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特别有禅

古典文学名师,《中国文学史》主编骆玉明教授的倾力制作,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禅不可说,可以借诗来谈,从诗歌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享受内心宁静,我们来一起欣赏下禅理与禅趣的诗篇:

一、鸟鸣山更幽

禅意:一切都会过去,变化的背后仍然是一个深邃的幽静。

从诗走进禅:

王籍《入若耶溪》: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维《鹿寨》: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二、拈花微笑

拈花微笑的故事,象征一种生活态度:以恬静而欢喜的心情看待世间的一切,笑对众生,笑对万事,自然超脱。

从诗走进禅: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三、何处惹尘埃

禅就本质而言,是看入自己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

从诗走进禅:

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四、满船空载月明归

不被内心欲望扰动,保持空明的心境,随缘而行,不被外物所动,如此由超脱而达成自由。

从诗走进禅:

惠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二位心动

《船居》:千尺纶丝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五、坐看云起时

反对偏执,主张随缘,以安静而活泼的心态对待时间的变化,因此获得人生的乐趣

从诗走进禅:

王维《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手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六、春在枝头已十分

经历过种种挫折失败,人才能认识自己,豁然开朗,看待一切都很明了,应对一切都很从容

从诗走进禅:

《寻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七、夜半钟声到客船

人生总是很多艰辛,除了自己,没有人可说。

从诗走进禅: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八、禅意的月亮

心不会被杂乱而虚幻的念头所蒙蔽。

从诗走进禅:

《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九、平常心是道

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妄生喜忧;就是处变不惊,遇事泰然自若、无所畏惧;就是万事随缘,不勉强不焦躁,平平淡淡;就是宽容大度,不苛刻,不张狂;就是不避艰辛,踏实劳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从诗走进禅: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十、雁过长空

不受外界变化的支配,以豁达、洒脱、积极的心态应对人生

从诗走进禅: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影无流水之心,若能如是,方能解向异类中行。

十一、禅者,活泼泼也

人的心性和真如法性本属一体,在无遮蔽状态下,本身充满了活泼的生机。

从诗走进禅:

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中有禅,禅中有人生,多读禅意的诗,让自己能在日益浮躁的社会中,看清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初心,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