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沐的诗句(287条诗句)
1. 关于沐的诗句
关于沐的诗句 1. 带“沐”的唯美诗句有哪些
1、《九歌 少司命》年代:?先秦 作者: 屈原 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驾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2、《菩萨蛮·城隅静女谁人见》年代:?宋 作者: 苏轼 城隅静女谁人见,先生日夜歌彤管。谁识蔡姬贤,江南顾彦先。
先生那久困,汤沐须名郡。惟有谢夫人,从来见拟伦。
3、《浣溪沙》年代:?宋 作者: 张元干 月转花枝清影疏。露华浓处滴真珠。
天香遗恨罥花须,沐出乌云多态度。晕成娥绿费工夫。
归时分付与妆梳。4、《贺新郎·云卧衣裳冷》年代:?宋 作者: 辛弃疾 云卧衣裳冷。
看萧然、风前月下,水边幽影。罗袜尘生凌波去,汤沐烟江万顷。
爱一点、娇黄成晕。不记相逢曾解佩,甚多情、为我香成阵。
待和泪,收残粉。灵均千古怀沙恨。
当时、匆匆忘把,此仙题品。烟雨凄迷损,翠袂摇摇谁整。
谩写入、瑶琴幽愤。弦断招魂无人赋,但金杯的皪银台润。
愁殢酒,又独醒。5、《临江仙·住世都无菩萨行》年代:?宋 作者: 辛弃疾 住世都无菩萨行,仙家风骨精神。
寿如山岳福如云。金花汤沐诰,竹马绮罗群。
更愿升平添喜事,大家祷祝殷勤。明年此地庆佳辰。
一杯千岁酒,重拜太夫人。6、《贺新郎·家有仙禽二》年代:?宋 作者: 刘克庄 家有仙禽二。
早追随、先生杖屦,互乡童子。旦旦池边三薰沐,夜夜山中警睡。
且伴我、人间游戏。此老生平哀大陆,到未梢、始忆华亭唳。
评往事,败佳思。 古云鹤算谁能纪。
叹归来、山川如故,人民非是。但愿主君高飞去,莫爱乘轩禄位。
更赛过、令威千岁。假使焦山真羽化,待华阳贞逸铭方瘗。
我拍手,渠展翅。7、《沁园春·申伯嵩神》年代:?宋 作者: 无名氏 申伯嵩神,李白长庚,萧何昴精。
恰先公三日,金仙氏降,后公三日,吕洞宾生。五百仙班,一千佛号,喜听胪声传集英。
君恩重,早升华监寺,扬厉朝廷。金瓯已覆香名。
正天下苍生须太平。看黄麻一命,难留五马,蟠桃三熟,会庆千龄。
一尉凄凉,有官守者,莫到公堂称寿觥。三熏沐,但焚香清夜,遥拜台星。
8、《拟行路难》年代:?南北朝 作者: 鲍照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鬖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9、《鹧鸪天·雨沐芙蓉秋意清》年代:?宋 作者: 赵善括 雨沐芙蓉秋意清,可人风月满江城。怜风爱月方留恋,对月临风又送行。
人渐远,酒须倾,只凭一醉遣多情。重来休厌刘郎老,明月清风有素盟。
10、《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年代:?唐 作者: 韦应物 宦游三十载,田野久已疏。休沐遂兹日,一来还故墟。
山明宿雨霁,风暖百卉舒。泓泓野泉洁,熠熠林光初。
竹木稍摧翳,园场亦荒芜。俯惊鬓已衰,周览昔所娱。
存没恻私怀,迁变伤里闾。欲言少留心,中复畏简书。
世道良自退,荣名亦空虚。与子终携手,岁晏当来居。
2. 有沐字的诗句
《幸凤泉汤》李隆基 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
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
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
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淮阳公主挽歌》李乂 玉颜生汉渚,汤沐荣天女。
金缕化邙尘,哀荣感路人。凤凰曾作伴,蝼蚁忽为亲。
畴日成蹊处,秾华不复春。《高安公主挽歌二首》李乂 汤沐三千赋,楼台十二重。
银炉称贵幸,玉辇盛过逢。嫔则留中馈,娥辉没下舂。
平阳百岁后,歌舞为谁容。宾卫俨相依,横门启曙扉。
灵阴蟾兔缺,仙影凤凰飞。一水秋难渡,三泉夜不归。
况临青女节,瑶草更前哀。《奉和武相公省中宿斋,酬李相公见寄》郑絪 高阁安仁省,名园广武庐。
沐兰朝太一,种竹咏华胥。禁静疏钟彻,庭开爽韵虚。
洪钧齐万物,缥帙整群书。寒露滋新菊,秋风落故蕖。
同怀不同赏,幽意竟何如。《寄白学士》张籍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
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杂曲歌辞?沐浴子》李白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处世忌太洁,志人贵藏辉。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入朝曲》李白 金陵控海浦,渌水带吴京。铙歌列骑吹,飒沓引公卿。
槌钟速严妆,伐鼓启重城。天子凭玉几,剑履若云行。
日出照万户,簪裾烂明星。朝罢沐浴闲,遨游阆风亭。
济济双阙下,欢娱乐恩荣。《沐浴子》李白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
处世忌太洁,至人贵藏晖。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
《赠友人三首》李白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夙被霜露欺,红荣已先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慢世薄功业,非无胸中画。谑浪万古贤,以为儿童剧。
立产如广费,匡君怀长策。但苦山北寒,谁知道南宅。
岁酒上逐风,霜鬓两边白。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
时人列五鼎,谈笑期一掷。虎伏被胡尘,渔歌游海滨。
弊裘耻妻嫂,长剑托交亲。夫子秉家义,群公难与邻。
莫持西江水,空许东溟臣。他日青云去,黄金报主人。
《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李白 尔从咸阳来,问我何劳苦。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骑土牛滞东鲁。
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飞一雁秦云秋。坐来黄叶落四五,北斗已挂西城楼。
丝桐感人弦亦绝,满堂送君皆惜别。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
明日斗酒别,惆怅清路尘。遥望长安日,不见长安人。
长安宫阙九天上,此地曾经为近臣。一朝复一朝,发白心不改。
屈原憔悴滞江潭,亭伯流离放辽海。折翮翻飞随转蓬,闻弦坠虚下霜空。
圣朝久弃青云士,他日谁怜张长公。《宿鰕湖》李白 鸡鸣发黄山,暝投鰕湖宿。
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
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读离骚经》贯休 湘江滨,湘江滨,兰红芷白波如银,终须一去呼湘君。
问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灵均。我恐湘江之鱼兮,死后尽为人。
曾食灵均之肉兮,个个为忠臣。又想灵均之骨兮终不曲。
千年波底色如玉,谁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题贡上国。贡上国,即全胜和璞悬璃,垂棘结绿。
《览李秀才卷》贯休 香沐整山衣,开君一轴诗。吟当秋景苦,味出雪林迟。
经济几人到,工夫两鬓知。因嗟和氏泪,不是等闲垂。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贯休 王室今如毁,仍闻丧我师。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邺卫松杉外,芝兰季孟间。尽希重诏出,只待六龙还。
不疾成千古,令焚动四山。感恩终有泪,遥寄水潺潺。
师禀尽名卿,孤峰老称情。若游三点外,争把七贤平。
苦雾埋空室,啼猿有咽声。今朝益惆怅,曾沐下床迎。
《和韦相公见示闲卧》贯休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尝眠。霖雨方为雨,非烟岂是烟。
童收庭树果,风曳案头笺。仲虺专为诰,何充雅爱禅。
静嫌山色远,病是酒杯偏。蜩响初穿壁,兰芽半出砖。
堂悬金粟像,门枕御沟泉。旦沐虽频握,融帷孰敢褰。
德高群彦表,善植几生前。修补乌皮几,深藏子敬毡。
扶持千载圣,潇洒一声蝉。棋阵连残月,僧交似大颠。
常知生似幻,维重直如弦。饼忆莼羹美,茶思岳瀑煎。
只闻温树誉,堪鄙竹林贤。脱颖三千士,馨香四十年。
宽平开义路,淡泞润清田。哲后知如子,空王夙有缘。
对归香满袖,吟次月当川。休说惭如揵,尧天即梵天。
《避地毗陵上王慥使君》贯休 至理至昭昭,心通即不遥。圣威无远近,吾道太孤标。
辛苦苏氓俗,端贞答盛朝。气高吞海岳,贫甚似渔樵。
庾亮风流澹,刘宽政事超。清须遭贵遇,隐已被谁招。
栗坞修禅寺,仙香寄石桥。风雷巡稼穑,鱼鸟合歌谣。
视事私终杀,忧民态亦凋。道高无不及,恩甚固难消。
大寇山难隔,孤城数合烧。烽烟终日起,汤沐用心燋。
勇义排千阵,诛锄拟一朝。誓盟违日月,旌旆过寒潮。
古驿江云入,荒宫海雨飘。仙松添瘦碧,天骥减丰膘。
似在陈兼卫,终为宋与姚。已观云似鹿,即报首皆枭。
尽愿回。
3. 含“沐”字表达“美好”的诗句有哪些
含“沐”字表达“美好”的诗句***有7句: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先秦:屈原《九歌》我沐浴兰汤满身飘香,穿上彩衣像鲜花一样。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唐代:李白《赠友人三首》看看自己没有讨人喜欢的馨香美,白白承受了清风吹沐。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唐代: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唐代: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受皇恩同职风凰池上,日日执笔染墨侍候君王。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
——唐代:李白《宿鰕湖》我和采铅的工人,在荷花盛开的湖边洗浴。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唐代:杜甫《重过何氏五首》我这次重来休闲沐浴之地,真是个闲适野人之居。新沐换轻帻,晓池风露清。
——唐代:柳宗元《旦携谢山人至愚池》洗过头换上轻薄的头巾,早晨的愚池露白风清。
4. 含有沐字的诗句
沐芳莫弹冠,浴兰莫振衣。——李白《沐浴子》
乃至头上发,经年方一沐。——白居易《因沐感发,寄郎上人上二首·其一》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杜甫《重游何氏五首·其一》
三考西岳下,官曹少休沐。——李益《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孟浩然《宴包二融宅》
***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贾至《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谪吏何能沐风化,空将歌颂拜车前。——司空曙《秋日趋府上张大夫》
他日为霖亦如此,诸生无不沐经营。——贯休《贺雨上王使君二首·其二》
谬参西掖沾尧酒,愿沐南薰解舜琴。——马怀素《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应念潜郎守贫病,常悲休沐对蓬蒿。——钱起《重赠赵给事》
5. 描写沐浴的诗句
1、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宋代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译文: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
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含苞初绽,娇美可怜,芳气袭人,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换了新妆的美人。
大自然可能也有偏爱,她怜爱这娇艳的梅花,作为陪衬,才让月光这样皎洁清澈,玲珑剔透,洒满大地。
2、浴罢华清第二汤。红棉扑粉玉肌凉。娉婷初试藕丝裳。凤尺裁成猩血色,螭奁熏透麝脐香。水亭幽处捧霞觞。——宋陆游《浣沙溪·南郑席上》
译文:从华清池沐浴完毕出来,用红棉粉扑为肌肤打粉装扮,然后穿上如藕丝洁白的衣裳,点上盛放麝香的熏香铜匣,最后到水亭较幽静的地方,捧着盛满美酒的酒杯(像是在等着某人赴约)。
3、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唐白居易《长恨歌》
译文:她回眸一笑时,千姿百态、娇媚横生;六宫妃嫔,一个个都黯然失色。春寒料峭时,皇上赐她到华清池沐浴,温润的泉水洗涤着凝脂一般的肌肤。侍女搀扶她,如出水芙蓉软弱娉婷,由此开始得到皇帝恩宠。
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译文:像那刚出清水的芙蓉花,质朴明媚,毫无雕琢装饰。
5、媚眼随羞合, 丹唇逐笑分。风卷蒲萄带 ,日照石榴裙。——《南苑逢美人》南朝梁·何思澄
美丽的眼睛中带着一丝羞涩,丹红的双唇,笑逐言开,微风将她衣服上的丝带吹卷起来,阳光映着她的血色罗裙。
6. 带“沐”的唯美诗句有哪些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先秦《诗经》《伯兮》与女沐兮咸池——先秦屈原 《九歌 少司命》浴兰汤兮沐芳——先秦屈原 《九歌 云中君》栉风而沐雨——魏晋曹植 《诗》膏沐芳余久不御——南北朝鲍照 《拟行路难》沐蕙气浴兰汤——南北朝庾信 《周祀五帝歌 配帝舞》如头得膏沐——唐白居易 《喜雨》青松如膏沐——唐柳宗元 《晨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365633930诣超师院读禅经》汤沐须名郡——宋苏轼 《菩萨蛮·城隅静女谁人见》久坐沐猴禅——宋贺铸 《临江仙》兰膏微润知新沐——宋蔡伸 《菩萨蛮》风洒露沐——宋张元干 《永遇乐》沐出乌云多态度——宋张元干 《浣溪沙》最宜雨沐风梳际——宋王十朋 《点绛唇》汤沐烟江万顷——宋辛弃疾 《贺新郎 赋水仙》雨沐芙蓉秋意清——宋赵善括 《鹧鸪天》世事沐猴冠——宋刘过 《水调歌头》披风沐露问前津——宋高观国 《临江仙》山色似、风梳雨沐——宋葛长庚 《贺新郎》冰姿带露如新沐——宋赵以夫 《贺新郎》日夜沐甘泽,春秋等芳丛。
——唐 张九龄沐发清斋宿洞宫,桂花松韵满岩风。——唐 刘沧银汉飞星,玉壶零露,万里素秋如沐。
——宋·卢祖皋秀色娟娟,最宜雨沐风梳际。——宋·王十朋富贵寻人知不免,家园清夏聊休沐。
——元·蔡松年。
7. 有关沐兮的诗句有哪些
只有一句:
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楚辞?九歌》
《楚辞》
中国首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
《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对《楚辞》(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其上迄汉代,宋代大兴,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而《楚辞》早在盛唐时便流入日本等“儒家-中华文化圈”,16世纪之后,更流入欧洲。至19世纪,楚辞引起欧美各国广泛关注,各种语言的译文、研究著作大量出现,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