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唐诗鉴赏详解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注解:

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胡:此指吐蕃。窥:有所企图。

⑤戍客:驻守边疆的战士。边邑:也有作“边色”。“边邑”在古代泛指边境地区。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关山月》翻译: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关山月》韵译:

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

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关山月》讲解: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天宝初年入长安,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

唐代虽然国力强盛,但边尘战事却从未曾停息过,李白的这首《关山月》就是一首反映当时无数戍边将士及其后方思妇愁苦的力作。作品从描绘边塞特有的风光写起,描述了战事的残酷及征夫与思妇两地相思的愁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向往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景象都是西北边塞特有的,诗人就是抓住了这些特有的景象开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边塞风月图。“天山”,“明月”升于其上,穿行于云海之间;“玉门关”,“长风”跨越几万里,几度吹过之所。特定的景物,界定了诗人起笔的立足点,是在西北边塞;界定了时间,是在边关的夜晚。但凡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玉门关以西,历朝历代都是边关要塞,都是外邦与中原之间的征战之地,因此说那里早已经就成了人们意识深处“边关”的代名词了。非“明月”难以照到,非“长风”不能“吹度”,那成千上万的戍边征人远离家乡,征战于这边塞沙漠深处,能见到的只有绵绵天山之上穿行于苍茫云海之中的明月,能感受到的也只有从遥远的内地吹来的漫卷着狂沙的万里长风。试想一下,在这离家万里的边关要塞,置身于苍茫、荒凉的沙海之中,那些戍守边关的人,怎能不勾起深切的`怀乡思归之情呢?因此说,从表面上看,诗人是在以戍边将士的感官凝望和感受边塞的天山明月、玉门长风这一苍茫辽阔的边塞图景,而字里行间则深深地蕴含着戍边战士与其家人无限的愁苦与凄凉。

诗人在作品开篇如此描绘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描绘一幅辽阔的征战背景,为后边写望月引起的情思作充分的渲染和铺垫。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四句诗,从内容方面看,诗人重笔描写战争;从结构作用方面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所写内容由前四句的写景过渡到本四句的描写战争的残酷。“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说的是战争的漫长。“下”,指出兵。当年汉高祖刘邦领兵征讨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就告诉人们这里自汉代以来,战争从未休止过。“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描写的是战争的残酷,也就是说,自古至今,奔赴疆场的戍边征人没有活着回去的。这些都是从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中迭印出来的残酷的征战景象。可见是诗人在前四句中浓墨写景的真正意图所在。

“戍客望边色(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戍客望边色,”即戍边战士们望着边关月夜的景色,进而引发思归之愁苦;“高楼当此夜,”即推想此刻闺阁中的妻子一定也在因思念丈夫而不停的叹息。这四句诗,从内容方面看,写的是“戍客”及妻子的两地相思之愁苦;从结构作用方面看,“戍客望边色”与“高楼当此夜”是对开篇写景的照应,“思归多苦颜”与“叹息未应闲”则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这首《关山月》从大处看,诗人把征人的思归之情放在广阔苍茫的边塞背景之中,气势雄浑、悲壮。从细微处看,语言淳朴自然,保持了浓郁的民歌韵味。

《关山月》评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象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象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的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明代胡应麟评论说:“浑雄之中,多少闲雅。”如果把“闲雅”理解为不局促于一时一事,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那么,他的评语是很恰当的。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所难以企及的。

《关山月》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lǐ bái),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年)出生在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所属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所属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至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投奔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逝。

历代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成就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李白生前就有诗名。贺知章一见就称他“谪仙人”。杜甫对其诗歌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之评,赞其“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与古人争长,三字九言,鬼出神入。”许多文人都对李白有着很高的评价。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 到元白时期,开始扬杜抑李。白居易说:"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 杜甫曾对李白有过这样的评价“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