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婺剧的扎记

婺剧,是浙江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但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剧种,而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六大剧种的总称。

建囯前没有婺剧这个名称,当时流行在金华、衢州、缙云等地的班社大致有六类,一是徽班,二是乱弹班,三是三合班(唱高腔、昆腔和乱弹),四是二合半班,五是昆腔班,六是高腔班。1950年8月15日,华东戏曲改革工作干部会议在上海召开。浙江代表中有兰溪县文化馆的沈瑞兰、金华大荣春剧团著名老生徐锡贵、衢州文化馆的鄢绍良、周春聚剧团的名旦周月仙等人。会议期间他们打算为金华戏、乱弹班取一个新的剧种名称,认为金华原有婺州之称,又根据金华戏发源于婺源(旧属徽州,今属江西),清代时才流入金华一带的历史状况,仿效“华东实验越 团”的命名,决定将金华戏和乱弹班等剧种合称为“婺剧”。1950年11月19日,经衢州专署文教科批准,把周月仙所在的周春聚剧团,改名为“衢州实验婺剧团”,于是“婺剧”这个名称就问世了。1950年12月20日,鄢绍良在上海《戏曲报》(第三卷第八、九期合刊)发表了《衢州实验婺剧团是如何组织起来的》一文,“婺剧”的名称首次见诸文字。1951年4月,金华专署文教科批准新新舞台改名为“金华婺剧团”。1952年,蒋风、沈瑞兰在上海《戏曲报》(五卷六期)上发表了题为《婺剧介绍》的文章,婺剧的名称从此得到了全囯戏曲界的公认。

(又据最新戏曲界研究1927年沪上即有婺剧之称并组团演出,但有识者认为那是指婺源徽戏,并非后来的金华婺剧。我此处以官方认定为准,见仁见智,读者诸君自定!)

沈瑞兰(1926~1996)兰溪城关人,1942年起在城关各小学执教七年。1949年后相继在兰溪文化馆、浙江婺剧团任职,1981年调回兰溪婺剧团任编剧,并担任兰溪各乡镇文化志的编纂指导工作,1988年退休。退休后返聘,负责编纂完成了《兰溪市革命文化史资料汇编》。对金华市和兰溪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对婺剧的定名和发扬光大功不可没。

兰溪是婺剧的发祥地,早在南宋时永嘉南戏就传入兰溪;明末清初又出了个大戏曲家李渔,他的家庭戏班名满全囯,所作传奇为各剧种压箱剧目。清嘉庆时苏州昆腔班由杭州溯钱塘江而上,先落脚兰溪并在此训练戏班,再至金华府演出,金、兰人士颇喜其剧,徽戏亦如此。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兰溪是当时浙省的经济中心,城里有兰溪洋行、宁波参行、徽州南货、衢州桐油、绍兴酱园等贸易商行,可谓“三百六十行,行行齐全”。兰溪的商业比金华繁盛,正有如俗谚所云:“大大兰溪县,小小金华府”。外地商人络绎不绝前来经商,各剧种戏班、歌妓纷纷漂泊来兰谋生。本地戏班也风起云涌,如永昌的包培均,1907年就组建了包品玉三合班,接着又办了个徽戏包庆福班;汇头的吴大兴班更早,1906年就办班,出过三位名伶:小生严双棋、大花胡吉光、花旦诸葛佩芳。其小班在金华号称天子班,小演员出色,还进了京城演出;而后1918年又有姚炳根办了姚庆福班,金贵瑞办了金玉台班,这两个班阵容极强,演员都是一流的,能演六十本徽戏和九十个折子戏,其变脸一技能一气变七脸,名闻浙省。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1947年由兰溪王跃西发起创建的小文化舞台,这个班培养出不少建囯后当红的优秀婺剧演员。如葛素云为浙江婺剧团的名武旦,许秋峰为金华婺剧团的当家小生,朱珠凤为金华婺剧团的名武旦(他演《断桥》中的小青,得到戏曲专家一致好评),吴莲英为义乌婺剧团的名小生;又有1942年由兰溪郭玉光等建班的兰江舞台,班子设在老城南门戏馆,抗战时巡回演出杨家戏,鼓舞民众的爱囯热情,深受兰溪城乡老百姓的欢迎。

再说兰溪婺剧团,兰溪婺剧团的前身是由叶竹青等创建的金华徽班乐天舞台,1950年改称乐天***和舞台,1955年4月金华专署批准正式定名为兰溪婺剧团。文革中曾先后改称红艺文工团和兰溪县革命委员会文工团,文革后恢复兰溪婺剧团称呼。其中老演员江和义、叶竹青、申爱凤等皆为闻名弥遐的婺剧翘楚,其中江和义原是包品玉班的小生,后来担任浙江婺剧团教师,多次在省和全囯性的戏剧观摩会上得奨,曾任浙江剧协副主席;申爱凤和叶竹青则是乐天舞台的创始人,演艺出色,多次在全省和华东戏曲观摩会上获奖,曾先后担任兰溪婺剧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