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枸杞红天下散文

我的家乡在甘肃靖远,我是土生土长的靖远人。闻名古老的母亲河——黄河,一路滚滚向东去,流经靖远境内长达154公里,以其宽阔的胸怀滋润着广袤肥沃的靖远大地,养育着50万勤劳、淳朴、善良的靖远人。

 靖远盛产枸杞,至今大规模栽培已经20多年了。这里种植的枸杞粒大色鲜、皮薄肉厚、味道甘甜、绿色安全,鲜果玲珑、干果深红,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以纯正的品质和经济价值走俏全国,远销世界,已成为遐迩闻名的绿色无公害“陇上名果”。

 原本生长在荒山野岭,满身荆棘的植物,是人们极碍眼的一样东西。曾记儿时,孩子们见到它,都心有余悸,生怕它那长满浑身的荆棘划破皮肤,留下一道道流着鲜血的口子,便会远而避之,给它一个不雅的名字――”狗刺”。

 四季更替,无人问津,任凭风吹日晒,恣意生存并繁衍着。它独自发芽、开花、结果,以不亢不卑的精神维系着自己的生命。秋风萧瑟,它兀自挺立,苍老皴裂的枝丫上,仍高挑着一串串干瘪的果子,貌似营养不良的孩子,显露着黄里泛红的病态小脸。冬雪里,觅食的羊们,舔去了干果,啃掉了树皮,裸露出嶙峋的瘦骨,于凛冽的寒风中,惟有挂满茅草与布头的干枝在瑟瑟作响。

 生存,便有了它存在的价值。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看到了它的价值,也发现了它蕴藏全身的财富。经过培育和改良之后,它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从此成为了人们眼里的宝贝,以不菲的价格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青睐。

 枸杞红遍的村落,是兴堡子川一望无垠的大地。一阵微风掠过,温馨而富有力道,吹暖了人心民意,催绿了山川原野,张扬着其旺盛的生机,去接纳沁人的阳光。

 枸杞恋上了大地,大地以其肥沃的土壤,汲取营养并不断生长着。春风吹拂,勤劳的杞农们挥动着手中的剪刀,仔细修理去它的侧枝旁叶,把采光最充足、生长最茁壮的枝条留下,使之尽其所能,开最鲜艳的花,结最胖硕的果。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要想收获大而红的果子,当然少不了精耕细作,也离不开“蕴肥”。人们待到土壤解冻了,铺撒上一层农家肥,有鸡粪、羊粪当算最好,用锹或旋耕机把土翻松。人们将这道工序,叫做“蕴肥”或“追肥”。对于新栽的枸杞小树,必须要定植。由于初栽的枸杞苗木,枝条比较柔软,遇上大风便会吹弯,甚至吹折。杞农们经常需要准备大量的树枝和木棍,插在土壤里,用布条或者细绳把枝条固定起来,这样一来,人们就不再担心它的生长。至于成长了两年的枸杞树,就无需再进行固定了。

 枸杞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温度、光照、土壤等条件的要求不太严格。兴堡子川的土地,浇灌着黄河里的水,土地面积广,由于水量不足,经常在庄稼最需要水的时候,炎热的气温趋使农作物受旱,因早熟而减产。自从枸杞在这里安家落户,兴堡子川的人们的日子总算有了盼头。

 在家乡有这样一种说法,“三月冬藏三月春,头茬枸杞六月红”。也就是说,枸杞树经历三个月的冬歇,三个月的春生,到六月中上旬,第一茬新鲜的枸杞果便红了。冬歇,人们不用去刻意关照它;到了阳春三月,经历了一段休眠的枸杞枝条,慢慢开始活泛了起来,从芽眼里挺起一个个小斑豆,越来越大,渐渐顶破树皮,冒出嫩黄的小芽,裸露在阳光里,尽情呼吸着大自然新鲜的空气,逐渐变绿长大。

 “人勤地不懒”。一棵棵枸杞树,嫩枝竞相伸展,新绿清晰可见,肆意显露着勃勃生机。为了保证其有规律生长,人们会成天窝在林间,松土、施肥、抹芽、修剪着它们。提起“抹芽”,大家千万不要小瞧这道工序,这里面是大有学问的。有经验的老农,他们知道那些芽生长出的枝条,将来那些是挂果的,那些是不会挂果的。从它上面抹去的芽条,嫩嫩的绿绿的,拿回家去放进开水里焯一下,撒上少许辣椒和食盐,加点醋,就成了一道上好的菜肴,色味俱佳,老少皆宜,又极具有清热补虚、养肝明目的药用价值。每年三、四月份,用枸杞苗做成的小菜已成家常,深受众人青睐。省亲访友的城里人,也有专程前来采撷的,大包小包的往家里带。

 到了五月中上旬,兴堡子川大片大片的枸杞,生长得十分旺盛。站在田梗上远远望去,好像一堆接连一堆的绿色小蒙古包排列在面前,给人一种清新而舒服的享受。当月下旬,从枸杞枝条与繁荫间,冒出一簇一团紫色的小花,婆娑多姿,竞相开放,香飘四野,形成一串串极致的花链,招引着成群的蜂蝶翩翩飞舞,这里是花的世界。

 盛夏六月,家乡的枸杞红了,褪去的花萼飘落大地,枝条上挂满了果子,恰似红色的小灯笼,又如晶莹剔透的红玛瑙,十分惹人眼球。我站在田野高地上静静地眺望,微风习来,红染山川,那是老乡心头的燃起的热情,是我恋恋不舍的红色海洋。

 六月的.兴堡子川,是最红火的季节,也是人们最忙碌的时节。走进六月家乡的枸杞园,一望无际的红色滚滚而来,季节在六月的眉间缀满生命的喜悦。成群结队的人们戴上凉帽,挎起竹篮或桶桶,穿梭于茂密的枸杞林子里,开始采摘鲜红的枸杞。

 这个季节,仅靠当地的劳动力,远远不能满足采摘的需要,必须从外面招来大批的务工人员,管吃管住让她们定居下来,并给以可观的报酬。当下,采摘一千克枸杞,工值已达2.5元以上,一天下来,最低也会有一张百元大钞收入囊中。

 前来采摘的人们,大多是大姑娘小媳妇和老人小孩。她们有的是甘肃会宁的,有的是靖远上河的(人们习惯将靖远十八个乡镇分为南北两块,县城以南十个乡镇叫上河,县城以北的八个乡镇叫下河),还有的是来自与靖远相毗临的宁夏自治区中卫和海原的。现在的条件好了,杞农们会定购来大量的太阳伞,插在枸杞园里,人们就不会受烈日的暴晒,呆在伞下凉爽地进行采摘。

 此刻,当你从园子里经过,便可以听到采摘枸杞时发出和谐的声响。时而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时而飘出几句清脆的歌,偶尔有人也会吼几声的秦腔,演奏着淳朴而粗犷,那富有乡村气息的田园交响乐。

 平日里,白天采摘来鲜活的枸杞,是不能堆积过夜的,否则颜色会变黑,导致价格大跌。杞农们再乏再累,也要将它连夜平铺在事先准备的床几上,摆放进枸杞晾晒棚里去,让它慢慢地脱水变干,换来大把的钞票。为了使其价值达到最大化,当地还建成了好几家枸杞深加工车间,进行分袋包装,家乡的枸杞成了市场上的走俏货,成为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礼品。

 采摘枸杞的旺盛期大致为三个月,根据气候的变化,一般情况下,每茬枸杞成熟周期为5—10天不等,一树枸杞也就采摘10—12茬的样子。在这个枸杞丰收的季节,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院子中、棚子里,到处都是红艳艳的一片,让人越看越喜欢,越干越有劲。

 近年来,兴堡子川种植枸杞规模越来越大,已形成了气候,受到了各级政府的特别关注,靖远的枸杞产业成为了当地精准扶贫路上的特色支柱产业。目前,已成功举办“甘肃?靖远枸杞爱心采摘节”三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影视名流——央视著名主持人周迅,“词坛怪才”张俊以,“百变歌后”胡晓晴,外藉艺人博比?肯,老艺术家李杰、腾格尔、范圣琦、黄绮珊、殷秀梅、李光义,歌手乌兰图雅、汤非、王二妮、王丽达、丁毅、石头,以及本土歌手张尕怂、成昊才让等等,纷纷前来宣传靖远枸杞并为其代言,还特聘著名青年女歌唱家李昱和为“靖远枸杞形象大使”,从而使得家乡的枸杞有了靓丽的名片,畅销全国名扬海外。

 天道酬勤。在国家的好政策下,政府对农民给予大力扶持,家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日子一天比一天火起来了。

 家乡的枸杞红了,农家小院里的笑声更加爽朗了,映红了老爷爷高高翘起的胡子,映红了老奶奶满脸纵横的笑脸,映红了姑娘小伙的婚房,映红了莘莘学子的录取通知书,也映红了爸爸肩上的锹,妈妈手中的锄;家乡的枸杞红了,兴堡子川的枸杞火了,映红了山川,映红了大地。

 今天,这一片片的沃野,一亩亩的枸杞,成了兴堡子川几十万农民脱贫致富路上的好帮手,也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