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钩句?具体解释是什么
2023.06.19
1975cxw75已经说得很好了,但是我想再补充一些东西。因为评论限字,所以只好“另起炉灶”。
钩句和顶真(顶针),这两种修辞手法,都是从缝纫艺术上化用过来的。
顶针是一种缝纫用品。套在中指,以顶针尾,使手指更易发力而不伤手,使针穿透厚织物。在诗句中,顶真确实能起到发力的作用。
顶针
如曹植的《野田黄雀行》: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这里,叠字及顶真的使用,使人仿佛看见黄雀振翅、振翅、又振翅,努力逃脱罗网的场景。
又如曹植的《赠白马王彪》,诗前章末句与后章开头相互衔接呼应,“我马以玄黄”“玄黄犹能进”;“揽辔止踟蹰”“踟蹰亦何留”,结构紧凑,语气贯通,具有气势。
钩句中的“钩”,指的是缝纫方法之一。用钩针和线来回反复地连缀。在诗句中,个别字或词起到“钩子”的作用,将松散的结构编织成密切关联的诗句。
钩,缝纫方法之一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西洲曲》为典型使用钩句的例子: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门”“莲”“望”字是典型的能把文意钩在一起的字。此外,还有隔得比较远的“西洲”。其他的勾连较为琐碎。
在读到此诗时,我想象到女子在“门”附近急切地走来走去,一会儿树下,一会儿门中,一会推门,一会儿掩门,比起《诗经·秦风·蒹葭》,虽然没有凄迷的意境,但描写女子行踪不定,丝毫不逊色。
关于“莲”,前人说“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莲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纯洁,而“莲心彻底红”是说感情的浓烈。我第一次读,没有往这方面想,只看见眼前高高、肥大的莲叶,把人和船藏起来;人不必想着自己是一个人了,莲、莲花、莲子、莲心、水,构成了世界。
“望”字触及到了诗歌中“隔”与“不隔”的问题。简单的说,女子与男子在现实是相隔的,但是,女子可以通过心理上的“望想”,在诗中营造“不隔”的幻觉。
如诗中“望郎上青楼”,可以理解成女子思念成疾,仿佛看见男子在楼上,然而登楼却不见。还有“忆郎郎不至”,可以理解成女子忆郎,仿佛发现了某些征兆,动着“会不会回来了?”的念头,但是冷静后发现期待落空。“仰首望飞鸿”以飞鸿寄托思念,和借月亮寄托思念一样,都是借一个物来连接两种时空,尽量造成“不隔”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