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歌声的翅膀》 赏析 急急~~~~~~~~

雅克勃·路德维希·费里尔·门德尔松-巴托尔迪(Jakob Ludwig Felir Mendelssohn-Bartholdy)是一位传奇般的音乐神童和英年早逝的音乐家。所不同的是,门德尔松的一生相比其他音乐天才而言,是非常幸运的。门德尔松出生于德国汉堡一个富裕的银行家家庭,两岁时全家迁往柏林。他的祖父摩西是著名的启蒙主义哲学家,母亲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据说她能够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这在当时对一个女性来讲,是非常不容易的。门德尔松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从4岁起,他跟随艺术气质浓郁的母亲学习钢琴,很快他异乎寻常的天分便使他的母亲无法胜任这份工作,于是他师从当时出名的钢琴家贝尔格学习,然后又受到了当时诸多音乐家的指点,于9岁开始公开演奏,16岁创作了《弦乐八重奏》,17岁创作《仲夏夜之梦序曲》。19岁时指挥演出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有力地推动了巴赫音乐的复兴。

然而,少年得志的门德尔松并没有因为过多的荣誉而陶醉,从20岁开始他就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在这过程中他结识了柏辽兹,萧邦,李斯特等当时杰出的音乐家,并被歌德所赏识。同时门德尔松还对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悉数加以研究,以此来丰富自己的音乐理念。值得一提的还有门德尔松和他姐姐范妮的深厚感情,范妮本身也是一位有成就的钢琴家,门德尔松每次出国期间总要给姐姐范妮写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姐弟情谊,这些信流传至今,也成为了研究门德尔松创作思维的重要依据。门德尔松的最后一部作品《F小调弦乐四重奏》(op.80)就是为了悼念去世的姐姐范妮而创作的。

有人评论门德尔松是一位古典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确门德尔松作为早期的浪漫主义人物代表,他的音乐欢快,浪漫,宁静,幽雅,极少冲突和对抗。他是同时代获得声誉最高的音乐家,26岁时在当时欧洲音乐中心莱比锡出任莱比锡布店大厦乐队指挥一职,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并于1843年创立了莱比锡音乐学院,这是德国历史上的第一所音乐学院。

门德尔松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音乐家,多年来的辛劳使他在1846年不得不辞去教职,并停止了钢琴演出活动。然而,翌年5月姐姐范妮的突然中风去世,给他以沉重的打击。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状况马上开始恶化,脆弱的精神也因为失去亲人的痛苦和病痛而一下子被摧垮了,1847年11月4日,年仅38岁的门德尔松与世长辞。门德尔松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他原本可以凭借优越的家境,在富人和贵族中间展现才华,但他却不受世俗的干扰,创办了莱比锡音乐学院以及一批音乐中心,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他那美仑美奂的近百部作品,还有他那对音乐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时至今日我们仍深切的怀念着这位音乐神童——门德尔松。

《乘着歌声的翅膀》创作于1834年。当时门德尔松在杜塞尔多夫担任指挥,完成了他作品第36号的六首歌曲, 其中第二首《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他独唱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这首歌的歌词是海涅的一首抒情诗。全曲以清畅的旋律和由分解和弦构成的柔美的伴奏,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乘着歌声的翅膀,跟亲爱的人一起前往恒河岸旁,在开满红花、玉莲、玫瑰、紫罗兰的宁静月夜,听着远处圣河发出的潺潺涛声,在椰林中饱享爱的欢悦、憧憬幸福的梦…… 曲中不时出现的下行大跳音程,生动地渲染了这美丽动人的情景。

乘着歌声的翅膀

海涅

乘着歌声的翅膀,

心爱的人,我带你飞翔,

向着恒河的原野,

那里有最美的地方。

一座红花盛开的花园,

笼罩着寂静的月光,

莲花在那儿等待

它们亲密的姑娘。

紫罗兰轻笑调情,

抬头向星星仰望;

玫瑰花把芬芳的童话

偷偷地在耳边谈讲。

跳过来暗地里倾听

是善良聪颖的羚羊;

在远的地方喧腾着

圣洁的河水的波浪。

我们要在那里躺下,

在那棕榈树的下边,

吸引爱情和寂静,

沉入幸福的梦幻。

如果《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书的话那就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