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塞下曲》边塞军旅生活唐诗
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题解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为唐代新乐府题,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李白所作***六首,这首是其第一首。李白天才豪纵,作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
句解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五月的天山雪花仍在飘洒,看不见雪花开放只有刺骨的严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笛子吹着折杨柳的曲调,又何处寻觅杨柳青青的春天。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晚上枕着马鞍入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只愿挥起腰下的宝剑,过关斩将,打败敌人。“斩楼兰”,据《汉书·傅介子传》:“汉代地处西域的楼兰国经常杀死汉朝使节,傅介子出使西域,楼兰王贪他所献金帛,被他诱至帐中杀死,遂持王首而还。”
评解
这首诗,几乎完全突破律诗通常以联为单位作起承转合的常式,大致讲来,前四句为起,五六句为承,末二句作转合,别开生面。
起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极写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但这里的雪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一而反三,语淡意浓。“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实话外有音,意谓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色的表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这四句意脉贯通,“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措辞天然,结意深婉,不拘格律。
五六句紧承前意,极写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錞、镯之类)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俱在不言之中。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旦报警,“抱鞍”者便能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这两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不铺叙全日生活,概括性亦强。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与严肃的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的艰苦,结尾两句急作转语,音情突变。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 *** 。“愿”字与“直为”,足以振起全篇,是这首诗的点睛结穴之处。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游侠。从25岁起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天宝初曾供奉翰林,但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李璘失败受到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其诗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对安史叛乱势力予以斥责,讴歌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又善于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自屈原以来最具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