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闽粤花·桂林之旅·画山·九马天然迷画师
灼灼闽粤花·桂林之旅·画山·九马天然迷画师
画山耸峙在漓江大磉滩附近东岸,在那几乎垂直于江面的巨壁上,石纹交错,石质斑斓,黄红青白,浓淡相间,宛若天公大笔勾勒出九匹骏马的身影:有的昂首长嘶,有的低头觅食,有的伏地安卧,有的扬蹄飞奔。形态各异,栩栩如生。且因为观察者角度不同,想象不同,对马的位置、数量等常有不同的发现,故耐人寻味,百看不厌。不远鱼尾峰还有“先锋马”,蚂蝗山有“落后马”。
广西桂林画山
相传当年,孙悟空被玉皇大帝封为“弼马温”,到天宫看管神马。他放纵群马,一天,一些神马悄然下凡,来到阳朔,见这里山青水秀,草绿苗嫩,便迷恋忘返,住了下来。日子久了,把附近的草木庄稼啃嚼一空。村民被害苦了,便联合起来驱赶神马。一天晚上,村民埋伏在田野里,等神马一到,就点起火把追打。神马走投无路,藏身避匿于石壁之间,形成了画山的幻迹。村民派人守在这里,不让神马再偷吃作物。但守马人第一天看壁上的马是十匹,第二天看只剩九匹,第三天看又成十二匹,数目总不同,而且形状也变来变去。因而有这样一首民谣:“看马郎,看马郎,问你神马有几双。看出七匹中榜眼,能见九匹状元郎。”这种怪事传到一位老画师那里,他想只要把马画出来就可以知道数目了,于是从老远的地方赶来画马。他花了一整天画出初稿,谁知第二天一看,和壁上的马完全不一样,只得重新画。但第三天一看又不一样,又画……不知画了多少天,老画师画马成痴,变成石人,这就是附近的“画郎山”。清代画家罗辰作诗感叹道:“山以画为名,画自天公设。人间老画师,到此寸心折。”
千百年来,神奇的画山倾倒了无数游人,使人迷恋,使人陶醉。他们纷纷赋诗题字,绘景抒情。宋代邹浩《画山》诗曰:“扫成屏障几千春,洗雨吹风转更明。应是天公醉时笔,重重粉墨尚纵横。”把纵横壮阔的九马画比作“天公醉时笔”,出语惊人。明代蒋冕《画马》诗曰:“天间腰袅谁能画,何处丹青有曹霸。此图五马尽精神,拟比前人亦其亚。绿杨阴里溪流清,洗罢相看如有情。雾鬣烟鬃齐振迅,斯须满地长风生。骏骨神情有如此,信哉一日能千里。太平时世无烽尘,饱食安眠如画里。”诗中称如此有神有态的“天间腰袅”(腰袅为古时良马)图,就是唐代杰出的画马能手曹霸的画也无法与之相比。
据说清嘉庆道光年间曾任两广总督的学者阮元,甚至一时性起,说:“不做总督,愿守画山。”他作有《清漓石壁图歌》:天成半壁丹青画,幡然高向青天挂。上古何人善画山,似与荆关斗名派。此派浑同后世皴,造物翻师唐宋人。认作名山反如假,审为古绘竟成真。纵横量去成千尺,五丁直削平无迹。古绢依稀染淡黄,巍头重叠分青碧。清漓一曲绕山流,来往何人不举头?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石渠室绘几千卷,天上云烟曾过眼。何幸湘南见此山,眼福如今还不浅。山旁刻石擘窝书,鉴赏标题始自吾。后人来看道光款,传出清漓石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