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古人有约——刘桢(四)
空谷幽兰,2022.7.4.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年常端正。
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这首《赠从弟其二》的作者刘桢,字公干,山东宁阳县人。他尤精五言诗。其诗在“质”上与曹植齐名,并称为“曹刘”。
钟嵘在《诗品》中评价刘桢: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然自陈思以下,桢称独步。
建安22年,刘桢死于一场瘟疫。他的一生虽短暂,但恣意不羁,不拘小节,机警善辩,在这个文人备出的时代,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华彩。
01 避难许昌,幸遇贵人
刘桢出生于书香世家,是梁孝王刘武的后裔。祖父刘梁,性情耿介,官至尚书,著有《破群论》《辩和同论》。
刘桢父亲早逝,母亲是汉宣帝时京兆尹王显的玄孙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刘桢母亲年轻居寡,她将所有的心血倾注于子侄辈,希望他们能有所成就。
有这样一位博学多才的母亲,刘桢自然也不会平庸到哪里去。他5岁能诵诗,8岁能诵文,且记忆力超群,口齿伶俐,机警善辩,每每颇有见解,被称为神童。
公元195年,刘桢17岁,当时各地诸候、起义之战频发,局势动荡,为了躲避战乱,刘桢随母兄避到河南许昌。
在驿栈中,刘桢结识生命中的贵人之一曹植。饱读诗书的刘桢,让曹植颇为欣赏。曹植当时也被称之为神童。神童相遇,自是一番美谈。
俩人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读诗作文。刘桢也因此与七子之一王粲等几位学子相熟,默契与***。大家以诗相交,以文会友,畅谈人生理想。
与曹植相交,让刘桢在曹操那里记了个名。待刘桢成名后,便被曹操征召麾下效力。作为丞相掾属的刘桢,自此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
一次,曹操设宴,一为酬劳诸公的辛劳,二为南征荆州辞行。他有意挑起袁绍的两个儿子之间的纷争,上演兄弟阋墙的戏码。在筵席上,曹操见席上冷清,便提议吟诗歌以助兴。
他对刘桢说:“公干,你小子快快作一首为列公助兴。”刘桢听闻略一思量,便甩起大袖边歌边舞:
鸣鸢弄双翼,飘飘薄青云。
我后横怒起,意气凌神仙
发机如惊焱,三发两鸢连。
流血洒墙星,飞毛从风旋。
庶士同声赞,君射一何妍!
一首《射鸢赋》,在刘桢时而摇摆仰俯,时而状如射鸢,引得堂上这人无不抚掌欢笑。而正在饮酒的曹操听闻后,不禁一口酒全喷了出来,继而大笑,暗自称赞——此子果然伶俐,袁尚、袁谭兄弟可不就是他要射的两鸢么。
都说文人好面子,但刘桢却反其道而行。他从来都是恣意不羁的,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也正是这份洒脱,才让他意气风发,诗作别具一格。
02 锋芒毕露,恣意人生
建安十六年,刘桢被封为曹植庶子,不久后,又跟随了曹丕。曹丕也是个文学青年,刘桢到来后,曹丕待他如同亲兄弟。刘桢生病,曹丕得知后,还亲去探望。
俩人经常一起游园、喝酒做诗,写文畅谈,不拘礼数,他们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曹丕曾得到一条廓落带。廓落带在当时只有身份显贵的人才能佩带的,象征着身份。曹丕将廓落带送给了刘桢。后来,曹丕因故需要这条廓落带,想向刘桢要回。
曹丕亲自修书一封,向刘桢讨要。他以为刘桢不重钱财,不在乎身外之物,拿回来是十拿九稳的。
结果曹丕收到的是刘桢的一封回信,信中写道:
桢闻荆山之璞,曜元后之宝;随侯之珠,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鼲貂之尾,缀侍臣之帻:此四宝者,伏朽石之下,潜污泥之中,而扬光千载之上,发彩畴昔之外,亦皆未能初自接于至尊也。夫尊者所服,卑者所修也;贵者所御,贱者所先也。故夏屋初成而大匠先立其下,嘉禾始熟而农夫先尝其粒。恨桢所带,无他妙饰,若实殊异,尚可纳也。
这封信的意思简单来讲,就是凡贵重的物品,皆由贱者先尝。刘桢自知身份低微,廓落带由他带着,则显得更贵重了。潜台词是廓落带给了我就是我的,你别想要回去。
按当时的礼仪来说,君为臣纲,作为人臣是要听命于君的。曹丕要讨回廓落带,刘桢则应双手献回。
可刘桢却以一封信,回绝了曹丕的要求。可见,刘桢与曹丕的关系非同一般,更说明了刘桢的不羁,不愿意给,就不给。刘桢与曹丕这则笑谈,也被收录进了《典略》中。
曹丕对刘桢的喜爱,远超于其他人。在刘桢逝世后,十分怀念往昔的岁月。他说,“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刘桢在曹丕的身边,度过一段平静的日子。日子过得顺遂,诗文也显示出意气风发,昂扬向上之势。如他写给族弟《赠从弟》: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萍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他以萍藻、松柏、凤凰自喻。少年得志,博学多识,刘桢显露出别样锋芒。
03 跌至谷底,机警自救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刘桢能声名鹊起,全是因为他的潇洒不羁,他的洒脱。但也因此,他迎来了重创。
一次,曹丕设宴,邀请了众多文人志士,刘桢自然也在其中。一群文学青年,伴着美酒高谈阔论,把酒当歌,人生几何。
正值酒酣耳热时,曹丕让夫人甄氏出来敬茶。甄氏乃袁绍的儿媳,花容月貌,曹丕有意得瑟,让众人见识一番。
按当时的尊卑制度,甄氏是曹丕的妻子,虽是改嫁,但也属于君。非礼勿视,故当甄氏出来时,众人皆跪伏在地,唯刘桢丝毫未动,平视甄氏。
当时,曹丕自己也没当回事儿,但,曹操听闻后,以大不敬之罪要处死刘桢。后经曹丕及众人求情,刘桢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被罚采石厂做苦役。
原本,刘桢受罚是曹操有意借机敲打曹丕。但,也是因他自己太过恣意,无视礼法而致。曹操原打算在适当的时机赦免刘桢,然而,事情一多就给忙忘记了。导致刘桢一直在采石厂待着了。
后来,曹操到采石场巡视。众人见到曹操的到来,无不跪倒在地,唯有刘桢一人,坐在石堆中磨石头,头也不抬。
曹操见状,甚是好奇:“你磨这块石头作甚?”
刘桢答:“此石出荆山玄岩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内乘坚贞之志,雕之不增纹,磨之不加莹。禀性自然,我磨之数日竟不可挫其锐也!”
意在告诉曹操,我刘桢就这狂放不羁的性格,您就关我一辈子也改不了。
曹操听后哪里不明白刘桢的意思,哈哈一笑,赦免了刘桢,让他做了一名小吏。
刘桢以一句“雕之不增纹,磨之不加莹。”凭借自己的机警善辩,拯救自己脱离了苦海。
建安22年,一场瘟疫降临。关于这场疫情,《后汉书·献帝纪》里只有区区三行:二十二年夏六月,丞相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
冬,有星孛于东北。是岁大疫。
曹植《说疫气》中描述:“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虽有夸张之处,亦足可见其景之惨烈。
而刘桢便死于这场瘟疫,他的人生只有短短三十八年。刘桢的死,让曹丕与曹植两兄弟颇为感伤。曹丕在刘桢死后,还为其整理诗稿成册,并在《与吴质书》中忆往昔,大为悲痛。
刘桢的生命,在建安22年定格。他一生洒脱不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属于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人们认识了一个狂放潇洒,才高八斗的建安七子之一。
然而,这场瘟疫带走的建安七子远不止刘桢一人,还有王粲、陈琳、徐干、应玚。
建安文学从此急转直下,文学史出现了重大转折。“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的建安文学随着一代人生命的终结而由盛转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