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缘情而绮靡
诗缘情而绮靡
陆机把当时最重要的文体——诗歌的审美特征概括为“ 诗缘情而绮靡 ”,成为千古名言。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而今天听龚丽雯老师执教的《采薇》(节选),更让我为诗歌中的款款情调而感叹。
情从朗读来。 在2022版新课标中对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当中诗歌阅读的表述中提出学生阅读诗歌时要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
在学生读到“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话时,“思”这个字读得非常有韵味。于是龚老师立刻抓住这个字提问:“为什么你要把“思”这样读?”同学们从注释中找出“思”在这里指的是语气词,所以要拉长声调读。龚老师继续提问:“在这一句当中还有哪个也是语气词?”同学们联系旧知找到了“矣”这个字。找到两个语气词之后,在朗读的时候就会读出诗的韵律和节奏。
在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句话时,龚老师让同学们想象杨柳的姿态,体会出诗中所表达的景物美。杨柳依依就像一双手想要留住诗人。从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杨柳依依在这里也能够表达依依不舍留恋之情。在培养学生阅读诗歌语调这个方面,龚老师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的:她把“杨柳依依”换成“杨柳嘎嘎”,让学生们去体会哪个词更适合这首诗的情调。由此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在中国诗词当中,音和义彼此勾连,每一个读音都对应了每一个感受。以情为灵魂的语文能更好的实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教者紧紧抓住了诗言志,诗缘情的文学传统,从母语的诗性品质上找到了语文的依靠和归属。让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读到“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句时,有个孩子叹着气读。龚老师反应迅速,抓住了学生的这一个细节追问他:“为什么要叹气读、你从哪里读出这样的感觉?”带领孩子进行深度思考,体会诗中的人物形象。紧接着龚老师让学生们阅读诗歌背后的真实故事,让孩子们带着对故事的理解再读《采薇》。这个故事,这首诗歌就仿佛化作了学生耳边的那一声声叹息,一下子把课堂上的情绪渲染到了极致,让学生和听课老师都沉浸在教者所营造出来的这样悲伤惋惜的情调当中。
情从想象来。 “站在过去和现在这个时空交叉点上,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优美的配乐下,孩子们纷纷提笔写下,从前我离开家的时候,杨柳啊,随风飘动:——现在我回家了,却只见雪花纷纷的飘落:——在老师的渲染下,孩子们的想象深入文本。就像龚老师所说的,要用直觉读诗,对应了语文课标当中,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经过上面教者的氛围渲染和讲解诗意,孩子们能够通过想象完善诗歌画面,深刻理解了“莫知我哀”的意义。教者又问:“明明如此的盼望回家,可为何会行道迟迟?”孩子们的回答也是精彩纷纭。有的孩子说是不敢回家面对家乡的变化,也不知道亲人是否还在世。有的孩子说是因为离家太久,家乡变化太大,已经忘却了回家的路。这样的想象。无疑证明了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已经到达了更高的境界。
情从文化自信来。 新课标指出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
在龚老师的这节课当中,可谓是把文化自信从始至终贯穿在课堂中。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词不仅表达心情,也代表精神信仰,才子佳人将那些生活中极小的事情描绘细腻而生动,他们或寓情于景,或咏物言志,或即事感怀,或怀古咏史。表达的或粗犷或婉约,或凄美或甜蜜,这让诗词变得更为特别也更能打动我们,引起我们情感上的***鸣,这就是文化底蕴,也是文化自信。不读诗,无以言。我们教师应该以弘扬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