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向乡村流动
近年来,国家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巩固脱贫攻坚基础上振兴乡村,随着城乡融合,进一步向城市发展,乡村振兴需要人才,年轻人回乡为百姓付出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也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和担当。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一代拥有先进的理论思想,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一代人,他们敢想敢做,敢闯敢试,不怕失败,不怕困难。青年的来到,可以使整个乡村风貌焕然一新,创业人员小杨在看到家书计划后,毅然决然的回乡创业,将所学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且这一行为得到了村委书记的支持,对于乡村产业振兴是极其有利的。农业学家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的扎根稻田,研究出了杂交水稻的种植方法,他的目的只是为了种出更大更饱满的水稻造福人民,去年袁隆平逝世时,举国悲痛,***同纪念这位是中国国家勋章获得者的院士,是他使中国人民从此,免受饥饿的痛苦,得以温饱。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驻村书记,第一干部,他们在山路上开凿天渠,引来灌溉的水源;他们在荒地上开垦出平坦的路,为荒漠增添一片绿色。
人才流入乡村体现青年人的担当。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来自扎根基层青年们的肺腑之言,中国***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是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国家的各项事业都是为了人民更好幸福的生活,作为青年,回到家乡更应该急民之所急,解救人民于危难之中,面对大城市的诱惑,能够更加坚定自己回报家乡的心是值得敬佩的。女硕士研究毕业生黄文秀,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就业的机会来到农村,帮助基层人民建设家园,为他们也带来一丝生存的希望,这种精神是值得敬佩的,然而她却在一次抗洪救灾中失去了生命,她人生的意义是重于泰山的。
人才流入乡村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带来劳动力与技术。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青春正是奋斗的年纪,一切的知识与能力都可以得到最大发掘。许多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学成后,返回农村,身怀浓厚的乡土情结,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带动经济的发展。李军回乡支持家乡灾后重建,负责招商引资以及产业发展工作,得到了村支书的支持。他创造性的建设了云村土鸡合作社,将农村的土鸡与城市的商场销售渠道结合起来,形成了远山结亲,以购代捐的模式,给农村提供广阔的销售市场,为家乡带来了丰厚的福利,为全国脱贫攻坚工作作出了一份贡献,年轻就是资本,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也有灵活的头脑与充足的体力,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上一定会有所作为。
人才涌流入农村,是当今社会一种良好的现象,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倾向于边远贫困地区,也体现了高素质人才自身觉悟的提高,国家社会,政府应进一步出台倾向于落后地区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家乡,建设家乡,缩小城乡差距,带动全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