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善缘诗歌
劝善歌
世事不古风俗变 名利二字把人缠
士农工商遍地窜 求名求利不一般
也有出仕为官臣 也有务农作庄田
也有寒窗读书卷 也有学艺度时艰
也有设法生意做 也有坐着赚银钱
也有富贵任意荡 也有贫贱没吃穿
也有先富后贫贱 也有先贫后做官
也有家贫心性善 也有富贵无善缘
也有家业自己创 也有浪子败家园
也有聪明伶俐汉 也有丑陋蠢愚顽
也有矜寡又遭难 也有父母儿孙全
也有修身将性炼 也有作恶巧生端
也有盗贱学拐骗 也有乐善好施钱
也有妓女入娼院 也有贞女勤纺棉
也有求名发钱办 也有求财丧外边
也有前善后不善 也有先恶后为贤
贫富贵贱难尽叹 善恶报应说不完
今生荣华前生善 今生受罪前世冤
祸福无门有人践 为善福报作恶惩
安分守己心田善 君子纵贫不怨天
要作长命莫行短 要求子贤心要端
为善最乐行方便 修身为本古圣贤
光阴一去金难换 过了一天少一天
有钱积德快行善 礼仪廉耻要学全
读书种田是正干 酒色财气不可贪
酒是毒药将性乱 色是刚刀刺心肝
千里求财命有险 好色伤身后悔难
饮酒不醉头一件 见色不迷是英男
无义之财莫强占 忍气吞声最为先
杜康造酒把人乱 禹恶旨酒真圣贤
柳下坐怀心不乱 留下贤名万古传
范公得财广行善 父子用心设义田
公婆同居家不散 百事吃亏学忍难
纵然不能学古圣 存心正直自安然
莫把良心坏半点 暗室亏心难瞒天
人生在世曲指算 难活三万六千天
今夜脱鞋放一晚 不定明日穿不穿
奉劝世人早看淡 有钱积德种福田
世间有等愚迷汉 一生不肯结善缘
贪心不过意难满 有了八百想一千
有了一千想一万 积攒银钱将他拴
总是心想难满愿 为求富贵把恶添
既得富贵不行善 好比浮云空中悬
大厦千间难尽占 夜眠只用八尺宽
任你积米有千石 每日能食几多餐
任你家财有万贯 难免不进鬼门关
任你衣服有千件 死后何曾件件穿
富贵死后穿绸缎 好坟好墓好木棺
任你件件都备办 此身总要到黄泉
花棺彩样都好看 土地埋人都一般
儿女灵前空祭奠 罪孽总是自己担
儿女难替罪半点 不怕你家有银钱
阴阳阻隔难会面 望乡台上不能言
阎王最喜身善汉 众位判官不要钱
堂朝一品不行善 阴曹地府不论官
总然富贵不贫贱 岂能买通地府官
人生在世如住店 临死难带半文钱
空手去到阎王殿 善恶功过算一番
为善转生为官宦 作恶阴律不容宽
瞒心昧已剜双眼 大称小斗上吊杆
抛撒米面油锅炼 翻刻淫书上刀山
不孝父母把畜变 溺杀女婴抽心肝
淫人妻女上磨碾 咒骂公婆割舌尖
唆人争讼刀割胆 呵风骂雨挨雷鞭
宰杀耕牛变鸡犬 污秽字纸把耳攒
决水放火心刺箭 诓骗人钱变畜还
阴曹罪满轮回转 后世孽苦更无边
六畜本是人来变 六道轮回古今传
阴司受罪未曾满 儿在阳间败家园
家产好似冰消散 又嫖又赌又吸烟
赌嫖嚼摇他全占 夺纪减寿断香烟
为人在世不行善 子孙不好是枉然
恶孽到头把帐算 始知阴司法律严
奉劝世人早行善 莫到临头后悔难
皇天最喜改过汉 人能悔过天神欢
百恶一善能改免 望人早早回心田
趁此三寸气未断 且莫误了好机关
得个人身莫看贱 前世修了五百年
发放投生将人变 叫人体贴古圣贤
勤俭治家为上款 训妻教子学良贤
耕读二字且莫慢 忠厚传家万万年
诸恶莫作同行善 好人头上有青天
君子固穷心不变 时至皇天另眼观
此段言语虽俗浅 若人依从是神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有欲以观其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同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谓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既辟以后,此道寄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不敝。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故太上曰:以言乎道,费而隐,实无可道;所可道者,皆道之发见耳,非真常之道也。以言乎名,虚而无物,实无可名;所可言者,皆道之糟粕耳,非真常之名也。人不知道,曷观之《诗》乎!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道不可有言矣!又曰:“维天之命,于穆不已”——道不可无称矣。须知至无之内,有至有者存;至虚之中,有至实者在。道真不可以方所言也。太上慈悲渡世,广为说法,曰:鸿蒙未兆之先,原是浑浑沦沦,绝无半点形象——虽曰无名,而天地人物咸育个中。此所以为天地之始也。及其静之既久,气机一动,则有可名,而氤氤氲氲,一段太和元气,流行宇宙,养育群生。此所以为万物之母也。始者,天地未开之前,一团元气在抱也;母者,天地既辟之后,化生万物是也。
学人下手之初,别无他术,惟有一心端坐,万念悉捐,垂帘观照。心之下,肾之上,仿佛有个虚无窟子。神神相照,息息常归,任其一往一来,但以神气两者凝注中宫为主。不倾刻间,神气打成一片矣。于是听其混混沌沌,不起一明觉心。久之恍恍惚惚,入于无何有之乡焉。斯时也,不知神之入气,气之归神,浑然一无人无我、何地何天景象,而又非昏聩也——若使昏聩,适成枯木死灰。修士至此,当灭动心,不灭照心。惟是智而若愚,慧而不用。于无知无觉之际,忽然一觉而动,即太极开基。须知此一觉中,自自然然,不由感附,才是我本来真觉。
道家为之玄关妙窍,只在一呼一吸之间。其吸而入也,则为阴、为静、为无;其呼而出也,则为阳、为动、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窍。人欲修成正觉,惟此一觉而动之时,有个实实在在、的的确确、无念虑、无渣滓一个本来人在。故曰天地有此一觉而生万万物,人有此一觉而结金丹。但此一觉如电光石火,当前则是,转眼即非,所争只毫厘间耳。学者务于平时审得清,临机方把得住。古来大觉如来,亦无非此一觉积累而成也。
修士兴工,不从无欲有欲、观妙观窍下手,又从何处以为本乎?虽然,无与有、妙与窍,无非阴静阳动,一气判为二气,二气仍归一气而已矣。以其静久而动,无中生有,名为一阳生、活子时;以其动极复静,有又还无,名曰复命归根。要皆一太极所判之阴阳也。两者虽异名,而实同出一源——太上为之一玄。玄者,深远之谓也。学者欲得玄道,必静之又静,定而又定,其中浑然无事,是为无欲观妙。此一玄也。及气机一动,虽有知,却又不生一知之见;虽有动,却又不存一动之想。有一心,无二念,是为有欲观窍。此又一玄也。至于玄之又玄,实为归根之所,非众妙之门而何?所惜者,凡人有此妙窍,不知直养,是以旋开旋闭,不至耗尽而不已。至人于玄关窍开时,一眼觑定,一手拿定,操存涵养,不使须臾或离,所以直造无上根源,而成大觉金仙。
下手工夫,在玄关一窍。太上首章即将无名有名、观妙观窍指出,足见修道之要,除此一个玄关窍,余无可进步也。故开头四句,说大道根源,实属无形无状,不可思议穷究。惟天地未开之初,混混沌沌,无可端倪,即如人直养于静时也。天地忽辟之际,静极而动,一觉而醒,即人侦气于动,为炼丹之始基。第此转眼之间,非有智珠慧剑,不能得也。要之,念头起处为玄牝,实为开天辟地之端。自古神仙,无不由此一觉而动之机造成。又曰无欲观妙,有欲观窍,两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同出而异名。凡有形象者,可得而思量度卜,若此妙窍,无而有,有而无,实不可以方所名状。纵舌如悬河,亦不能道其一字,所以谓之玄玄。学者亦不有视为杳冥,毫不穷究一个实际下落。果于此寻出的的确确处,在人视为恍惚,在我实有把凭。久之著手生春,头头是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