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岳崚嶒竦处尊的诗歌鉴赏

东岳一过,杜甫游历,访友数年,747唐玄宗天宝六载,杜甫满怀期待再次应举长安,时杨国忠当国,李林甫“已而无布衣之士有第者,遂表贺人主,以为野无遗贤”上表,杜甫被排斥。

“未遂风云便”后的杜甫赠诗汝阳王李琎,投赠京兆尹鲜于仲通,作诗献韦济,哥舒翰等,均未得赏识,751年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试文章,却终无结果,一晃不惑之年已至。安史大乱,身陷贼中,侥幸脱身后,授左拾遗,境遇陡然一变,然其后房琯罢相,甫上疏救之,肃宗怒,诏三司推问,再次被贬。短任华州司功,但此时的他已心灰意冷,罢官携家迁徙。面对巍巍西岳,心情自是不比当年,这《望岳》也处处透着失意之感。

这首七律《望岳》中,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写华山崇高,可比当年望东岳时的崇敬,然而随后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的愿望无从实现。恰似作者的前半生,想入世有所作为,却总是报国无门。本诗透着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余,盘算着如何攀登。不过这终未实行,仅仅在望岳时的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诗歌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759唐肃宗乾元二年七月,杜甫在华州司功任,立秋后一日作诗,决意弃官,拟携家客秦州。),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旁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