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73首表达的意思
《迟暮鸟语》……………………〔美〕凯特?威廉 著 李克勤 译
在我身上你或许会看见秋天,
当黄叶,或尽脱,或只三三两两
挂在瑟缩的枯枝上索索抖颤?
荒废的歌坛,那里百鸟曾合唱。
在我身上你或许会看见暮霭,
它在日落后向西方徐徐消退:
黑夜,死的化身,渐渐把它赶开,
严静的安息笼住纷纭的万类。
在我身上你或许会看见余烬,
它在青春的寒灰里奄奄一息,
在惨淡灵床上早晚总要断魂,
给那滋养过它的烈焰所销毁。
看见了这些,你的爱就会加强,
因为他转瞬要辞你溘然长往。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73首》(梁宗岱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第73首,是被英语国家大学和中学的文学教材收录次数最多的莎翁作品。这既是一曲生命的挽歌,也是一曲爱的颂歌。原诗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一句“Bare ruined choirs, 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所描绘出的那种繁华逝去之后的萧瑟荒凉,不知曾引发过多少人的怅叹。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这种散场后的虚空特别敏感,商的《麦秀》,周的《黍离》,抒发的都是城市化为白地之后的感伤之情。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以汉宫中满地的青苔写出人去楼空的凄清。而曹雪芹笔下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几乎就是莎翁诗意的一种汉语表达了。因此,美国女作家凯特?威廉通过《迟暮鸟语》(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 )这个书名传达出的抒情意境,对于中国读者而言应该一点也不陌生。
凯特?威廉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科幻创作多次摘取各类奖项,其中包括《城市规划者》(1968年星云奖最佳短篇)、《迟暮鸟语》(1977年雨果奖最佳长篇)、《坠入天空的女孩》(1986年星云奖最佳短中篇),以及受到中国读者普遍欢迎的《永远的安娜》(1987年星云奖最佳短篇)等。凯特?威廉的写作无拘无束,形式多样。除科幻小说以外,她创作了大量的悬疑小说、奇幻小说、推理小说、讽刺小说和文艺小说,此外,她还创作过舞台剧和广播剧。在幻想小说领域,像她这样视野辽阔,关心的事物如此繁杂而丰富的女性作家是极其罕见的。与其广阔视野相得益彰的是她的文笔力度,朴实自然,挟带着一种锐利洒脱的大气,同时又不失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柔婉的品格。《迟暮鸟语》正是一部能充分体现凯特?威廉上述创作特点的佳作。
摘取一九七七年雨果最佳长篇小说奖的《迟暮鸟语》,是一部以生态毁灭和地球末日为题材的作品。应该说,早在神话和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人类意识中就产生了末日思想,《圣经?启示录》的预言就表明了这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意识中还包藏着强烈的末日来临后的“再生”愿望。正是这种意识促使人们在科幻小说中设想出无数悲剧性的未来。核战争、专制、对机械的依赖、人口过剩、资源枯竭、基因变异、环境污染,任何一种因素失控都可能导致末世的降临。到那时,人类该怎样行动?过去建立的文明能发挥什么作用?人类能找到一条摆脱灭绝下场的再生之路吗?这一系列问题虽然严肃沉重,但却耐人寻味。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决定了末日题材的警世小说将始终是科幻文学园地中一个长盛不衰的品种。
这个品种之中的上乘之作一般从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一、想象稀奇古怪,出奇制胜。比如英国约翰?温德姆的《三尖树时代》。二、对末日将临的推断有理有据,扎实严谨。最著名的是日本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小说以板块构造说为依据,其中的科学论证甚至得到了“可与硕士论文相匹敌”的评价。三、对人类现代文明检讨深刻,富有启迪性。比如英国J?G?巴拉德著名的毁灭三部曲。四、审视人性眼光独到,把末世中人类的精神情感状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迟暮鸟语》就是凯特?威廉下足功夫审视人性的精致之作。
《迟暮鸟语》全书分为三部分,分别写人性的失落?回归?再生。第一部分写末日将临时,一个大家族借助家族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坚实的经济基础,未雨绸缪,提前作好抗击灾难的准备,在家族全体成员丧失生育力的困境中,运用克隆技术繁衍后代,传递薪火。这一背景设定受到不少从技术角度评论作品者的指责,认为科技漏洞太多,难以令人信服,支撑不住后两部的故事。但我们应该体察到,作者本就无意于设定一个严谨的技术背景,作者真正用心设定的,是一个有可能造成人性失落的社会背景。第一部的中心人物戴维在作品中的重要性,在于他是人性失落的见证者,而不在于他是克隆后人的始作俑者。因此,从技术上对这部小说挑刺多少有点无聊。失落是回归与再生的前提,从这个角度看,就能明白第一部在小说中的结构意义不可或缺。
第二部的中心人物茉莉是作品中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承上启下的角色能否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直接决定作品的成败。个性意志既已失落,怎样才能回归?在这里,凯特?威廉的写作显得小心翼翼,她从一个最自然的起点?茉莉偶然出现的“孤独感”出发,缓缓施压,使这种“孤独感”转变为茉莉的“心境”,让她在这种惶恐的“心境”下不断地体验到生命的神秘莫测和不可思议。终于,对于茉莉而言,这种惶恐的“心境”成为了她生命中最实在、最重要的内容,与这份“心境”相比,过去和未来、集体和社会都显得无关紧要。从惧怕孤独到追求孤独,再到把孤独化为一种持久的激情,韧性的冲动。当茉莉抱着这种“心境”去观察世界时,她发现一切都变了,一切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充满了“美”。难能可贵的是,凯特?威廉在这部分的写作中,没有把茉莉的“心境”凝化为抽象的概念式信条,而是活化为一种浸入茉莉血肉的“喜好”。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要想捕捉到真实而具体的心境并非易事。不少作家之所以平庸,正是由于无力做到这一点。
还有一个问题,和茉莉同处在“孤独感”这个起点上的其他几个克隆人,为什么最终放弃了重建个体意志的努力?我们注意到茉莉生命中与其他几位的不同之处有三点,其一是美的触动(绘画过程中的感悟),其二是性格的坚韧,其三是爱的觉醒(生下儿子马克)。由此我们知道凯特?威廉在审视人性时关注的焦点:没有坚韧的性格,没有“美”和“爱”的催化,个体意志就无法真正建立。马克从小就在母亲的“爱”(读莎士比亚的诗、到山上露营)与“美”(泥塑)的教育中成长。与母亲相比,他没有伦理包袱,没有历史困惑,追求个体生命意志天经地义地成为他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因此第三部可谓顺势而下,水到渠成。写作最艰难的部分既已完成,这一部仅凭叙述惯性也可以作一个漂亮的收束了。不难看出,作家在写第三部中心人物马克的成长故事时十分轻松自如,不时透出一丝俏皮的意味。当然,第一部的凝重、第二部的曲折和第三部的活泼正好暗合小说的结构:人性的失落?回归?再生。
《迟暮鸟语》在语言处理方面颇有特色。凯特?威廉尽量采用陈述语气,一个接着一个的主谓句,有效地放慢叙事速度,降低抒情的紧张度,从而把情感因素揉匀在整篇小说之中,营造出一种说明文式的冷抒情风格。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小说的抒情点几乎都设置在那些一闪即逝的细节描写上。比如第一部结尾处写到被克隆人放逐的戴维的结局时,写戴维睡在树下,梦中听到“一只鸟儿啁啾啼啭”。这既是整篇小说的抒情基调,又是对后两部分的情节暗示,既是“迟暮鸟语”,又是“爱的加强”。
在科幻作家中,凯特?威廉的细节处理能力当属第一流人物。比如那株白橡树,从戴维的祖父起直到马克,一代代人都与它交流,生动地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在气氛上也起到了极好的烘托作用。还有克隆人的姓名,每支兄弟姐妹的姓名都以首字母区别开来,比如茉莉、茉琳亚姆,巴恩、巴里。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对细节的重视不能完全归因于作者的性别,这是优秀作家与普通作家的区别之一。
最后说回到莎士比亚的第73首十四行诗上来。诗歌前面部分荒凉、死寂、绝望,但是“爱的加强”一句的出现,使我们感到了安慰,看到了曙光。是的,爱是荒凉中的暖意,是死寂中的召唤,是人类抗拒绝望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迟暮鸟语》是以科幻小说的形式,对莎翁这首不朽的诗篇作了一次新的诠释。
自认为,莎翁想说的是:
你看到了人生的苍凉,
且把忧怨放在一旁.
明天的太阳一定会升起,
在心里的阳光中,
生命,
是完美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