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海澄以什么诗出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30年代即以《大堰河--我的保姆》引起诗坛注目,被誉为"吹芦笛的诗人"。艾青的诗歌创作从一开始就汇入了世界近现代诗歌潮流,同时也表现出独立意志和自觉的自我意识。可以这样说,艾青早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世界潮流、民族传统与个人气质的交汇,显示了中国新诗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的历史趋势。到抗战爆发,艾青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遍及半个中国的行踪扩大了他的视野,民族奋起抗战的精神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和信念。1939年,他献出了第二本诗集《北方》。其中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车》等,充满战斗的激情,记叙了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不幸,表现了民族奋起抗敌的热情和信心。此后,艾青陆续发表了《向太阳》、《他死在第二次》、《旷野》、《黎明的通知》、《火把》、《溃灭》、《献给乡村的诗》、《反法西斯》、《雪里钻》等诗集,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深深的挚爱,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艾青的诗作中总流淌着一种沉郁之气。但它不是冷淡的哀愁,而是热切的思虑,于荒凉中萌出生机,暗淡中透露光亮。太阳、土地、光明、春天、黎明、生命、火焰等意象出现在他的很多诗作中,甚至成为他不少诗篇专门讴歌的主题,这使他的诗作既根植于现实的土壤,又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浪漫主义情怀。在诗歌形式的开拓上,艾青也是一位富于创新精神的诗人。他的诗作强调瞬间印象与感觉的捕捉以及主观情感的渗入,走着中西诗学融合的道路。

总之,艾青的诗坚持并发展了中国诗歌会诗人"忠实于现实的、战斗的"传统,克服了其"幼稚的叫喊"的弱点,同时吸取了现代派诗人在新诗艺术探讨中的一些有益的成果,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新诗艺术,成为新诗在40年代中最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