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西海之水的诗句
描写西海之水的诗句:李东阳的《西涯杂咏十二首》
李东阳《西涯杂咏十二首》
(载《日下旧闻考》卷五十四,雪中桦整理)
《海子》:海子西入城,中与龙池连。髙楼河口望,正见打鱼船。
《西山》:盘石傍幽溪,羣峯坐回首。静爱白云来,苍苔湿衣久。
《响闸》:春涛夜忽至,汩汩溪流满。津吏沙上来,坐看青草短。
《慈恩寺》:水绕湖边树,花垂石上藤。长来寺前坐,不识寺前僧。
《饮马池》:立马春池上,沙水清可怜。溪翁熟予马,汲罢不须钱。
《杨柳湾》:沙崩树根出,细路萦如线。垂栁隔疎帘,人家住西岸。
《钟鼔楼》:月黒行人断,髙楼钟漏稀。城中闻夜警,逻吏不曽归。
《桔槔亭》:野树桔槔悬,孤亭夕照边。闲行看流水,随意满平田。
《稻田》:水田杂花晩,畦雨过溪足。老僧不坐禅,秋风看禾熟。
《莲池》:秋风吹芰荷,西塘凉意早,独负寻芳期,苦被诗人恼。
《菜园》:西园芳意湿,不闲春雨声。野人闭门睡,园中青菜生。
《广福观》:飞楼凌倒景,下照清彻底。时有步虚声,随风渡湖水。
《怀麓堂集》増
《又宿海子西涯旧邻》
匹马縁溪却度桥,荜门疎树影萧萧。
东邻旧路元相接,北郭幽期岂待招?
满地月明如白画,一灯人语***清宵。
悠悠二十年前事,都向春风梦里消。
《再经西涯》
新筑湖堤面面平,乱桥欹岸失纵横。
轻鸥着水惊还去,老马缘溪恋复行。
旧日邻家今几在,别来光景***谁争?
匆匆不尽逢僧话,刚说无生便有情。
《重游西涯次韵方石》:
流水平堤栁绕垣,重来又隔几寒暄。
轻鸥似解随人意,老马犹能识寺门。
千载髙情彭泽社,百年幽事杜陵村。
王郎亦有携琴兴,聊***清风石上尊。
《重经西涯》:
秋气澄清天宇髙,一林霜叶晩萧骚。
黄花节近无风雨,碧水潭空尽羽毛。
频筭老时惊歳月,难忘情处是儿曹。
卜居未定居仍卜,蓟北天南两意劳。
《慈恩寺偶成》
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华。
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
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
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夸。
《候马北安门外游慈恩寺后园有感》
乱溪流水入荒塍,九曲溪头十丈藤。
寻遍野亭无旧主,访回萧寺有遗僧。
苍苔断处看将合,老树载时记未曾。
莫怪疲童淹送马,十年一到竟何能?
《重经慈恩寺忆张沧洲题瑢僧故庐》
石桥飞步欲凌空,百尺清阴九折通。
水底楼台天上下,岸边花栁路西东。
春题杏苑懐张籍,画卧庐山梦远公。
今日一杯还一曲,独吟孤酌与谁同?
资料汇集
什刹海一带称作“西涯”
北大教授林梅村
明代文人墨客把什刹海一带称作“西涯”,其名典出明朝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所作《西涯杂咏十二首》。李东阳是明弘治、正德两朝重臣。他在《诰命碑阴记》写道:“吾祖始居白石桥之旁后筑入地安门内移于慈恩寺之东海子之北。”据此清代文人吴长元认为:“今鼓楼斜街沿湖一带当即始西涯也。惜为市廛所掩人未之考耳。”
李东阳所谓白石桥,即元代初年所建万宁桥(今北京地安门外后门桥)。李东阳家原来在万宁桥附近的西涯“位于慈恩寺之东海子之北”,也就是今天银锭桥东岸的烟袋斜街。李东阳舍近求远在《诰命碑阴记》用万宁桥“白石桥”标识故居位置,却没把距离他家更近的银锭桥当作地理坐标,似说明这座桥在李东阳以前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李家后来迁到李阁老胡同(今北京西城区府右街力学胡同),但李东阳仍不时故地重游。有一次,游览慈恩寺时他赋诗《慈恩寺偶成》一首,将银锭桥一带的景色誉为城中第一佳山水。银锭桥从此名声鹊起,成为北京城一道绚丽的风景线。而银锭观山被誉为燕京西涯八景第一美景。
漫话西涯八景
北京日报
西涯八景是旧时什刹海周边地区极具代表性的自然美景,什刹海亦称“西涯之海”。所谓西涯,指什刹海西北角玉河水围之地,处于什刹海的核心地带。明代宰相李东阳,号西涯,生于此地,并度过很多岁月,不管迁徙何处始终对自己在什刹海边的生活一往情深,称之为“西涯胜地”。《西涯杂咏十二首》是其一生诗作中咏怀西涯的代表作。“城中第一佳山水,世上几多闲岁月。何日梦魂忘此地,旧时风景属谁家。林亭路僻多生草,浦树秋深尚带花。犹有可人招不得,诗成须更向渠夸”。清代著名学者法式善也曾多方考证,认为“至于西涯,则今积水潭无疑”。他还考证了什刹海在明代或明代以前亦称“西涯”,并著有《西涯考》一文。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往金陵赴织造任前,曹家曾居住在现恭王府的宅院里,曹寅人在江南仍对西涯感情至深,并到了销魂的程度,其词作《西城忆旧》景物的描写,均是什刹海和钟鼓楼一带“小梵天西过雨痕,无穷荷叶映秋云。画轮如水不扬尘。半市银铃呼白堕,一楼铜杵咒黄昏。江南野客竟销魂。”西涯八景环绕什刹海自然成景,包括:银锭观山、响闸烟云、柳堤春晓、谯楼更鼓、西涯晚景、景山松雪、白塔晴云和湖心赏月。
银锭观山:银锭桥位于什刹海前海和后海分界处,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为南北单孔微拱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