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概括红色小说《红星照耀中国》的内容梗概

《红星照耀中国》每篇概括如下:

第一章概括: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的秘密。

第二章概括:去红都的道路,讲述了“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及贺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

第三章概括:讲述了领导人毛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

第四章概括:本章讲述了领导人毛的人生经历、思想变改以及成长为领导人的过程。

第五章概括:讲述了长征的艰难过程。着重记叙了第五次大围剿,以及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原等艰难英勇的事迹。

第六章概括:讲述了开创西北苏区的历程,西北大灾荒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苏维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货币各方而政策。

第七章概括:讲述了普通农民对军的拥护,对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活泼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第八章概括:讲述了作者深入到真正的内部,了解他们年轻、精神饱满、训练严格、纪律严明、装备出色、政治觉悟高,才使得他们成为铁打的军队。

第九章概括:讲述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的策略。?

第十章概括:讲述少年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代表着中国的希望,讲述为建立统一战线所做的努力以及革命领导人极其杰出的领导才能和个人魅力。

第十一章概括:讲述了在敌人封锁下的保安地区,丰富多彩的生活。讲述了俄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以及德国顾问指挥作战时出现的失误及其原因。

第十二章概括: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

主题思想: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纪实文学作品,于1937年10月在伦敦首次出版,于1938年2月首次出版中文版。

《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修辞方式颇为灵活多样,如映衬、易色、夸张、排比、引用、悬念、宛曲、双关、借代等等,但用得最多的还是比喻。作为一个力求客观报道事实的记者,大量使用各种修辞手段不仅未影响其文字的客观性,反使读者对这事实有更真实的了解与把握。修辞手段的运用,成为传达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有效方式。

该书中出现的比喻按有无喻词及本体是否出现的标准,有明喻、暗喻、借喻几种。喻体的作用,不仅仅是用自己的某一显明特征去比照本体,使本体的某一相似特征也显豁起来,而且喻体本身也往往带有鲜明的情感倾向。

讲求形象性是设喻的目的,用鲜明的形象表达情感也是设喻的重要动力。埃德加·斯诺似乎在有意减弱自己情感的流露,力图以公正客观冷静的叙述来传达事实。但事实与良知却使作者自觉地选择各种带有情感色彩的喻体来陈述事实,这种陈述自然就显示着作者的倾向与价值判断。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于1928年来中国,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