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季 115|古诗教学中翻译有多重要
在一次公开课中,我选取的课例是宋代诗人翁卷的古诗《乡村四月》。这首诗作者采用白描的手法,写了乡村四月的美景,表达作者对于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于劳动人民勤劳的赞美和对农民的同情。
第一次备课,在课堂环节设置上,我以教知识点为主,后来几经思索,发觉学一整首古诗,教几个知识点,或者翻译几个诗句意思,势必会把一首完整的诗歌,解剖的体无完肤。这样的教学,虽然抓住了诗歌的几个考点,却破坏了诗歌在学生心中的整体美感和美好形象,也会打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对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杜绝以教师的解读代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是要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知能力。所以,我决定推翻前面的所有课程设置,采用以读为主的形式,展开对诗歌的课堂教学。
这首诗本身采用的就是白描手法,“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人用简单的28个字,描写了乡村四月的美景,学生从“才”和“又”两个字中,悟到农人的忙碌。白描手法,意味着采用最简练的语言,用简单的笔墨,不加修饰地写出生动鲜明的形象。因此,学生对于诗歌语言也比较好理解,他们能从这首诗歌当中,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那么,对于诗句的翻译,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就行了。在我看来,再美的翻译都不及原诗句的美,为什么不去感悟诗句的美,而是纠结于给不给学生教授翻译成为现代语言呢?
在课堂教学中,我将大量时间用来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实际上是在渗透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能力,在读中悟出诗意,在读中悟出诗情,在读中了解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习古诗,把一切交给朗读。王君老师曾说,朗读是解读文本的捷径。
我在任何一篇课文备课时,总要朗读多遍文本,这样对文本就有了自己的解读。语文老师对文本有自己的理解,哪怕一点点,也要比参考教案生搬硬套教给学生的效果好。因为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解读中,读出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们的基础教育,为何又要将学生学习文本定为统一标准呢?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只是会考试的机器,而非有着色彩斑斓的生命个体。在人与机器之间,我宁愿选那个差一点的人,也不愿整天面对只有标准答案的“机器”,教育是人的教育,并不是答题器的培养。
通过学生多种形式地读,从最后两句“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让学生仿写自己的忙碌,————闲人少,才了——又——。学生很快从自己繁忙的学业中说出:临近考试闲人少,才了复习又练习,把学业的忙碌体现得淋漓尽致。那么,学生也就能够理解诗人笔下的农人们有多忙碌了。其实,农人不止春季忙碌,而且一年四季都在忙碌之中,所以在这里,又体现出作者对于农人勤劳的赞美,同时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怜悯之心。因为在农村,农历4月以来,农民再没有施闲的时间了,小春收紧接着就又播种夏季作物。其繁忙的景象让一个看客深感农民之不易,有怜悯而生敬畏之情。
在古诗教学中,放在以前我也会经常让学生翻译某句诗。在读了大量经典之后,我觉得一切的翻译都是徒劳,再美的句子美不过翁卷的原诗。那么,为什么总是要我们用不完美的翻译与完美的诗句匹配呢?难道不是很奇怪的现象吗?教学中,只要学生理解的就不必讲,学生不理解的诗句,通过突破重难点字词,达到对诗句的理解。至于把诗句翻译成为现代文,有多大的价值?不要说学生,即便是翻译高手,翻译出来的诗句,能抵得上原诗句吗?何况,这首诗作者本来采用的就是白描的手法,意思一目了然,又何须画蛇添足?
学古诗,最重要的是体悟作者的情感,领悟作者对于情感的独特表达。正因为作者喜欢乡村四月,所以,才有必要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古今中外,这样的诗人不计其数,这才是真情实感。
学生们应该学到的也应该是这种对于生活真性情的表达。那么,在古诗教学中,同时也就完成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指导。在学习古诗时,其实,对于诗句意思的解释应该是选择性的,有针对性的,否则就会破坏了诗歌原有的美好。一旦古诗中的美好形象遭到破坏,学生就难以品出诗歌中的情趣,那么学习古诗也会成为一场徒劳。
学习古诗,尤其小学阶段的古诗,万不可以教师的解读破坏了诗歌在孩子们眼中的整体完美形象,否则,孩子眼里的诗歌只剩下几个词语解释,几句诗歌意思的翻译。诗歌中美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通过朗读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如果仅仅把把翻译古诗意思作为学习古诗的最终目标,是不是显得有些肤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