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颂诗歌拼音版原文

注音版:

cāo wú gē xī bèi xī jiǎ ,chē cuò gū xī duǎn bīng jiē 。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jīng bì rì xī dí ruò yún ,shǐ jiāo zhuì xī shì zhēng xiān 。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líng yú zhèn xī liè yú háng ,zuǒ cān yì xī yòu rèn shāng 。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mái liǎng lún xī zhí sì mǎ ,yuán yù bāo xī jī míng gǔ 。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tiān shí zhuì xī wēi líng nù ,yán shā jìn xī qì yuán yě 。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chū bú rù xī wǎng bú fǎn ,píng yuán hū xī lù chāo yuǎn 。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dài zhǎng jiàn xī jiā qín gōng ,shǒu shēn lí xī xīn bú chéng 。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chéng jì yǒng xī yòu yǐ wǔ ,zhōng gāng qiáng xī bú kě líng 。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shēn jì sǐ xī shén yǐ líng ,zǐ hún pò xī wéi guǐ xióng !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译文:

战士手持吴戈身披犀甲,敌我战车交错刀剑相接。

旗帜遮天蔽日敌众如云,飞箭交坠战士奋勇争先。

敌军侵犯我们行列阵地,左骖死去右骖马受刀伤。

兵车两轮深陷绊住四马,主帅举起鼓槌猛击战鼓。

杀得天昏地暗神灵震怒,全军将士捐躯茫茫原野。

将士们啊一去永不回返,走向迷漫平原路途遥远。

佩长剑挟强弓争战沙场,首身分离雄心永远不屈。

真正勇敢顽强而又英武,始终刚强坚毅不可凌辱。

人虽死亡神灵终究不泯,您的魂魄不愧鬼中雄英!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楚怀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01年),秦与齐、韩、魏联合攻楚,杀楚将唐昧,取重丘(今河南泌阳北)。次年,楚军再次被秦大败,将军景缺阵亡,死者达2万。再次年,秦攻取楚国8城,楚怀王被骗入秦结盟,遭到囚禁,其子顷襄王即位。

顷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再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攻取析(今河南西峡)等15座城池。在屈原生前,据以上统计,楚国就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横死疆场。

后人指出:《国殇》之作,乃因“怀、襄之世,任馋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而极痛之”。

古代将尚未成年(不足20岁)而夭折的人称为殇,也用以指未成丧礼的无主之鬼。按古代葬礼,在战场上“无勇而死”者,照例不能敛以棺柩,葬入墓域,也都是被称为“殇”的无主之鬼。

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二、整体赏析

《九歌》是一组祭歌,***11篇,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的再创作。《九歌·国殇》取民间“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

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

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欲长驱直入时,楚军将士仍个个奋勇争先。

但见战阵中有一辆主战车冲出,这辆原有四匹马拉的大车,虽左外侧的骖马已中箭倒毙,右外侧的骖马也被砍伤,但他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萧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

百度百科-九歌·国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