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出游玩蝉的诗句
今天早晨儿子写寒假作业,抄写一首唐代虞世南写的古诗《蝉》,突然问起我有没有捉过蝉我哈哈大笑起来,就给儿子讲起了小时候捉蝉的事情来,那时候一到放暑假,村子里的伙伴们就都开始捉蝉,以捉蝉为乐事,甚至比赛谁捉的蝉多,有时候为了捉住一只蝉,要爬上很高的树,那时农村的男孩子没有谁不会爬树,可是爬到树上,两腿夹住树干,一手搂住树干,正要用另一只手捂住停在树上的蝉时,蝉突然警觉发现了,翅膀一张,就飞走了,这时候那种懊恼之情是可想而知的,急忙下树,撒开腿就追,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边跑还心里犯嘀咕,是不是刚才的捉蝉的动作不敏捷,不到位,才让蝉飞脱了,还在心里较劲,这次一定要捉住,由此往复,在一次次的捉蝉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女孩子可没有这么轻松了,她们还要捡拾蝉壳,不高的树枝上的或者草丛里的蝉壳她们就自己捡了,高处的她们够不着,还是要求助于我们还爬树的男孩子,一个暑假下来,女孩子们捡拾一二十斤的蝉壳是不成问题的,因为那时候听大人们说蝉壳是一种中药,而且镇子上有专门收蝉壳的药铺子,女孩子们在开学前就把她们捡拾的蝉壳拿去卖钱了·····儿子听完我讲的故事就默默的不做声了,我想他是在想象我们那时候的童年吧,儿子他们这一代人已经没有了我们那时候的记忆了。而我却陷入了另一种思考里去了······
蝉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生物了,每年到了盛夏时节,它们便会鸣叫之声四起。从一枚卵变成飞鸣的蝉,这个过程也是非常奇妙的,蝉早年产下的卵会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土壤中,以吸食植物根茎的汁液为生。幼虫成熟后,爬到地面,脱去自己金色的的外壳,羽化为我们所见到的长有双翼的蝉了。古人在看到这一变化之后,经过文学的加工就有了一个成语“金蝉脱壳”,比喻用计谋脱身而又留下假象,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从而成功的逃脱自己。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元代施惠《幽闺记·文物同盟》:“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不免将身上红锦战袍挂在这枯桩上;翻身跳过墙去。”。 蝉的翅膀非常薄而又透明,人们看到生活中像丝织品一样的物品时就用薄如蝉翼来比喻一下,也形容一样东西或事物很单薄、很脆弱,不堪一击。
蝉这一生物在我们的汉语文化里被赋予了更多的意思,蝉到了深秋时节,就不再有高昂的声音了,一声都不响了,人们看到蝉的这一现象,又在生活中看到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或因为害怕或因为顾虑而不敢发声或者说话,就把这种行为与蝉的习性联系起来,由此而又产生了一个成语叫做“噤若寒蝉”,这一成语最早出自于宋代张守《题锁树谏图后》:“尝怪士处明时;事贤主;履高位;噤如寒蝉;或至导谀以误国。”。
? 蝉有时候也是别人口中的美食,古人看到有一只蝉飞落在树荫枝条上,却被身后的螳螂发现,螳螂伺机而动打算享受这一顿美餐,正当螳螂用它肌肉发达的双臂擒拿住蝉时,不知何时在螳螂的身后就来了一只捕食它们的黄雀。在生活中有的人只看到眼前有利可图,却不知道祸害就在后面,人们又把这两种现象联系起来,于是又产生了一个与蝉有关的成语,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最早出自于《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一雀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蝉的壳,蝉的翅膀,蝉的生活习性等都成了人们用来引以为喻的载体,甚至蝉的针吻,比如说成语“蟹匡蝉緌”,就用来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的事情,最早出自于《礼记·檀弓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子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緌”就是指蝉的针吻。因为蝉在夏季太常见了,这一角色自然而然的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拿来比喻或者形容也很切贴,而且还非常形象,甚至进去了画家作画的题材中,甚至进入了诗人的诗作里,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比如今天要看到的一首唐诗就是借蝉来托物寓意的,他就是虞世南的名作《蝉》,闲话不说了,先来赏析这首诗吧。
注释
①緌(ruí):唐代的一种帽子,结在颌下面帽带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帽带,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②流响:蝉连绵不断的高昂的鸣叫声。
译文
蝉垂着触须饮着清清的露水,连绵不绝的长鸣声从疏朗的梧桐树中传来。
因为蝉栖居在高大的梧桐树上的缘故,所以蝉发出的鸣叫声自然清远悠长,这声音并不是因为借助了秋风的传送。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的小诗,是唐代诗人所做的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这首诗别出心裁的写法,深远的寓意,历来为后世所称道,诗人以蝉比喻君子,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垂緌”,蝉的生活习性“饮清露”,实际上诗中处处都包含着比兴的象征意义:
一,“饮清露”,写蝉只喝露水为生,寓意君子的清高。
二,“流响”是写蝉的鸣叫声清远悠长,寓意着君子的德与馨,高标与逸世的风韵。
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暗示君子品格高远,无需凭借外部力量的帮助,自然能够美名远扬,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追求。
咏蝉之来历
古人认为蝉性高洁,汉代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意思是蝉在最后脱壳羽化成为成虫之前,一直生活在污泥浊水之中,等脱壳羽化为蝉时,飞到高高的树上,只饮露水,可谓出污泥而不染。由于蝉的这一美德与品性,所以古人十分赞美蝉。由于古人的认识不足,或者因为古人迷信的原因吧。认为蝉能在土里面生活,又能出土金蝉脱壳,就觉得很神奇。所以从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形象来表达人能重生。也是古人的一种美好寓意吧,如将用玉石磨制成蝉放于逝者口中,成语中称作“蝉形玉含”。(开头文中没有提及,就是为了在这里提及。)寓意精神不死,再生复活。而把用玉石制成的蝉佩带在身上,则表示高洁的品性。
? 古人有佩玉的习惯因此。孔子曾说:“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周礼·玉藻》中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綪结佩。而爵鞸。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蝉的形象与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密切,所以蝉的形象不管是以佩玉的形式出现,还是出现在画作里,还是出现在文学作品里,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赏析咏物诗小字典
咏物诗就是托物言志或者咏物抒情的诗歌,这类诗是以客观事物为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兴叹,咏叹,以体现作者思想或者人文情怀。咏物诗中所咏的“物”往往是作者的自身情况与际遇,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要么流露出诗人的人生态度,要么寄托诗人的美好愿望,要么包含诗人生活的哲理,要么表达诗人的生活情趣。古人很喜欢咏物,咏物诗在古代文学传统中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占有一席之地,到了唐代更加展现出了蔚为大观的景象,贺知章的《咏柳》已经家喻户晓,就是现在幼儿园的小孩子都可以吟诵。
作者简介
虞世南(生于南北朝时期南朝后梁大定四年公元558年——卒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越州余姚(今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善书法,虞世南博闻强识,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时的“十八学士”之一,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多识,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贞观十七年(643年)二月二十八日,唐太宗为表彰功臣,命画师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仿真人大小作画,虞世南名列其中,位于第二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