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笔下最美的作品是什么?
当现代哲学试图以规范化、体系化的话语形式去整合人类心灵时,尼采几乎是唯一一名采用格言来从事哲学的现代人。某种意义上,格言的确是尼采所找到的最合适的工具,因为格言的特征是高度个体化、反对***识、高度独立而不依赖于任何具体情景,其头号敌人是平庸——这也是格言同“谚语”的最大不同。尽管一条格言与另一条格言可以被接连地印刷且供人阅读,但它们完全能够拒斥由上下文所供的语境,通过矛盾、反讽、暗示、例外、反转等手法来打开一个新的意义空间。但另一方面,正因为格言是主观化的断言,这也意味着“未完待续”,它期待着从各种新的视角来的补充、反驳、对抗。
在尼采的晚期哲学著作那里,尽管其行文不再像早期作品那样短促、跳跃,但他对格言的把玩却越发炉火纯青。《善恶的彼岸》那紧致的缜密行文中,意外地刺入一章格言——犹如向读者掷出了一把匕首。这里,我们从中挑选了若干格言,看看尼采是如何为他的读者切割出一个新的视角(perspective),一个“超越善恶”的哲学空间。
格言精选
有些孔雀,在万众瞩目之下仍不开屏——以为这便是其自尊。
——格言63
“为认识而认识”——此乃道德设置的最后圈套:如此一来,人便彻底陷入其中。
——格言64
只爱一个人是野蛮的:因为以摒弃其余所有人为代价。对上帝之爱亦如此。
——格言67
藐视自己的人,也总是以自己是藐视者而自视甚高。
——格言78
同样的情感,在男人和女人身上却有不同的节奏:因此男人和女人总是不断相互误解。
——格言85
男人的成熟:意味着重新寻回童年游戏时的那份认真。
——格言94
耻于自己的不道德,这是梯子上的一级,而在梯子的顶端,人们将耻于自己的道德。
——格言95
我们全都作天真朴实状,挡住真正的自己,这样我们能摆脱世人的纷扰,得以休息。
——格言100
自由的精神,“认识的信徒”——对这样的人而言,虔诚的谎言比邪恶的谎言更不合口味(与其“笃信”不合)。因此,他对教会极不理解;他属于“自由精神”的类型,——而这正是他不自由的地方。
——格言105
并没有什么道德现象,只有道德对现象的阐释。
——格言108
罪犯常常配不上他犯下的罪行;他贬低它,污蔑它。
——格言109
如果我们敢于将身上的邪恶重新命名,称之为至善,那么我们就出在自己人生的伟大阶段了。
——格言116
姘居,连这也被收买了:通过婚姻。
——格言123
一个人在柴堆上受火刑,却仍能欢呼雀跃,这并非因为战胜了痛苦,而是由于没感到预期的痛苦。一种譬喻。
——格言124
你要教人认识的真理越是抽象,你就越是必须设法让它吸引更多的感官。
——格言128
人最好因为他的美德而受到惩罚。
——格言132
谜一般的建议。——“若要绳子不断,——你得先用牙咬。”
——格言140
与怪物搏斗的人必须留神,谨防自己也因此变成怪物。你要是盯着深渊不放,深渊也会盯上你。
——格言146
两性之间彼此误会:这使得双方其实都只是在尊敬自己爱自己(或者说得好听些,是在爱自己的理想——)。于是男人希望女人温和,——而女人就其本质而言恰恰是不温和的,就像猫一样,尽管她能驾轻就熟地装出一副温和的模样。
——格言131
人们在与学者和艺术家打交道时常常失算,误入歧途:在一位引人注目的学者背后,时而能发现一个平庸的人,而在一位平庸的艺术家背后,甚至经常能发现——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人。
——格言137
我听到过的最贞洁的一句话:“真爱中,灵魂包裹着肉体。”
——格言142
就个人而言,精神错乱甚为罕见,——但在群体、党派、民族、时代中,则是屡见不鲜的现象。
——格言156
那无比强烈的本能冲动,是主宰我们内心的暴君。不仅我们的理智,而且我们的良知也在它面前俯首称臣。
——格言158
侈谈自我,也可能是隐匿自我的手段。
——格言169
人们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欲望的目标。
——格言175
善若狂妄自大,便显得与恶无异。
——格言184
只要出于爱而为之,便在善恶的彼岸。
——格言153
相关图书
《善恶的彼岸》Jenseit von Gut und B?0?2se 经典与解释·尼采注疏集
[德]弗里德里希?6?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著
魏育青/黄一蕾/姚轶励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善恶的彼岸》是《道德的谱系》的姊妹篇,本书由一个序言、九大章节和一个终曲组成,包括哲学论说、格言、短评、诗歌等多种话语风格,牵涉到了西方哲学传统中各个经典问题,比如:什么是自我?什么是知识?为何要求知?什么是宗教的本质?宗教与哲学的关系为何?堪称尼采心目中的未来哲学之宏大序曲。尼采在本作中一如既往地“用锤子从事哲学”,对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尤其是“柏拉图主义”进行猛烈敲打,而尼采晚期思想中最重要的“权力意志”,其地位也在本作得到突出,成为帮助破除人们头脑里种种偏见、站在“善恶彼岸”进行真诚思考的关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