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杜甫诗中不同的地域景观

杜甫的山水景物诗在杜甫一生所创作的诗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诗人经历的地域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密不可分的。在不同地域中杜甫创作的诗歌也展现了不同的地域景观。

杜甫于开元十八年(731)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漫游,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 “裘马颇轻狂”的日子,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留下了许多诗章。“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望岳》),描绘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登兖州城楼》)用博大的意象将登上兖州城楼所望见的壮阔的青州、徐州景物描绘了出来,展现了诗人这一时期的满腔抱负和雄心壮志。杜甫游齐鲁时,与当时的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的主簿许某结为好友,曾与许主簿同游南池,并作《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一诗:“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据考,杜甫当年与许主簿所同游的南池在今济宁市太白楼前的护城河南岸。[4]杜甫用诗歌记录了所游历之地的胜景,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或壮丽或秀美的图景。

杜甫三十五岁时,自齐鲁归来,怀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来到长安干谒求仕。长安是唐朝的都成,是盛世的象征,也是有志之士实现理想的场所。在长安的杜甫也描写了帝都的阔大、壮伟之景。“阊阖晴开詄荡荡,曲江翠幕排银榜”(《乐游园歌》)写出了长安的繁华。“白顷风潭上,千章夏木清。卑枝低结子,接叶暗巢莺”(《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写出了长安山林景色。

然而杜甫的理想和抱负却落空了。科举考试被当时的奸相李林甫所操纵,包括杜甫在内的广大士子无一人及第。之后杜甫旅食京华,生计渐困,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长安困守生活。杜甫在此期间创作的诗篇,更多的是以长安景色表现自己内心哀愁和民生疾苦之作。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秋雨叹》其三)当时的长安遭受深秋久雨的侵蚀,庄稼歉收,粮食匮乏,房屋毁坏,民不聊生。诗中的所描绘的长安一片冷清,毫无生气,完全失去了往日大国之都的繁华热闹,呈现出一片衰败和哀愁,表现了诗人对自身经历的自伤和对百姓困苦生活的感叹。《曲江三章章五句》中“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以“萧条秋气”、“菱荷枯折” 、“白石素沙”、“ 哀鸿独叫”几个意象写出曲江一派萧条冷落景象,烘托了诗人失意寂寞的心情。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时局动乱,关中饥荒,加上政治上的打击,杜甫于乾元二年(759)辞官,携家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最后到达蜀地。杜甫于途中写作的诗歌,如实反映了当地的地域特点,同时战争肆虐,国破家亡,政治理想的幻灭,使杜甫的诗风更加稳健,摹物状景也显得悲怆。

陇右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恶劣,山险水奇。杜甫在由秦入蜀的两组纪行诗以旅途的先后为顺序,以沿途的地名为题,写出了逃难途中的山水之奇、行路之难,从而体现了陇右“怪伟特绝”、“突兀宏肆”、“峭拔奇崛”的地域特点,展现了一幅色彩鲜明的蜀道行役图。如“晨发赤谷亭,险艰方自兹。乱石无改辙,我车已载脂。山深苦多风,落日童稚饥。悄然村墟迥,烟火何由追”(《赤谷》),“山风吹游子,缥缈乘险绝。峡形藏堂隆,壁色立精铁”(《铁堂峡》),“连峰积长阴,白日递隐见。飕飕林响交,惨惨石状变”(《积草岭》),生动地刻画出陇右蜀道的险峭,显现出它们险恶、艰难的一面,反映了旅途的艰辛。

杜甫入蜀之后主要居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草堂,杜甫写了许多田园诗歌,反映了自己所处的成都平原极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田园风光。如《泛溪》中“落景下高堂,进州泛回溪。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描绘了浣花溪上的风景。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鸬鹚西日照,晒翅满渔梁”(《田舍》)等,都描绘了极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田园风光,展现了杜甫在草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