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上的人》简评
? 《星星上的人》,是由吴超所翻译的美国作家卡罗琳·帕克斯特的一部作品。本书主要围绕着哈蒙德一家进行,运用双重叙事的手法,让妈妈负责讲述进入“和谐夏令营”的过去,小女儿描述参加“和谐夏令营”之后的“现在”,而大女儿则穿插以未来视角的独白。看似美满的一家,在实际生活中却处处充满了不确定的爆炸因素,因为大女儿虽是个令人惊奇的天才,但却缺乏社交能力,这让哈蒙德一家无比头痛,由此决定参加“和谐夏令营”,希望情况有所好转,但在这个以“和谐”为名的夏令营中,又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故事以夏令营组织者的自杀结束,让人痛心又有些始料未及。
? 一路读来,此书并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都是围绕着参加“和谐夏令营”的几个家庭里的人物进行,每一个家庭里面都有一个让家人头痛的孩子,也就是所谓的自闭症儿童。
? 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是发生于儿童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也是广泛发育障碍中最为常见个典型的一种。
? 每年的四月二日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但凡有自闭症儿童的家庭,都会因为孩子种种异于常人的表现而愁云密布,但是对于病因以及如何治疗就连医生也是无奈摇头。因此这些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就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和爱护。就像书中所写的‘作为蒂莉的妈妈,你的首要任务是做孩子的支持者。如果你满脑子都在担心邻桌人的看法,那你就根本无法履行这个职责。’
? 很多时候我们在逛超市或者出门游玩,总会看到一言不合或玩具食品不给买就躺到地上打滚撒泼的孩子,有的父母会摆事实讲道理,有的父母会声色俱厉,也有的父母会无条件的顺从孩子的一切要求,不知道在外人所评论的这种对孩子无比溺爱的父母中,有没有自闭症孩子的家长呢。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别人无从体会,无法感知那种看不到希望的心情,书里说有时候妈妈亚历珊德拉希望自己病上一场,不需要太严重,只要能让她住几天医院就好,她痴心妄想的期待着这一切能早点结束,可是,熬,似乎是别人能给她的最好的建议。
? 蒂莉是哈蒙德家让全家人头痛的大女儿,她虽三岁识字是妈妈眼里的神童,并曾让妈妈亚历珊德拉一度引以为傲,但是这种不符合规律,与年龄不相称的能力却是一种危险的征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直到确诊为自闭症,一系列焦头烂额的事情让妈妈心力交瘁却又无可奈何。
? 书中的小女儿艾莉丝,相较于姐姐蒂莉来说,是个正常的好孩子。很多时候她不喜欢患自闭症的姐姐,看不起她的很多行为。但更多时候她爱着她的姐姐,知道姐姐也是爱她的,浓浓的血缘和常年的陪伴让她们之间的感情深入骨髓,‘每每和朋友们聊到蒂莉我都很矛盾。她是我的姐姐,我可以取笑她,埋怨她,但我可不希望别人也可以这么做。’‘我抱着双腿,头趴在膝盖上哭了好久。按道理听斯科特这么说我该高兴才对,或许是为了蒂莉,所以我才高兴不起来。因为如果我是好孩子,那就表示蒂莉是个坏孩子,可不管有时候她多么令我恼火,我都知道这不是真的。’‘她是我的姐姐,而且经常把我气得发疯,但我爱她,胜过爱别的一切。’
“和谐夏令营”的主创者斯科特,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个有耐心又有爱心的人,尽管他没有结婚,也没有孩子,但是他针对儿童自闭症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在某些方面确实行之有效,这也是吸引几个家庭加入夏令营的主要原因。但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参与家庭的情况百出,还有外界的诋毁和不信任,让这个从小也是问题儿童的人在蒂莉的恶作剧中持枪自杀,一个让人不忍心接受的结局,却着实体现了现实社会的残酷。
? 书中还有一点另我感觉比较诧异的,就是妈妈对于女儿的性教育。在发现大女儿蒂莉进入青春期以后,她所做的事情是在网上直接给女儿订购了一个自慰器,而不是向我们中国人一样谈性色变。关于这一点,对于一个比较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可以理解,但的确是无法接受。
? 在书中,对斯科特的有些做法其实很赞同,他说‘如果别人的取笑让你感到伤心,那只能说明你向对方缴械投降了。你在明明白白的告诉对方,他们能轻易让你们愤怒和难过。’这句用来劝自闭儿童的话,我感觉也同样适用于我们正常人。
? 小说的最后,是两个家庭接管了夏令营,他们不知道未来的路会有多么崎岖,但他们都相信夏令营仍有补救的希望。他们的生活开始一点一点回到正轨,亚历珊德拉有了时间,有了空间也有了朋友,她的生活有了彻底的改变,每一天都感到庆幸。尽管蒂莉如同脱缰的野马,每天都有新的念头,但是妈妈依然相信她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艾莉丝自己选择了一所当地的中学,不再受各种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在松林里的弯曲小径上自由漫步。这种状态让亚历珊德拉觉得世界上依然有奇迹存在,在有些日子里,恐惧的感觉已经离她远去。
生活从来不是会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我不是你,所以不能感受你的痛苦;我不是你,也无法看到你眼中斑斓的世界。如果遇见了星星上的人,请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温暖与爱给他们生活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