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文言文ppt
1. 5年级下册语文课文ppt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shàn 盖上)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以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 *** 的意思)尾,屠自后断其股(大腿),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译文:(原文一句为译文一段)(这里的屠夫,跟教材注释中的屠户为一个人。)
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没了,只有剩下的骨头了。
(屠夫)在途中(遇见)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极了),把骨头扔给了狼们。
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下了(脚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扔了骨头给狼,后来得到骨头的那匹狼停下了,而前面得到骨头的那匹狼又来了。
骨头已经全扔完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处境危急,害怕前后(同时)受到它们的攻击。
(屠夫)往旁边一看,田野里有片麦场,麦场主任将柴草堆积在那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
于是,屠夫跑了过去,依靠在那下面,放下了担子,拿起刀。
狼不敢上前去(靠近他),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这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起身,用刀劈狼的头部,又(连着劈了)好几刀(才)把它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回头一看,堆积的柴草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挖洞,想要从草堆中打洞来袭击他的后面。
(那只狼的)身子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了臀部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劈)断了它的腿部,也把它杀死了。
(屠夫)才明白前面的那匹狼(是在)假装睡觉,原来是借此来吸引对方(注意力)。
狼也过于狡猾了,而一会儿时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完——
2. 5年级下册语文课文ppt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shàn 盖上)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以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 *** 的意思)尾,屠自后断其股(大腿),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三事皆出于屠;则屠人之残,杀狼亦可用也。
译文:(原文一句为译文一段)(这里的屠夫,跟教材注释中的屠户为一个人。)
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没了,只有剩下的骨头了。
(屠夫)在途中(遇见)两匹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极了),把骨头扔给了狼们。
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下了(脚步),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屠夫)又扔了骨头给狼,后来得到骨头的那匹狼停下了,而前面得到骨头的那匹狼又来了。
骨头已经全扔完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处境危急,害怕前后(同时)受到它们的攻击。
(屠夫)往旁边一看,田野里有片麦场,麦场主任将柴草堆积在那里面,覆盖成小山似的。
于是,屠夫跑了过去,依靠在那下面,放下了担子,拿起刀。
狼不敢上前去(靠近他),瞪眼朝着屠户。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过了一会儿,(这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很悠闲。屠夫突然起身,用刀劈狼的头部,又(连着劈了)好几刀(才)把它杀死。
(屠夫)刚想要走,回头一看,堆积的柴草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挖洞,想要从草堆中打洞来袭击他的后面。
(那只狼的)身子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了臀部和尾巴。
屠夫从(狼的)后面(劈)断了它的腿部,也把它杀死了。
(屠夫)才明白前面的那匹狼(是在)假装睡觉,原来是借此来吸引对方(注意力)。
狼也过于狡猾了,而一会儿时间,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
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完——
3. 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三首PPT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
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 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词解: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潺潺流淌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白发老夫妻亲热地坐在一起用吴地方言聊天。
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编制鸡笼;最有趣的是三儿子调皮可爱,躺卧在草地上剥莲蓬吃。
4.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课文人教版《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 *** 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带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 、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5. 铁力市五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课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所有古诗(课文、语文园地)优质解答牧童唐 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清平乐·村居宋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第一单元)第二单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旬子》第三单元地满红花红满地,天连碧水碧连天.(回文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数字联)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叠字联)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顶针联)第四单元: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肝胆相照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赤胆忠心 全心全意 鞠躬尽瘁 扶危济困 赴汤蹈火冲锋陷阵第五单元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第七单元文质彬彬 仪表堂堂 虎背熊腰 身强力壮 神采奕奕满面春风 垂头丧气 目瞪口呆 健步如飞 活蹦乱跳大摇大摆 点头哈腰 低声细语 巧舌如簧 娓娓动听语重心长第八单元: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德国(歌德)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英国(雪莱)果实的事业是珍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业的事业吧.印度(泰戈尔)。
6. 五年级下古诗词三首ppt课件怎么做牧童 唐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意思:一叶(条)渔船上,有两个顽童,他们收了撑竿,停下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一条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带着微醉的神态,亲热地用吴地的方言在一起聊天逗乐.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家门口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小儿子,趴在溪边剥莲蓬。
7. 5年级上册语文书古诗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泊船瓜洲》 《秋思》 《长相思》《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唐朝诗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翻译京口和瓜洲仅隔着一条长江,从京口到钟山也只隔几座山而已。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秋思》 作者: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翻译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长相思》 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诗人)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翻译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
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六单元ppt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
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
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爸爸和他讲价钱。
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呢?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
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
它们把前脚一屈, *** 一撅,就跪了下来。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了。
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
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很难看。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们带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们,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了,太阳特别的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吗?骆驼也脱掉它的旧驼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
我真想拿把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峰上。
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
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 ***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9.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课文《草原》《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 *** 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的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坐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
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
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带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 、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
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