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除了意象美还有什么特点
徐志摩是一个大自然的崇拜者,强调在与大自然的融合中回复人的天性。翻开徐志摩的诗集,从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到最后一部《云游》,我们都会清楚地发现,以自然的赞美或歌颂是诗人创作中极为突出的题材。同其他题材的诗相比,有关自然的诗歌的诗歌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徐志摩早期大量的摹写自然风物的诗是由于生活的康桥和环境所诱发的,这燃起了他的创作欲望。康桥乡村的自然风光“草青人远,一流冷涧”,这种超脱社会,田园式的宁静的环境正与徐志摩的心境相契,因此创作出了《夏》 《夏日田间即景》《康桥再回吧》等抒写康桥自然景物的诗篇。在诗人创作的中后期,大部分抒情诗也是以自然风物为主要意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情致更深更浓,其感情的“灵性”都依附在这些自然景物上。
而水与自然自古以来就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在楚文化中,不自觉地被融入了道家的思想,老子解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之所恶,故几于道”。而“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水最能体现道的精神内核。道家的尚水思想对后世文人的创作和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都有借水意象来传达对自然的崇尚,比如李白曾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而现代作家沈从文的湘西系列作品中处处可见水的影子。水意象的使用体现出了作者们人生观和审美趣味上对自然的崇尚,追求一种未受现代文明玷污的自然人性理想,
徐志摩笔下的水意象在其诗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其诗歌中的水意象的准确把握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徐志摩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很有好处。而对于水意象的进一步研究对于我们当代的诗歌发展也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