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写古道,拙笔绘流年(二)

?丹心写古道,拙笔绘流年(二)

? ——钱大王村的历史变迁

宋代古石桥和石刻碑记

王头陀岭陡峭崎岖,山岩溪流湍急,必须横溪架桥,但随着岁月流逝,狂风暴雨侵袭,所修石桥时修时圯,现存钱大王村有文字记载仅有三座桥,一座“玉榕桥”、一座“通浙桥”、以及矴步桥。

在钱大王村东向摩崖上有镌刻楷书“玉榕桥”,右落款:大清嘉庆甲子年蒲月吉旦,右落款:福鼎贡生王绍勤题,字加边框长1.7米,高80厘米,字方40厘米,字体流畅庄严。

通浙桥,位于王陀岭上段稍平缓之处,桥面宽2.8米,长7米,桥两旁有石栏杆,为二段石板衔接,而每段为三块条石拼接,从桥面至坑壑高5米。我们难以想象,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社会,每条石条长3.5米,宽90厘米,重约二十多吨的峦石,是怎样靠人力运到现场安装的?

在靠东侧石崖石刻楷书“通浙桥”字体庄严,为边加框长2.4米,高1米,为楷书阴刻,字方75厘米。左为:大清嘉庆甲子年蒲月吉旦,右为:福鼎县贡生王绍勤题。而岩下竖有一通碑高2米,宽80厘米,碑额拱形,横额镌刻通浙桥,中镌:福州府学教授兼管鳌峯监院王孙恭捐洋番壹百伍拾元正:福鼎县国学生萧天能天禄天成***乐助洋番壹百念伍正。左为:嘉庆甲子年五月念二日寅时,鼎建桥梁并备砌岭路及矴步,泥木石匠工实花釆神福一切***动用去钱壹佰捌拾贰千交申洋番贰百柒拾伍元。右为:本桥坐卯向酉,董事福鼎县贡生王绍勤志立。

而下原竖有一通碑文曰:本地为闽浙冲衢有聚宝岩之说,而崎难如蜀道余屡经其地遭崩塌而未逮也,今春爰命石匠丈量预计得七百馀丈,庶可以便利行程襄时之志云尔。光绪年甲午瓜月,郡城北绅士王邦彦、王邦怀志。可惜碑残,2015年王家后裔又在原处竖复制碑文。这是历代重修中最后一次文字记载。

“放眼前楼,一帘烟雨千重画。回眸古寨,满目风情万垄诗。”霞浦楹联会长、著名楹联专家王雪森为此撰联题词。

近年为开发钱大王古文化村落和原生态环境风貌,许多热心人士在观览同时,留下书法墨迹,有家乡文化人雷大联楷书题刻“大山抱石眠,小溪为谁歌。”有著名诗人汤养宗题刻草书“通津古道”、有县书法协会会长辛德翔,家乡文化人行楷书法“钱大王”、有张明楷书“状元路”.

近年为开发钱大王古文化村落和原生态环境风貌,许多热心人士在观览同时,留下书法墨迹,有家乡文化人雷大联楷书题刻“大山抱石眠,小溪为谁歌。”有著名诗人汤养宗题刻草书“通津古道”、有县书法协会会长、家乡文化人辛德翔,行楷书法“钱大王”、有张明楷书“状元路”。

南宋乾道五年(1169年),南宋著名政治家、爱国诗人王十朋从泉州知府退任回老家浙江乐清,曾写下三首诗。一首《自泉返至王头驼岭》:“凌晨饱饭渡秦溪,要上青山九级梯。不使瓯闽隔人世,头陀力与五丁齐。”

写他从泉州经霞浦过来,借宿太姥山下秦屿,次日凌晨吃饱早饭,开始登“青山九级梯”王头陀岭。第二首《天王寺》:“千里归途险更长,眼中深喜见天王。从今渐入平安境,旧路艰辛未难忘。”写他经太姥山,沿古驿道而走,归途艰险,到天王寺才渐入平安。之后,王十朋继续沿古道行走至栖林寺,诗写:“我如倦鸟欲栖林,喜见禅僧栖处深。家住梅花小溪上,一枝聊慰北归心。”当晚,王十朋宿栖林寺。

王十朋当年由南往北从泉州回故里。我们从如今却由北往南,那应该是这位南宋状元八百多年前从家乡往泉州赴任之道。王十朋有《赴泉州任入长溪》、《宿饭溪驿》、《福安双岩寺》等诗篇,就是他去泉州途径闽东所作。

诗中“长溪”、“饭溪驿”,据考皆在今霞浦境内。“门拥千峰翠,溪无一点尘。松风清入耳,山月自随人。”读着这些诗句,我想他当年也许新官上任,意气风发,自浙入闽,过栖林寺、天王寺驿站而不息,一口气翻越太姥,至“饭溪驿”方入宿。

王十朋赴任泉州知府的路,是一条向上的、却需翻山越岭的崎岖路。

有县博物馆馆长吴春明题写草书刻石,南宋状元王十朋在此赋两首诗其中一首,题目自泉返至王头陀岭:凌晨饱饭渡秦溪,要上青山几级梯,不使瓯闽隔人世,头陀力与五丁齐。另一首题目宿饭溪驿:门拥千峰翠,溪无一点尘,松风清入耳,山月自随人。正寻找石匠岩题刻。

岩下为石矴步,简称石便桥,它的学名叫“堤式梁桥”是为两块上髙下低方整石合并,高约30厘米,间距25厘米,以便交会避让,全长7米,桥下流水潺潺。

在其西向有座宋代石板抬梁护栏桥,原桥全长9米,宽2.8米,现残长1.8米,该桥为古驿道及古道通用桥,由于地域变迁地面升髙或上游水源改道使这一溪流缩小,桥面也成断桥。

王头陀岭下,即西向杨家溪源头,有大小四座已毁石拱桥,是早年求取功名经商唯一通津驿道,桥上游流水湍急,一遇狂风暴雨,造成桥墩松动桥板塌方,虽及时修通但时修时圮,而闽粤文人商贾每修一次桥,必竖一通碑,天长日久也就累计十七通碑刻,大部份为清代碑刻和募捐人名碑,并按年代顺序排列,形成一“碑林”,有文翁桥、万安桥、通津桥碑记,其中“重修万安桥兼修古驿道碑记”。该碑原放旧址,但又考虑到无人管理,风雨剥蚀,造成自然损害,因此全部移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畲族观音亭寨。

?烽火台与钱王关寨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烟墩,墩台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

钱大王烽火台位于山巅东向,用大块峦石垒砌成椭圆形,每边宽5.8米,高3.7米,顶直径3.1米,平顶呈凹形,砌体石质己风化严重,用手一擦似乎粉沫呈现,整座峦石呈灰黑色,而我县明嘉靖年间的长沙寨岗、金山寨两处烽火台石质,至今仍然保持原色泽且坚韧。因此该烽火台最迟应在二千年前两晋南北朝所建,是一处满目沧桑古遗址。站在寨顶一目了然,远眺杨家溪溪流面貌,对军事防御海上流寇和盗匪外侵起到重要作用。

钱大王村关驿古寨位于村前南向岭顶,是王头陀岭进入村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部位,因此,在此设立关隘要冲,旧时府衙门镇台派士卒在此驻防。

相传后唐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创立者之一一钱镠(852—932年)的部族曾屯兵于此地而得名。

原关隘城墻全长14米,髙4.5米,其城墻就地取材,乱毛石干砌,墻体厚实,在城墻中间砌一仿宋代悬臂式,块石干砌拱形城门,门内高约2米,宽1.2米,城门眉额镌刻楷书曰“钱王关”城门顶设城垛以弓矢防御,可惜仅残存小部分城墻,而城门外有一屯兵所和教练场,场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据说当时所驻防士卒都在教练场操练和军事培训,目前人去址存。村民拟计划在原址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