送灯场面。

 外甥毛昶熙“打灯笼照舅舅”的时候,因官居极品,打十三棒锣开道,仪仗扈从,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朝廷恩典,动用了半幅銮驾,有对旗、对锣、对牌、对伞、对扇、金瓜、月斧、朝天镫。对旗上面绣有龙凤,是按照官阶做的。对牌上面写有官阶名和“回避”、“肃静”等。对扇有二米高,把儿长一米,扇子上嵌有小镜子,闪闪发光。对伞有一丈多高。金瓜、月斧、朝天镫,也是成对的,一丈多长。顶上的金瓜,跟现在的香瓜差不多。月斧就是月牙形的斧子。朝天镫就是马镫,但在杆子的顶部朝向天空。

 毛昶熙手提灯笼照舅舅,跪请舅舅坐上八抬大轿,抬轿人穿着特制的红色缎子马褂,步伐一致,优雅缓行。毛昶熙手提灯笼徒步前领。到了大门口,舅舅象征性地高举外甥门头挂灯。感恩宴上,毛昶熙向舅舅三跪九叩,恭请舅舅开席。宴会是满汉全席,歌舞演唱,热闹非凡。各地官员,争相祝贺,所送礼物,堆积如山。

 俗话说:“甥舅亲,骨血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因母亲与舅舅是同胞手足,遗传基因相近,所以许多外甥长得很像舅舅。

 我也长得很像舅舅,舅舅待我比亲儿子还亲。我五岁的时候有个寒天住在舅家,和表哥并肩躺在一起睡觉,舅舅逼着表哥下床撒尿。我也要下床,舅舅却把我按在床上不让下来,叫我盖着被子尿在草褥上,生怕我受凉感冒。舅舅家很穷,平时没有盐吃。只要我去他家吃饭,他必定把我当成最尊贵的客人对待,想方设法也要借回一点盐来只让我一个人吃,生怕我受到一点委屈。我1963年考上初中时,因无钱交十二元的书籍学杂费,母亲就不让我上学了。我的舅舅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来俺家和我母亲吵了一架,又耐心说服她同意我继续上学。他回去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口粮,替我交上了学杂费。因为我的父亲下世早,所以俺家的大事都是舅舅替我的母亲最后拍板。

 我从小就特别喜爱舅舅,对舅舅有着特殊的感情。童谣说:“二月二,剃孩头,大仓满,小仓流,儿孝女孝日子甜,吃喝穿戴不用愁。男孩才高中状元,女孩富贵住高楼。小孩们,不剃头,生疙瘩,长虱虮。肿得头象大灯笼,一年四季黄水流。父母打骂不停息,十冬腊月死他舅。”我怕舅舅死在十冬腊月,必定在二月二乖乖剃头。童谣还说:“小外甥,打灯笼,正月十五照舅舅。请来舅舅吃宴席,扑通扑通磕响头。”这首童谣我铭记在心,每年都按时“照舅舅”。虽然舅舅很穷,只是送我一个纸糊的小灯笼,我也感到特别珍贵;虽然我家也不富裕,只是请舅舅吃一顿家常便饭,舅舅也感到非常开心。

 我当兵退伍回到家中,口袋里第一次有了一百五十元钱的“巨大财富”,我拿出了一百元举办“打灯笼,照舅舅”的隆重仪式,以报答舅舅对我的天大恩情。我在宴席上对舅舅长跪不起,舅舅把我紧紧地搂在怀里,甥舅俩抱头痛哭,在场的人也都随着流下了眼泪,一切真情实感都化在了没有语言的行动之中。

 如今有的年轻人连父母都不想孝敬,更别提孝敬舅舅了,对“打灯笼,照舅舅”这个传统习俗更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现在过年过节时打灯笼的也很少见到了,纸糊的灯笼也被各种造型的塑料灯笼所取代,灯笼里用的蜡烛也换成了电池、灯泡。不过,我个人认为,有些传统美德若是丢掉了实在可惜。我真的不希望“打灯笼照舅舅”这种表达尊老敬老的传统民俗烟消云散,只是成为老人们的遥远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