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杨万里有哪些故事

1、有一年春天,杨万里到当时的京都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应考。他自认为知识渊博,准能考中,在客店住下后,便天天游山玩水。一天,杨万里在西湖的苏堤上闲游,满眼秀丽的风光,令他心旷神怡,便脱口道:“西湖风光,举世无双,湖上筑堤,天下第一。”

旁边一个牧童听了,笑着说:“您说得并不准确。”杨万里便问原因,牧童解释说:“全国有好多个西湖,风景都很美。听说广东惠州的西湖就很不错,而且也有苏东坡筑的湖堤。”杨万里听了心悦诚服。

在回客店的路上,杨万里自言自语:“从前孔子以小孩项囊为师,我今天也得尊这位牧童为师,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话一点也不假。”

2、淳熙六年正月,朝廷把杨万里调到广南东路任提举常平盐茶公事,当时广东是一个地广人稀的荒蛮瘴疠之地,而广东最繁杂的差事就是商业贸易税的征管,其中最主要的是盐茶专卖的管理。

南宋时期实行食盐专卖,政府出售专卖权,给私人生产销售,叫作卖“盐引”,商家纷纷贿赂负责卖“盐引”的官员,以捞取暴利,使得老百姓苦不堪言。

杨万里通过暗访了解到,市场上的食盐价格太贵,是因为官盐基本上被外来的三家寡头买断,他们联合轮番涨价,缺乏市场竞争,而有关官员得了贿赂又刻意保护他们的市场垄断权,使食盐走私猖獗,严重冲击食盐市场,造成官府税银大量流失。

杨万里掌握情况后,采取了“引蛇出洞”的计策来肃贪,就这样把广南东路常平盐茶一潭死水整个地搅活了,整顿了官盐市场。仅仅过了五个月,全路零售市场的盐茶售价就平均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五,而官府收获的盐茶税比往年竟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朝廷和广盐销售区人民都大受其利,而杨万里的清廉和德政也在岭南一带传为佳话。

3、有一天,他去云栖竹径去游玩,看到一群小朋友正在那里挖冬笋。冬笋藏在地下是看不见的,但经过一个小孩的指挥,挖下去从不落空。杨万里看了以后很惊奇,就上前问小朋友是如何做到的,要拜他为师。

那小孩抬头一看,笑着说:“您是个读书人,一定懂得很多知识,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杨万里诚恳地说:“我虽然读过许多书,但对挖笋却一窍不通啊,冬笋是怎么找到的呢?”小孩爽快地说:“道理很简单哦,学挖笋呐,您要记住:挖冬笋,看竹梢,叶子黄,冬笋长。”

“哦?为什么叶子黄反而有笋呢?”杨万里问道。小孩说:“因为笋吸收了竹子的营养,所以枝叶就变黄了。”“噢,有道理!有道理!”杨万里捋着胡子不断点头,然后又问:“不挖掉冬笋,竹林不是会更茂密?”“哈哈,那您可说错了。冬笋不挖会自己烂掉的,只有春笋才能长成竹子。”

杨万里望着竹林,愣了一会儿,禁不住转过头来对那小孩说:“小朋友,你可比我懂得多哦,我一定要拜你为师!”那小孩笑吟吟地指着青翠的竹子,说:“虚心竹子节节高,它才是我们的老师呢!”

扩展资料

杨万里的代表作品

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

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二首·其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释义:六月里的西子湖啊,到底特殊,秀丽的风光和其他时节迥然不同。碧绿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分外鲜艳娇红。

诗句描写连片无际的荷叶碧绿青翠、荷花映日分外红艳的景象。前句写荷叶,突出的是其无边无际的壮阔景象;后句写荷花之红,以红日为衬托,目的是突显其分外娇艳之色。

2、《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释义: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第三、四句,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

3、《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释义: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第三、四句,“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

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百度百科--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