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诗歌鉴赏训练的方法和技巧诗歌鉴赏训练

作者简介:何开旗(1977.6-),男,1997年毕业于镇雄师范。现履职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毕业后分配到彝良县树林乡中心校,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以及出纳工作。2002年8月调到树林中学,担任后勤主任及初(三)班班主任老师并兼任语文教学。2007年8月,调到彝良县毛坪中学任教至今。

中图分类号H3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334-02

1 诗歌鉴赏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诗词欣赏及判断,是中高考常设的一种综合性题目,它能考查一个人的综合语文能力。比如说,发现问题的能力、筛选信息能力、语言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同时还易于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辨别资源真伪的能力。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在对比中产生的。出题目的人往往会在题目的考查中设置陷进,让盲目或者粗心的读者往里面钻,而细心的人,却往往会利用好这种干扰信息,发现对比对象双方或多方存在的问题,有的问题是单方面的,而有的问题是对比双方都存在的漏洞,或者是弱点。出题考查的目的就是要考生能准确的发现问题。并且采取方法及时解决好它。

筛选信息的能力。诗歌众多的信息存在于两个地方,一个是诗歌主体内容部分,这个部分的信息相对较为隐藏;而另一个存在与答案或者是选项之中,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考生能及时发现或甄别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语言感悟能力。读书在于一个“悟”字,这个悟性的好坏,是能否很好地鉴赏诗歌的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每个人都有语言感悟的能力,这体现在我们平常的日常交流中,要能准确把握对方说话的重要信息,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对于诗歌语言的感悟,要从更深层次来理解,初中生,是语言学习的第二个重要阶段(小学是第一个阶段),这个时候,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到教学的情景之中,去不断积累语言的素材,而我们却一次次的将这种能力弱化或者在自己的负面暗示中被削弱。诗歌鉴赏,就是要鉴赏者悟透诗歌的内容,写作的特点,表现的手法和主体,就是要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综合分析能力。在感悟、筛选和比较的基础上,学会概括诗歌的基本含义,找出中心句子,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综合结论。综合分析类的题目,往往要通过阅读整首诗歌才能读懂,例如:“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2 书山有路勤为径-教师要引导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我们在默念这些诗句时,不禁会想起古时那些读书人刻苦研读的故事。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等等家喻户晓的读书故事,而这些都是自学的典范。所以,教师的任务,是如何将学生正确的引导,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诗歌的鉴赏中,一定要让学生从最简单的开始,教师慢慢教会他们分析字词,推敲句子,在反复的比较分析中去发现问题、分析字词和句子含义、在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1 在比较中发现问题:比较,是创新思维的必然之路。一个非常平常的事物,一种人们已经习惯的道理。在长时间的运作中总会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在人的大脑中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我们说的思维定势。人们也就是很难发现其中的悄然变化。

把两首或者更多的诗歌放在一起,让学生去自己阅读,就慢慢会发现其中的差异。然后,教师再顺势而行,将问题搬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

我在讲授《毛泽东诗词两首》时,将毛诗和陆游诗歌的相关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

卜算子 咏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陆 游

风雨送春归,驿外断桥边,

飞雪迎春到。寂寞开无主。

已是悬崖百丈冰,已是黄昏独自愁,

犹有花枝俏。更著风和雨。

俏也不争春,无意苦争春,

只把春来报。一任群芳妒。

待到山花烂漫时,零落成泥碾作尘,

她在丛中笑。只有香如故。

问题一:结合写作背景,思考作者写梅花为了表现什么?

陆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毛词背景: 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此资料引自优化设计《优秀课件》

问题二:比较一下这两处梅花在内容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此资料引自优化设计《优秀课件》

通过比较分析,学生基本掌握了诗歌分析的方法,那就是在异同中寻找规律,在比较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在内容上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研读诗歌,同时培养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2 在感悟中学会分析:语言的感悟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基础,而这种能力也是在学习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感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阅读。当然,在平时的训练中要让学生采取各种方式却阅读。如精度与略读结合,熟读与泛读结合,自主阅读与范读结合。同时,最主要是要让学生结合所学的诗歌环境,进行语言的体会和赏析。

2.3 在推敲中领会含义:在赏析的基础上,针对某个具体的字词句的含义做分析。这一点,重点考查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运用能力。推敲的过程,就是不断琢磨的过程。领会了诗歌的基本含义和主体思想基础上,来不断完善和深入挖掘有用信息,这就是对关键字词的推理。例如:

登岳阳楼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