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学生识别诗歌的抒情手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264-01 摘要:让学生独自鉴赏诗歌时,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抒情手法。在此,结教学经做初步探讨。关键词:诗歌;抒情手法;探讨在教学活动中,对于诗歌里的抒情手法,尽管我们从理论上已经给学生作过区别,甚至强调过几遍,但让学生独自鉴赏诗歌时,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抒情手法。在此,结合教学经验与大家作点初步的探讨。诗歌的抒情手法一般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又可说成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有四种常见的抒情手法,即即景抒情、借景抒情、移情于景、借物抒情。对于直接抒情手法与间接抒情手法的辨识,只要给学生作一次区别,举一两个实例,学生就能准确把握了。但间接抒情里的四种手法,要让绝大部分学生准确把握,光从理论上作区别,其效果并不见得就佳。然而作为知识,学生必须正确掌握,不能含而混之,况且高考对学生抒情手法的考查命中率也较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得探讨和总结,寻找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最有效的方法。现在,我们先来看看三则关于介绍和区别四种间接抒情手法的资料。一、最近几年来的许多复习资料常常只对这四种抒情手法作概念介绍,再加一两个实例稍作鉴赏分析。如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高考》一书就是这样给学生介绍的:1.即景抒情是指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附之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和毛泽东的《沁园春?6?1雪》两例,并稍加鉴赏分析。2.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附之白居易的《忆江南》和李清照的《如梦令》加以鉴赏分析。3.寓情于景(移情于景)就是把感情融入或转移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附之张泌的《边上》和姜夔的《杨州慢》两例。4.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就是要把抒发的情感,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也附之两例。二、“‘融情于景者’,明写景,即字面都是景语;但必须暗含情,即所有景语皆语也;‘借景抒情’者,抒情的一种方法,即借助于景物,以达到抒情的目的。”(《考试(教研版)2007年第03期》)。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区别主要表现:借景抒情是在整首诗或整首词中既出现景语又出现情语;而寓情于景则是整首诗或整首词中只出现景物……”(《考试(教研版)》2007年第03期)第一则资料,缺乏对比分析,学生就很难真正掌握这几种抒情手法,一旦需要自己独立鉴赏时,就很难识别诗歌里的具体抒情手法了,因而也就胡乱表述。第二则虽有对比分析,但对于绝大教高中学生而言,还是没有作出具体明了的区别,其表达仍可视为含混,对学生并无多大裨益。第三则材料虽有对比分析,但对知识的把握又难以让人信服。最近十年来,高考和各地区统考试题里对诗歌抒情手法的考查命中率也很不低,研究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并不能真正区别诗歌的抒情手法。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曾有不少外校学生问过我,说:“老师,尽管我也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于诗歌鉴赏方面的资料,但在考试时,是不可能查阅作者和写作背景的有关资料的,因而对诗歌抒情手法老是弄不准确。”可见,探寻出有效区别诗歌的抒情手法的方法,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作为师者,责无旁贷。在此,我把自己的探索陈述如下,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借物抒情。借物抒情,重在的是一个“物”字,“物”即物品、景物。生活中我们所能看到的物品和景物,皆可入诗。“虞世南《蝉》中的蝉,于谦《石灰呤》中的石灰石,贺知章《咏柳》中的柳,王安石《梅花》中的梅花,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到的“物”。在借物抒情的诗歌里,这一“物”往往是主体式的,或者是单一的,并且还具有了人的某些精神品质的特质,而使用其它抒情手法的诗歌里所写到的景物就没有这两个特征,而是所有的物一起构成一幅整体的图画。所以借物抒情,跟其它的抒情手法很好区别,只要看诗歌里的物是主体式的还是组合式的就大致可以判断了。二、寓情于景(移情于景),使用这一类手法的诗歌,作者的情应该是很浓的。而诗人要把自己的一腔浓情倾泄出来,不得不借助外在景物,但物本无情,客观景物也不是时时事事都是气势非凡,雄浑壮阔的诗人怎么办呢?诗人就得借助修辞手法来加以表达,常常使用的修辞手法就有拟人、比喻、夸张等。比如杜甫的《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花和鸟以人的情感,花为时局伤感流泪,鸟为生离死离而惊颤。花和鸟如此,人之情将何以堪?可见作者之情之深之浓!又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自己的亡国之痛和对故园的思念浓情比喻为滚滚东流的江水,既使用了比喻,又使用了夸张,使用比喻,形象生动,使用夸张,恰好把作者无限的愁思表达了出来,由于作者移情于景,因而愁思就显得长流不逝,无穷无尽了,通过以上例子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使用了移情于景(寓情于景)这一手法的诗作,往往借助了修辞手法,当然并不是所有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诗作都运用了这一手法,我们还得揣摩作者的情感之轻重、深浅,所以,从修辞手法和情感之轻重来识别这一抒情手法,对于高中学子来说,在识别这一手法时的确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三、借景抒情,就是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如《寒夜作》(“疏星冻星空,流月湿林薄,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中揭傒斯借助于在秋季这一大幕景下的“一叶落”这一细微之景,把自己的愁苦心绪淋漓尽致的抒发了出来。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6?1长沙》中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之争,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由,”词人就是借助这一幅色彩绚丽、万物蓬勃活跃的湘江深秋图景来抒发自己对祖河山无限的喜爱之情和以下为已任的奋发之志的。其实,这种抒情手法的运用,也好判断。当我们读到的凡是表面在写景而又没有使用有利于彰显浓情的修辞手法的诗句、词句时,我们基本可以确认它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它较之于其它的抒情手法来说在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上是还有一定的难度的,它需要我们揣摩所绘之景的特征,从而来感悟作者的情感。四、即景抒情手法的最大特征是:诗歌里既有景物描绘或某种场景描写,又往往有油然而生的感慨。景物或物景是前提,慨叹是结果。只有景物描绘或场景描写,它不是即景抒情,而是借景抒情;有慨叹,但不是受景物或场景的触发的,也不是即景抒情。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人是在听到《折柳》的笛声后,才触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的,使用了即景抒情的手法。如果只写到了哀愁的笛声,或只抒发了浓浓的乡愁,均不属即景抒情。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6?1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深秋图景,面对绚丽多姿、万物蓬勃活跃的大好河山,诗人禁不住提出了它将由谁主宰的慨叹。作者所绘的深秋图景是慨叹的缘由,是前提;作者的既叹是由眼前之景所触发的,是结果。因而作者使用了即景抒情的手法。所以,要辨识出这一手法,就必须掌握这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