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是什么体裁的诗?
是一首七言律诗。
全文:
放言五首·其三
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
我送给你一种解除心中狐疑的办法,
这个办法不需龟甲或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
辨别木的材质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
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如当初这两个人就死去了,
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创作背景:
810年(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任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
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