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悠远下的诗意田园(外一篇)》刘建春散文赏析
一座小镇,四面环山,林木蓊郁。
一座小镇,两水汇流,风景绮美。
阳春时可踏青赏花,淡冶而如笑;炎夏时可避暑纳凉,苍翠而欲滴;金秋时可观赏枫叶,浓艳而如妆;寒冬时可评点雪景,玲珑而如水。加之民风淳朴,农耕文化又风生水起,惹得我心热眼馋,撩拨着我意欲前往的情怀,氤氲荡漾。
初夏时分,一个暴风骤雨洗礼后的次日,我们从钢筋水泥的大都市,一路风尘,进入城口县河鱼乡。细长弯曲的鱼渡河和平溪河,潺潺淙淙,清洌如琴弦声。而河面上浩荡而来的清新空气沁人心脾,一洗路上的风尘和心中的浮躁块垒,让人神清气定。
河鱼乡,方圆不过一百三十平方公里 ,人口才五千,却被两条生命之河——鱼渡河和平溪河——滋润得丰润而美丽。两条河如同两条玉带环绕着河鱼乡,一座弧形小桥横跨鱼渡河,远看像一条鱼嘴,把河鱼乡像一条“活鱼”的形象活脱脱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其潜在的寓意也就不言而喻。
沿鱼渡河峡谷逆流而行,只见一座亭廊画榭旁有“小桥、流水、人家”,竹木葳蕤,青秀挺拔,石路小径,蜿蜒悠远,仿佛进入曲径通幽的江南小镇,充满了诗情画意。而河边,一中年妇女正在河水里浣洗衣服,旁边两个小男孩正在天真无邪地玩耍,一个小男孩捡起河边的石块在打水漂,不时发出一两声惊喜的尖叫声,而另一个小男孩则坐在石头上吹着用竹叶做成的笛子,一幅自在自乐的民间风俗图宛然在目。
顺着潺湲的平溪河款款而行,江平如练,澄澈清莹,浓绿逼人。“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意境油然而现。沿河而行,当年的石墨盘之谜、河鱼剿匪记、黄龙洞藏娇、神奇白马湾、两扇门的民间传说……何其精彩纷呈,扬眉吐气,又何等大快朵颐,酣畅淋漓。那叮叮咚咚的平溪河,似乎在日夜倾诉着昔时的世事沧桑、百姓苦难,也在深情地唱吟着今日的盛世祥和、物阜民丰。
放眼望,不远处奇峰竞峭,古松虬姿,成片的峰峦叠嶂被满山的浓黛所掩映,天光云开处,火炮梁、蛤蟆石、石门子、鹰嘴岩、牛毛头、狮子岩、映红山等景点在我们面前次第打开,其山势险峻,巍峨雄峙,有一种“路从树木荫中转,云向山涧缺处开”的豪放之感。大巴山粗犷而雄峻,一座挨着一座,在繁茂苍翠的森林中连绵起伏,可谓千峰竞秀、万壑藏云、雄伟绮丽,宛如龙腾虎跃,苍劲得给人一种刚正不阿、质朴向上的力量美,令人肃然起敬。而那辽阔的高远蓝天更是蓝得令人心醉,淡淡的白云也显得温柔恬静,明媚的阳光也分外和煦,徐徐的山风也变得轻慢清香起来。此时,面对蔚然森秀的大巴山脉,仰望浩瀚无垠的蓝天,我第一时间联想起2002年我在法国巴黎访问时遇见的那些法国男孩,他们那一双双深邃的蓝眼睛,通明、清亮,如一汪蓝色的大海,纯粹得没有一点杂质,犹如眼前河鱼乡上空的蓝天。
青山绿水依然,蓝天白云常在 。怎不使人神思遄飞,心向往之?
艳阳清风之间,垂杨疏柳之下,传来了山鸡的鸣叫声。“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山沟里时时透出的那一股农耕文化清新纯朴的泥土气息更令我心驰神往。
在去农耕博物馆的路上,沿途的庄稼地里,那些玉米、土豆、红薯、萝卜、燕麦、苦荞、油菜、南瓜、茶叶……宛如一行行飘逸的小诗,鲜艳地穿行在菜园里。加之,时断时续的蝉语,飘然而至的雀鸟啁啾,山涧小溪的叮咚流水,这些自然的曼妙景象和清音,幻化我心中无限的空灵,使心情也绿起来。
“农事农耕尽显乡村今古韵,好山好水纵览平溪田园图。”博物馆大门,一副对联赫然入目,道尽河鱼乡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的全部内涵。而在馆内,另一副对联更是寓意深厚:一部农耕史,千古民俗情,横批——天下农人。
好一个天下农人!在绵绵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并融合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戏剧、民歌、农谚、绘画、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我国最早的农耕文化记载于寿光骨刻文《黄帝耕耘图》,距今已有4600多年历史。画面最下方一位中年男子,头戴大斗笠,身着半长袍,双足叉开,他的右手抬起向下撒着种子,有几粒正落向地面……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更是对农耕文化有着更详细的记载。其《七月》一诗描绘的是一幅瑰丽的农耕图:“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至于历代文人骚客对农耕文化的描述更是不吝笔墨,任情挥洒。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南宋诗人翁卷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它们都无一例外地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农耕生活的赞美。
在河鱼乡的民俗歌曲里,我们也读到了当地农人幽默风趣的农耕生活。《漆山歌》:“正月是新年,小郎上漆山;你在漆山莫贪玩,不比割红山……”《薅草锣鼓》歌更是充满了劳逸结合的欢乐情调:“呃—— 清早来约清早来,清早起来搭歌台,歌台搭起三丈高,四方歌师请上来……”至于《双探妹》《山歌》等,也巧妙地把山里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融入到生活中,唱响在山歌里。
农耕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创造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又可以把它所创造的现代文明破坏得体无完肤,千疮百孔。可喜的是,河鱼乡意识到这一点,把自己创造财富的煤矿早早关闭,使原生态的农庄没有受到太多破坏。他们一代代繁衍在大巴山,沐日月精华,饮山泉雨水,栖茅屋竹棚,唱自编歌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孕育出了这里独特的农耕文化,造就了河鱼乡与生俱来的乡村气息。博物馆里,那些保存着的老物件,如纺车、风箱、石磨、锯子、粮盖、笆篓、升斗、墨斗、铁耙、犁车、木磪窝等,给我们打开了农耕文化最悠久、最鲜活的记忆。遥想农人们谈情说爱时唱情歌,送定情物;结婚时哭嫁,收彩礼,办陪奁;生小孩打三朝,喝满月酒;修房造屋种庄稼请人帮忙,打薅草敲锣鼓请人唱歌;冬季雨雪天,围在火塘边上烤的是转转火,吃的是洋芋果,冲的是包谷壳……明媚的山乡生活,虽然清苦,却依然充满了温馨和爱,俨然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些老物件也让我们拾起了童年的记忆,拾起了那一份不再遥远的乡愁……
入夜,连日来的艳阳高照,突遇风急雨骤,电闪雷鸣,一阵瓢泼大雨倾天而下。骀荡的山岚,挟着无边的黑色幔帐瞬间将这小山村严严实实的包裹住。在巴山夜雨声中,我酣然入梦。梦中,我见自己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离开了拥堵喧嚣的大都市,在这静谧、灵秀的森林之家里诗意栖居……
走进神秘的仡佬族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开荒辟草的最古老的土著民族,全国仅有的两个仡佬族自治县都在遵义。遵义的仡佬族人口占到全国仡佬族人口总数的70%多。其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文化意蕴深厚,独具特色,尤以“傩戏、三幺台、高台舞狮”等国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声名远播,成为世居道真的仡佬人民珍贵的民族瑰宝。
“仡佬故土、傩戏王国”果真名不虚传。在参观道真县民族博物馆里的实物展览室里,那些美轮美奂的民族服装、造型各异的傩仪面具、灵动诡异的傩戏场景、纷繁复杂的傩坛祭仪……早已令我们心驰神往,希望能一睹真实的傩戏。
随后安排参观的是隆兴镇花园组。主人安排很有意思,让我们先参观了原始的仡佬族住户,都是两层楼的木结构住房,屋面覆盖小青瓦,四壁简装木板壁。有一家大住户的主人告诉我们,他住的这家房屋建于清代,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是这里最古老的住宅。这家门前停有一辆摩托车,两三个竹背篼散放在门前。房屋后竹木葱茏,长长的豆筋角也长势可人。一蓬猕猴桃架上更是密密麻麻挂满了果实,椭圆形的,像鸡蛋一样大小,伸手便可摘取。
转过弯,走过桂花飘香的小路,绕过绿意盎然的荷塘,我们便走进了花园组新区,一色的红瓦白墙小楼房,清爽明快,使人立刻感到这里充满了浓郁的现代气息。曾经古老的民族村落,已经焕然一新,雪白的墙上画满了各种富有现代色彩的宣传画:如家庭美德、和睦相处、村干部的承诺等,都用栩栩如生的人物动态画面展现出来,生动有趣,富有教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公正廉”宣传画:墙上用绿色画有一坛松竹梅,并题上一排红字:松竹梅,岁寒三友;公正廉,官德三宝。更有趣的是,旁边还用黑色画着一幅图,远看像一个清代的官吏,近看却是一个“廉”字,极具夸张,令人忍俊不禁。
“咚锵锵,咚锵锵……”一阵铿锵的锣鼓声从平坝处传来,高台舞狮和傩戏表演开始了。平坝里,七层高台耸入云天,先是由二人分别装扮成孙猴和笑脸和尚的演员出场,极尽攀爬、倒立、悬空等惊险绝技。随后,上场的两位狮子演员,敏捷地攀爬上7层高台,在毫无一点安全措施的保护下,极尽全身之力,硬是把雄狮出山、左右探腿、亲昵嬉戏、猛摆狮尾、相互争斗、群跃而起、昂首眺望、飞腿前踢、参拜四方等惊险动作表演到了极致,令人叹为观止。
“非常精彩,真是了不起!”我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
“高台舞狮源于宗教神话古剧目连救母的神话故事,故事叙述佛陀的大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故事劝人向善,劝子行孝,更有‘天下无不是者父母’的隐喻。”我与当地一位长者聊了起来。他还告诉我,这四位表演者均是地道的表演世家,从小练功,最大的已经60多岁了。
这不能不让我们惊叹而佩服!
随后的傩戏也紧锣密鼓登场,法师表演了 “过刀桥”、端红火盆“破域”等驱鬼迎神避邪的特技表演,“过刀桥”是一种傩戏绝技,主要是为12岁孩子以前犯的关法,通过过刀桥,即可以顺利过关,为孩子今后的人生之路扫清障碍。一根长长的木凳上倒插着12把锋利的刀,锋口向上,闪着寒光。法师头顶公鸡,敲着铜锣,赤脚从刀刃上一步步走过刀桥,赤足则完好无损,让观众惊叹莫名。
端红火盆“破域”,更是神秘莫测,也看得我们心惊肉跳。只见法师口念咒语,赤手将熊熊燃烧的火盆端在手里,然后放在地上,其双手却毫发无损。法师的嘴对烧红的火盆喷一口法水,油火“呼呼”燃烧,俗称“喷油火”,意为将伤亡野鬼的邪气统统扫地出门,保家安康。更为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法师居然张口用牙把通红的火盆咬起,轻步自如地绕场转一圈才放下。最惊险的要数踩火盆了,法师口念咒语,赤着双脚在上面踩,脚踩处,直冒青烟。据说,这是民间的一种镇宅仪式,主要是驱邪避恶、安定家宅,保护家里平安。
傩作为一种驱鬼疫祈求吉祥的仪典,早在春秋时即已有之,《论语·乡党》有“乡人傩”(民间傩);《吕氏春秋·季冬》有“有司大傩”(宫廷傩);此外古代还有随军屯戍边疆的军傩。道真傩戏则源于民间的“乡人傩”。居住在道真的仡佬族人,世代过着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他们以这种宗教似的带有原始巫文化的歌舞呼号来渲泄慰藉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期望,以求驱邪避恶,安身立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当晚,回到宾馆,刚一进餐厅,门口早就站满一排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姑娘,连歌带舞唱到:宾朋好友八方来,仡佬山乡添光彩,欢天喜地迎贵客呀,宴席摆起三幺台……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点心,米粑、米花糖、粽子、饼子、糖食、核桃、花生、板栗、葵花、红薯干、油炸土豆片等。
我们知道三幺台开场了。果然,道真县政协主席周世晓走上前台,给大家讲解三幺台的来历:“三幺台源于仡佬族女方家人招待男方的订婚宴,男方上门提亲,女方家人如果对男方很满意,就摆这么一桌三幺台来款待未来女婿,后来慢慢演变成招待贵重客人的席桌,属于规格很高的宴会。分“茶席”、“酒席”、“饭席”三桌,每席12个菜,三轮下来能吃到36个菜并且菜式不重样。”
说到这里,周世晓顿了一下,“注意啦,在二幺台时,主人要给客人敬酒,不喝不行啰。”周世晓边说边走上席桌。
因周世晓坐在我旁边,我对刚才的山歌蛮感兴趣,我们边吃边和他聊了起来。他突然话锋一转, “仡佬族劳动中对歌更有意思,我唱给你们听。他呷了一口茶,清清嗓子便唱了起来:
“什么出来高又高,什么结在半中腰?什么出来连盖打,什么出来棒棒敲?
高梁出来高又高,包谷长在半中腰。豆子出来连盖打,芝麻出来棒棒敲……”
周世晓的嗓音浑厚,具有很强的磁性,加之唱得声情并茂,赢得了满堂喝彩。正要叫他再唱一首,上菜的女服务员已经把二幺台的各种佳肴端上了席桌。一群姑娘手捧酒杯鱼贯入场,给每位客人敬酒,甚至有人被姑娘硬性灌酒,场面极为热闹开心,就连从不喝酒的一位女作家,也被满满灌了三大杯。
这种场面有点类似我在内蒙古的喝酒遭遇,我是从不喝酒的,但那次采访,旁边站着蒙古姑娘和小伙,小伙拉着马头琴,姑娘双手捧哈达,哈达上放酒杯,先捧杯唱歌,歌毕,弯腰双手将哈达和酒杯举过头顶,你能不喝吗。如今,真有点那种感觉,多热情的仡佬族人啊!
那一晚,我真的有点醺醺然了,为这些淳朴的仡佬族姑娘和小伙,为我们日益丰盈而富足的仡佬民族,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