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婚礼

江苏的某个小县城,国庆节假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婚礼。我们一家老小驱车前往,去感受假期的热闹与放松。

城市的婚礼现场大大小小也参加不少,基本是在一个豪华大酒店,请一个婚庆公司,司仪主持按照事先策划好的流程顺序,唱歌喝酒敬茶游戏,感动的父母跪拜礼,浪漫的爱情宣言,奢华高贵的排场足以体现新郎官家人对新娘家的尊重和大气。

而小地方的婚礼自有它的特色和礼节,让我们见惯了循规蹈矩之后看到这样的别样热闹别有 一番惊喜。

就像电视剧里的八抬大轿娶媳妇一样,一大早吹起了喇叭,这个喜庆声音随着家门口架起的几个大音响传向整个村庄的上空,附近的乡里乡亲都知道这户人家办喜事了,挨近的跑来凑热闹。一大早就启动了流水席喜宴,十桌起步,远亲近邻的全都来,老老小小坐在圆桌上等上菜,上菜速度很快,一大盘一大盘端来,不愧为专业的流水席大厨,味道不逊色于大城市的酒席,一次性的熟料桌布,一次性的大红色纸杯,碗筷是消毒专用的套装。酒席桌的外屋蓬厨房应该是临时搭建,大勺大锅大火,那排场那阵势,不亚于大酒店的后厨,仅此设备简陋而已吧。旁边几个大妈蹲坐着守着一大盆清水等着洗碗碟,好顺利的把盘子周转利用起来。因为今天的流水宴席周而复始全天不间断,吃饭时间并没有固定,这一轮没排上就等下一场。之前也有参加过露天的宴席,或是坐在临时搭的大棚子里。这次还行,因为前一天雨下不停,婚礼这天老天爷赏赐的晴天不雨,不然,泥泞的路面就不好游玩嬉戏,传菜也是个问题了。

我们吃完了上午的流水席,新娘子还没有从邻村接过来。半下午的时候,新郎官父母和姑伯叔父穿上了鲜艳的礼服,带上高高的帽子,浓妆艳抹的,主要是红艳的腮红和口红,霸气侧漏。几位男士带着长长的金色假发。敲锣打鼓浩浩荡荡的从家门口出发,走到村口去接亲。

一路上吹唢呐,敲大鼓,抬着花轿,顶着大罗,像一支舞蹈队,也像表演戏剧的剧组,小孩子们欢笑着追跑着,很多城里赶来的大人也没有见到这隆重的庆典仪式,乡里乡亲也会尾随其后,看看热闹。

大小田埂路拐了几个弯,终于在大马路上接到粉色扎花的一大排婚车回来。漂亮的新娘子坐在大红色的被子上被新郎官的父亲跑进了花轿中,然后喇叭响起来,喜气洋洋的打道回府。

前去接亲的车队应该是满载而归,到家的时候,各种硬货从车上取下来,新娘随礼的嫁妆并不亚于去接亲的礼品。活蹦乱跳的两只鸡,超级大大的两条鱼,一个扁担挑着的两个红色的大木箱子,还有许多,我也不懂代表啥意义。而关于闹洞房的事都是他们90后年轻人热闹的事情,已婚的80后我表示完全跟不上时代了。

当地风俗很多年轻人都不懂,村里有老人沿用至今的礼节让我们大开眼界。农村办酒席,讲究的是个痛快豪爽高兴。一家办酒席,全村人都会帮忙,邻里街坊都会送上礼金,来讨个喜气,热热闹闹的吃顿喜宴,凑个大热闹,吃好喝好拎着礼包回家。

下午的一顿流水席吃完,快要傍晚了。这便是收获果实的时刻,田地里金黄色的稻子熟了压倒一片,这个带不走,但我们去树上摘了沉甸甸的柿子,地里搬了好几个大大的南瓜,青菜地收割一大片,邻居还送满满一兜刚摘下的毛豆,还有自己动手摘下的辣椒,丝瓜,菊花叶,小香菜,那个胡萝卜的叶子真的蛮漂亮,不是亲眼所见,还真是头发长见识短哈,更别说那个可以吃的红薯叶。

天色渐黑,夜晚农家乐也开启啦,大灯在门口啪的耀眼打开,浓妆艳抹的女子穿得少的可怜的三点式在搭建的临时舞台上表演。这是农村司空见惯的雅俗***赏吧。可能只有这个时候才可以名正言顺的看一回“表演”,登不了台面的大俗大雅有了合理的理由来展示,果真是不可或缺的民间艺术呀,乡里乡亲一饱眼福,热闹到深夜。

虽然不是在农村长大,但看到一种宁静的安逸状态也些许羡慕。借此喜宴体验美好的别样短暂生活,喜欢采摘的过程,喜欢娇艳欲滴的新鲜蔬菜,喜欢美味可口的农家饭,喜欢邻里街坊相信相爱的和睦相处,喜欢一望无际的稻子田地,喜欢四四方方的农家院子,喜欢安安静静的漆黑夜晚,唯独不喜欢家门外的天然简陋农家厕所。不过,若为自由故,此项也可抛。

生活中的片断经历,为细水长流的平常生活中注入新鲜感,一味美妙的调味剂让我们感受不一样的风景。就像旅行的意义,它允许我们错误的理解生活,在这种生活里,我们都是无需承担的过客,是心情轻松的旁观者,是满心期待的异乡人。

而我们是不是都喜欢融入到这样的热闹中孤独的欣赏别人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