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平易浅显”最为真(202045)

近日读江苏一考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愈加汗颜自己的中师学历,“学历限制了我的想象”成了我的口头语,也成了我时不我待读书的动力。

昨天学校一年级新生报名,我看到一大眼睛男孩,指着学校的大石头和鼎让妈妈拍照。我问他为什么要拍这个?他说让爸爸看看美丽的新学校。我夸奖他善于观察,问他会背什么诗。他背诵了《草》。听着“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看着雨中校园里的一树一花,真是感慨白居易的“诗王”称号是名副其实。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就讲过,白居易把写好的诗读给河边洗衣服的老奶奶听。老人家能听懂他就认为可以,老人家听不懂他就会去反复修改。白居易把让没有上过学的老妪听得懂,作为评价自己诗歌优劣的标准,反映出他的诗歌平易浅显、文风朴实、易于理解传播的特点。白居易提倡平易近人,他写诗也是从平民百姓的角度出发,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大众,特别是语言要浅显。

没有晦涩难懂,没有故作高深,就影响了专业发展与艺术创作成就了吗?非也。“离离原上草”广为传播,牙牙学语的小孩子最先背会的几首诗里,就有它;《长恨歌》描写了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生死爱情,《琵琶行》写底层歌女,《观刈麦》写农夫,《卖炭翁》揭露当时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这些诗素材来源于生活,表现生活,或启人深思,或直抒胸臆,每首诗都倾注了自己深厚的感情,但都好读易懂、通俗明了。

有人说,白居易的诗在日本很受欢迎,主要原因是读得懂、能理解。

金人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评价说,“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可见白居易的影响之大。

就阅读而言,你喜欢读一篇吸引力强、能一口气读完、且能产生***鸣的文章,还是喜欢读不认识字、不理解词、不明白表达什么意思的文章?我想,基于生活需要,我们大都比较认可一读就懂的文章,尤其是在快餐社会,莎士比亚的著作都没有时间查字典认字、查词典理解意思,小文章就更不会这样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最有学问的教授面对普通群体,总会用最浅显的语言讲出最深的道理,深入浅出是睿智的表现。千百年流传的世界名著,大都是大多数人能够读懂理解传播的作品。余光中的《乡愁》,“这头”“那头”“里头”“外头”打动了多少人思乡的心?泰戈尔、冰心的诗,老舍、巴金的文,不是用极简语言表达最深内涵吗?

近几年,用文言文创作的学生越来越多,小学生也有,写旧体诗者众多。我还准备让学生为学校写赋,鼓励他们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与高中生相比,他们的文章显得稚嫩、浅显很多。然而,我还是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让读到此文的人看得懂意思、明白其思想,能够引发人、教化人,才最为珍贵。

唐人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德、功、言三者分别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在后人对“三不朽”的解读中,“立德”系指道德操守而言,“立功”乃指事功业绩,而“立言”指的是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

一个学生的创作观,从学习写作就奠定了。如果不是专门研究此类专题,就要考虑写文的目的。比如,升学考试写文,就是运用几年所学,表达思想、情感、精神的认识,对他人起到知识普及、经验借鉴、情感沟通的作用。最基本的一点,不要跟老师“掉书袋”,“偏、怪、难”的奥数题都被取消了,“拗口、艰涩、晦暗”的文风却有兴起之势(阅卷组长的评语是导引方向),实在是不可取。文与题要照应,以文之深刻来看,题目却像幼儿童话。

2001年,一篇题为《赤兔之死》的高考满分作文引起了全国的轰动,南京十三中的蒋昕捷也成为了高考历史上第一个作文拿满分的同学。知乎上很多网友论及今年的高考满分作文,直乎“太难懂了”,相较而言,《赤兔之死》还是能读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不是这名考生的老师、家长,也不知道他学养多深、日常何文。如果将来走专业研究的道路,则可极尽无人区域深究。

无论分数如何,评价如何,与学生长长的一生相比,学会说话、好好说话就是学会写文、好好写文,也就是学会做人、好好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