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不韵俗是什么意思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年代:唐 作者: 孟郊

离思著百草,绵绵生无穷。侧闻畿甸秀,三振词策雄。

太守不韵俗,诸生皆变风。郡斋敞西清,楚瑟惊南鸿。

海畔帝城望,云阳天色中。酒酣正芳景,诗缀新碧丛。

服彩老莱并,侍车江革同。过隋柳憔悴,入洛花蒙笼。

高步讵留足,前程在层空。独惭病鹤羽,飞送力难崇。

一,基本字义

编辑

◎ 汉语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即声母以外的部分,或声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称“韵母”。如:~文(有韵律节奏的文学体裁,亦指用这种体裁写成的文章,包括诗、词、歌、赋等。区别于“散文”)。押~。~腹(韵母中主要元音)。~脚(韵文句末押韵的字)。~律(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的规则)。

◎ 和谐而有节奏的:~白。琴~悠扬。

◎ 风度,风致,情趣,意味:风~。气~。~味。

◎ 韵律,指一种声音。

◎ 韵,(亦称新古风诗歌)是一种新兴的散化古典文体,由凉子创立,陈郁显命名。格式上与古典诗不同,但在辞藻上注重押韵,保留了古典诗词的传统精髓,内容上主要以“古典”为主。因其在结构、写法上都较为随意,不受其他因素的限制,读起来朗朗上口等特点,故称为韵。

韵是在所有文体中最抽象的一种。是凉子在阅读古诗词曲中突发创新的灵感,从而衍变出一种令现代大众愿意接受的古典文体。它不同古典诗一致,却有古典诗的格调与韵律,既有古典诗的韵味,又有现代诗的格式与通俗。把古今诗歌婉转的融入一体,刻画出东方的古典之美,韵律舒畅。韵可分为典韵与散韵。~人。~曲。~集。

反义词 声

方言集汇

编辑

◎ 粤语:wa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6 [客英字典] jun5 [梅州腔] jun5 [东莞腔] jun3 [台湾四县腔] jun5 [宝安腔] jun3

详细解释

编辑

(1)〈名〉和谐悦耳的声音〖musicalsound〗

余韵徐歇。——宋·苏轼《石钟山记》

短笛无声,寒砧不韵。——《西游记》

又如:韵悠悠(声音悠扬)

(2)〈名〉归本于喉的音。即语音学所称的韵母〖rhyme〗

如:韵符(标注韵母的符号)

(3)〈名〉诗赋中的韵脚或押韵的字〖rhythm〗

如:韵牌匣子(近体诗所用之诗韵,即平水韵。将韵字做成小牌,置于匣内并按韵部分匣)

(4)〈名〉气韵;风度〖charm;poise〗

如:韵度(风韵态度)如:明 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袁可立子)高韵清风,壹似闻漆园苏门而兴起者。”

(5)〈形〉风韵雅致〖charm〗

如:韵人(有才华的文人雅士)

(6)〈形〉美,标致〖beautiful〗[1]

常用词组

编辑

韵白yùnbái

戏曲中句子整齐押韵的道白。

韵调yùndiào

〖tone〗声韵和吐字腔调。

韵腹yùnfù

声韵学名词。一个完全的汉语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腹通常为整个音节中发音最响亮的部分,又称为“主要元音”

韵脚yùnjiǎo

成韵的诗文中押韵的句末字。

韵律yùnlǜ

平仄和押韵规范。

韵母yùnmǔ

汉语字音中声母、字调以外的部分。

韵目yùnmù

韵书把同韵的字归为同一书中,每韵用一个字标明目录,按顺序排好。

韵诗yùnshī

韵语,韵体诗(不同于一般诗,尤指感情深度较低者)。

韵事yùnshì

风雅的事,旧时多指文人名士吟诗作画等活动。

这斗草之戏,虽是我们闺阁中一件韵事。——《镜花缘》

韵书yùnshū

我国古代按韵编排的字书,现存的韵书大都先分平、上、去、入四声,再分韵部。

《广韵》是一部韵书。

韵头yùntóu

介音。是介于主要元音与声母之间的高元音。

韵尾yùnwěi

指韵母的收尾部分,例如韵母ai、ei的i。

韵味yùnwèi

含蓄的意味

情趣风味

止得一个太守在面前唯喏趋承,心中虽是喜欢,觉得没些韵味。——《初刻拍案惊奇》

韵文yùnwén

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用韵律格式写成的文章。

韵语yùnyǔ

字句押韵的语言。

韵致yùnzhì

风度韵味,情致

水仙另有一种淡雅的韵致。

康熙字典

编辑

《集韵》与韵同。

(韵)〔古文〕均《唐韵》《集韵》《韵会》王问切《正韵》禹愠切,音运。《说文》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文心雕龙》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晋书·律历志》凡音声之体,务在和韵,益则加倍,损则减半。《陆机·文赋》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按文人言韵,始见於此。汉魏以上之书,皆言音不言韵。自晋以後,音降而为韵矣。至韵书之最古者,莫如魏李登《声类》,晋吕静仿其法作《韵集》,齐周顒始著《四声切韵》,梁沈约有《四声》一卷,隋秦王俊有《韵纂》,陆法言有《切韵》,至唐孙愐《唐韵》出,而诸书皆废。宋淞瑟等重修《广韵》,丁度有《集韵》,金韩道昭有《五音集韵》,元黄公绍有《韵会举要》,明洪武中宋濂等修《正韵》,此韵书大略也。

又《正韵》风度也。 《说文》裴光远云:古与均同。《唐书·杨收传》夫旋宫以七声为均。均言韵也。古无韵字,犹言一韵声也。 《集韵》或作韵。

说文解字

编辑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三音部韵

和也。从音员声。裴光远云:古与均同。未知其审。王问切〖注〗均,古文韵。 文一 新附[1]

二,押韵

编辑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拼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拼音字母拼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拼成g ōng,其中g 是声母,ōng是韵母。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 ōng,"同"t óng,"隆"l óng,"宗"z ōng,"聪"c 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 ,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t ái ),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两山排闼送青来(l ái )。

这里"苔"、"栽"和"来"押韵,因为它们的韵母都是ai. "遶"(绕)字不押韵,因为"遶"字拚起来是r ào ,它的韵母是ao,跟"苔"、"栽"、"来"不是同韵字。依照诗律,像这样的四句诗,第三句是不押韵的。

在拼音中,a 、e 、o 的前面可能还有i ,u 、ü,如ia,ua,uai ,iao ,ian ,uan ,üan,iang,uang,ie,üe ,iong,ueng等,这种i ,u ,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例如: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 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为甚么当我们读古人的诗的时候,常常觉得它们的韵并不十分谐和,甚至很不谐和呢?这是因为时代不同的缘故。语言发展了,语音起了变化,我们拿现代的语音去读它们,自然不能完全适合了, 例如: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深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xiá(x 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样。因此,在当时是谐和的。又如:

江南曲

[唐]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q ī)。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 )。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普通话去读,q ī和ér 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照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像n 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押韵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三,诗体

编辑

韵是韵诗的简称。其规则由林方亮于2009年提出,2015年定稿。韵的主要特点是“句内格律、句子押韵、诗句对称、诗长不限”。具体规则见林方亮《韵及其规范》。

韵的规范

(一)名词含义

在阐述韵的规范以前,先约定一下规范中名词的含义。

1,字音

字音:指一个汉字的读音。韵创作中注重字音所含的字韵和字调。字音以现代汉语拼音为准。

字韵:指一个汉字的汉语拼音韵母。

字调:指一个汉字的汉语拼音声调。四声调加上轻声,***5声,对应5个字调。字读第几声,字调为几;读轻声,字调为0。所以,字调分为1、2、3、4、0。如“林”,拼音为“lin”第2声,那么“林”字字调为2。

字调具有高低相对性。如字调3,较1、2为高;较4为低。因此,字调2、3具有高低两重性。

字调调向:指一个汉字字调的方向。字调1、2向上;字调3具有双向性,可向上或向下;字调4、0向下。

2,句步

句步:指诗句中不超过3个字的基本语节。分为一字步、二字步、三字步。如句子“莫负婵娟再登高。”(林方亮《相约登赤城》),句步为:莫负/婵娟/再/登高,分别为二字步、二字步、一字步、二字步。

句步的含义与通常语法中语节的含义有所区别。超过3个字的单纯词,语法上,不许破词,算1个语节;韵中,为反映阅读的真实性,控制句长,实现建筑美,允许破词,将其继续划分为3字以内的句步。如“爱新觉罗”,是4字,超过3字,语法上是1个语节,但句步划分为2个:爱新/觉罗。

辅步:辅助句步的简称,指与对称(见下)***同表达语义并与其组成语法意义上的句子的句步。如“也知道/你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你的清白只可能使你淘汰。”(林方亮《荷露》)中,“也知道”是辅步,“你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你的清白只可能使你淘汰”是对称的二个诗句。

步音:指一个句步末字的字音。

步韵:指一个句步末字的字韵。

步调:指一个句步末字的字调。根据字调,步调对应为1、2、3、4、0,***5调。与字调一样,步调也有高低相对性,步调2、3具有高低两重性。

步调调向:指一个句步末字的字调调向。句步的步调调向与该句步末字的字调调向相同。

步路:指一个句步从始字到末字的字调按先后顺序的连线(指在坐标中相连的线段。下同)。一字步的步路为一个点,与字调相同,字调是几,步路就是几。如“我”,字调是3,则步路是3。如“成功”,字调分别是2、1,则步路为线段2-1。如“污水中”,步路为1-3-1。

步向:指一个句步步路的方向。一字步的步向与步调调向相同。二字步二字的字调相同时,步向为字调调向。三字步的步向通常指末两字的字调连线的方向。大部分三字步存在双步向,即前步向与后步向。如“污水中”:前二字“污水”,字调从1到3,前步向向上;后二字“水中”,字调从3到1,后步向向下。

步长:指一个句步所含的字数。如“荷叶上”,是3个字,则步长为3。步长不超过3。

句步结构:指一个句步的词语构成方式。

类对称句步:指二个相对句步的对称方式是,其中一个句步的句步结构是其相对步的句步结构加一个字的辅助词的方式构成。如“可以”与“不能够”:“不”为辅助词。“能够”与“可以”的句步结构相同。“不能够”与“可以”同类,该相对句步为类对称句步。“不能够”可连为一个句步,不能够;也可细分为二个句步,不/能够。类对称句步的辅助词只能是一个字,否则,会变成二步,用到诗句中后会造成相对二句的句步数和句长差异太大,影响节奏美和建筑美。

3,诗句

诗句:指分行排列时诗的一行;或非分行排列时相当于分行排列时诗的一行的部分。一个诗句不同于语法上的一个完整句子。一个诗句有时是一个完整句子;有时是句子的一部分。

句长:指一个诗句所含的字数。

句路:指一个诗句句步步调按先后顺序的连线。

4,对称

完全对称:指相对句的步数相同、句长相同,相对句步的结构相同、步长相同、词性相同,步韵、步调、步路、步向符合韵格律规范(见下)的相对诗句、诗节或诗节组合。完全对称有的是对联,有的近似于对联。例如“有成多另类,无为总合俗。”(林方亮《与马世晓老师聊》)两句:句步为,有成/多/另类,无为/总/合俗;两句步数相同,都为3;句长相同,都为7;两句中“有成”与“无为”相对,结构相同,步长都是2,词性相同,步调分别为2、4,步路分别为3-2、2-4,步向一下一上;“多”与“总”相对,结构相同,步长都是1,词性相同,步调分别为1、3,步路也为1、3,步向一上一下;“另类”与“合俗”相对,结构相同,步长都是2,词性相同,步韵、步调分别为4、2,步路分别为4-4、2-2,步向一下一上;各句步的步调、步路、步向符合韵格律规范,是完全对称,也符合对联规范,是一副对联。

对称的规范出自对联的规范,主要不同是将字的平仄改为字调,并配以调向、步路、步向,既不影响格律美,又增强适应性。对联的部分规则在对称中不作要求。对称和对联一样,也允许相对句句内自对。如“跃为清流汇成大江,永永远远明明亮亮。”(林方亮《荷露》)两句:句步为,跃为/清流/汇成/大江,永永/远远/明明/亮亮;句步数都为4,句长都为8,前一句“跃为/清流”与“汇成/大江”、后一句“永永/远远”与“明明/亮亮”分别构成自对,句步的结构、步长、词性、步韵、步调、步路、步向符合韵格律规范,是完全对称。

近似对称:指相对诗句步数相同、句长相同或相近,相对句步结构相同或为类对称句步、步长相同或相近、词性相同,步韵、步调、步路、步向符合韵格律规范的相对诗句、诗节或诗节组合。如“你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你的清白只可能使你淘汰。”(林方亮《荷露》)两句:句步为,你的/清白/不能/使潭水/清白,你的/清白/只可能/使你/淘汰,其第三相对步“不能”与“只可能”相对,是类对称句步,步长也不同,分别为2、3;第四步“使潭水”与“使你”相对,结构相同,但步长不同,分别为3、2。因此,这二句虽然其他符合完全对称规范,但只能属近似对称。

步数对称:指相对诗句步数相同、句长相同或相近,步韵、步调、步路、步向符合韵格律规范的诗句、诗节或诗节组合。如“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两句:前一句是4步,后一句也是4步,句长10与8相近,步韵、步调、步路、步向符合韵格律规范,是步数对称。

句长对称:指相对诗句句长相同、步数相同或相近,步韵、步调、步路、步向符合韵格律规范的的诗句、诗节或诗节组合。如“但将/杯酒/昂头/尽,莫负/婵娟/再/登高。”(林方亮《相约登赤城》)二句:句长都为7,步数都为4,步韵、步调、步路、步向符合韵格律规范,这两句既是句长对称,又是步数对称。

步数对称和句长对称可以是某诗句与诗中其他任何诗句相对,符合规范即可。如“降生于黑夜之中,降生于污水之上,不是由我决定;降生于荷叶之上,却是我的万幸。”(林方亮《荷露》)一节:“降生于污水之上,不是由我决定”与“降生于荷叶之上,却是我的万幸”对称;“降生于黑夜之中”为单独一句,就与其他诗句 “降生于污水之上”相对,符合规范。步数对称和句长对称对句步的结构、步长和词性是否相同不作要求。

(二)韵的规范

韵规范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规律:

一是,变化美规律。字韵不变就拗口,字调不变就泛味,句长不变就呆板,句路不变就单调,变化产生美感。二是,韵律美规律。节奏产生韵律,韵律产生美感。三是,重复美规律。重复产生韵律。四是,对称美规律。对称产生重复,产生建筑美。五是,押韵美规律。押韵产生重复,产生韵律。

根据以上规律和传统诗词规范,结合精练语言创作和白话创作需要,将以下诗格律化***同规律作为韵的规范:三字不同、三步不同、三句不同、句子押韵、诗句对称、诗长不限。其具体含义如下:

1,字的规范:三字不同

三字不同:指三字不同韵,三字不同调。三字不同韵,指相连三字的字韵不能都同韵或都同韵部。相邻二字,若同韵或同韵部,则其相连第三字必须不同韵部,且差异足够大。三字不同调,指相连三字的字调不能都相同或都同向。相邻二字,若字调相同或同向,则其相连第三字必须不同调向。

2,句步规范:三步不同

三步不同:指三步不同韵,三步不同调;应尽量步韵步步变化,步调高低相间,步路步步不同。三步不同韵,指相连三步步韵不能都相同或都同韵部。相邻二步,若步韵相同或同韵部,则其相连第三步必须不同韵部,且差异足够大。三步不同调,指相连三步的步调不能都相同或都同调向。相邻二步,若步调相同,则步路必须不同,步向可以相反以补救,且其相连第三步必须调向不同;相邻二步,若步调同向(指不相同),则步向可以相反以谐美,但其相连第三步必须调向不同。做到了三步不同调,自然步路步步不同。

3,诗句规范:三句不同

三句不同:指三句不同路,即,诗中相连三句的句路不能完全相同。若相邻二句的句路完全相同,则与其相连的第三句顶多连续二步与前二句相同,第三步必须变化,且差异尽大。

4,押韵规范:句子押韵

句子押韵:指韵的押韵规范与传统诗词的押韵规范大体相同,主要分间句押韵、首句押韵、句内韵、转韵、通押等。但韵押韵的字韵和韵部以现代汉语拼音为标准。

5,结构规范:诗句对称

诗句对称:指除辅步外,韵的诗句、诗节和诗节组合必须符合完全对称、近似对称、步数对称和句长对称中的一种。

6,长度规范:诗长不限

诗长不限:指韵的长短由其内在需要决定,长短不限。由于韵中的句子符合对称规范,故韵至少由二句组成,二句韵是最简单的韵。

三字不同、三步不同、三句不同都是韵句内格律规范,故韵规范可以概括为:句内格律、句子押韵、诗句对称、诗长不限。顾城《一代人》这首二句诗,是顾城不自觉运用韵的规范写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