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勒歌注释及译文

敕勒歌注释及译文如下: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川:指平原。敕勒川,大概因敕勒部族居住此地而得名。阴山:阴山山脉,起于河套西北,横贯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西一带。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圆顶帐幕。见(xiàn):同“现”。

译文: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这里的天幕象毡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每当大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显现出来。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敕勒族的一首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这首歌曲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是我国古代草原文化的珍贵遗产。

敕勒歌以敕勒川为背景,描绘了北国草原壮丽的风光。在古代,敕勒族是我国北方一支强大的游牧民族,主要生活在阴山山脉一带,以畜牧为生。敕勒川,位于阴山山脉脚下,是敕勒族的一片美丽的家园。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适宜放牧,是敕勒人生活的理想之地。

在《敕勒歌》中,诗人通过描绘天幕、苍穹、草原等自然景观,展现了北国草原的壮丽景色。同时,通过描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表现了敕勒人生活的艰辛和畜牧业的繁荣。这些景象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反映了敕勒族的生活状况和地域特色。

敕勒歌的歌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诗人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将北国草原的壮丽景色和敕勒人的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敕勒歌的歌词富有韵律,旋律悠扬,具有很高的音乐价值。在古代,敕勒歌是敕勒人喜爱的歌曲,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文学和音乐价值外,敕勒歌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作为敕勒族的一首民歌,它反映了敕勒族的生活状况、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通过研究敕勒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以及他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

在后世,敕勒歌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被广泛传唱。同时,敕勒歌的文学和音乐价值也被后世文人所借鉴。在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及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等作品中,都借鉴了敕勒歌的艺术手法和意境。

总之,敕勒歌是我国古代一首具有极高文学、音乐和历史价值的民歌。它以敕勒川为背景,描绘了北国草原的壮丽景色,展现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敕勒歌作为古代草原文化的珍贵遗产,为我们了解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