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晏殊如何写“艳遇“——“溶溶月“与“淡淡风“真的是在写景吗?
《寓意》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这首晏殊的《寓意》被我收录在《古诗词趣读与写作启蒙课》教材的“叠词篇“里,主要是教孩子们在写作中多运用些叠词。诗歌本身的含义并未作深度解读,但这首诗的隐喻手法之高妙,让苏老师忍不住要来"争鸣"一下。
这是首“别后的相思恋情诗”,头两句“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中的“油壁香车”和”峡云“,一个用女子坐的交通工具借指所写女子,一个用景物借指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来比喻所写女子如神女般行踪不定,都是通过“物”来暗喻“人”。接下来两句“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通常就被解释为描写诗人作这首诗时所处的场景,也有少数解释说是晏殊回忆起两人以前的约会之地,而我却觉得大谬不然!
还是从总体结构上来分析一下吧,这是首七言八句诗。一般而言,八句诗的前后各四句就如同我们现在写文章分段落一样,从内容上是可以分成两段的。这样结构的诗俯拾皆是,但几乎没有前两句与后六句能进行分段的。恕苏老师才疏学浅,不曾“熟读唐诗三百首”且一向反对在不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诗”,如有这样的诗,希望各位精通古诗词者及各位能熟背古诗词者不吝赐教!
如果按现在对这首诗的主流解释,就是这样的结构:前两句写女子失去芳踪,后面六句写诗人在家里自怨自艾。首先在结构上已经有违常规了,再者题目是《寓意》。所谓“寓意”,自然是有“深意”隐藏在诗中。又有一说此诗原本“无题”,“无题”要么意味着无题可名,要么其中真意不愿为外人道,如同李商隐那首《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是指“无路可通”?——苏老师诗词新解)。
既然前面两句已经用“物”来形容“人”了,后面那两句为何不是在“如法炮制”呢?因此,“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无疑还是用景色来形容这位曾经邂逅的“美丽女子”!前一句的“梨花”与“溶溶月”(如水的月光)都有“洁白”的***同点,十有八九是夸赞女子“肤白貌美”;后一句的“柳絮池塘淡淡风”呢?梨花、柳絮意味着春天,那么“淡淡风”自然就是春天的微风,或许就是在赞美女子气质温柔,让人如沐春风。这两句里的“溶溶”和“淡淡”两个叠词,巧妙地体现出了一种雾里看花,似有若无的朦胧美感。也唯有这样的女子才能让诗人在“惊鸿一瞥”之后再难相忘,从而朝思暮想、魂萦梦绕。否则前两句只是描绘了美女的车和行踪,而最主要的女子容貌却无只语片字,岂不怪哉?之后诗人相思入骨、借酒浇愁岂不是少了一些说服力?
前四句都是明写景物实则暗写女子,后四句写诗人的行为及感受,完全符合八句诗的常规结构又契合题目。而且以我之见,这女子绝不是晏殊曾经相处过的“情人”,只是某次山行途中的“艳遇”(惊艳偶遇)罢了,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正是那香车上女子偶然的掀帘一刻,才让晏殊得以一睹芳容,一见倾心,也正因为时间过短,所以这惊艳一瞥也只能留下这种“朦胧美”!
再也遇不到她坐的美丽车子了,行踪仿佛巫山神女一样不知去处。她像映照在院中梨花上如水的月光般美丽,像吹起池塘边柳絮的微风般温柔。相遇后的这几天,我只好借酒浇愁度过寂寞时光(好悔恨没有询问她的芳名和住址),现在又逢寒食节禁生烟火,周围一片萧瑟的气氛(更添伤感)。想寄封情书给她,但又能送到哪里呢?山长水远的地方处处都很相似。(心中只想着“女神”,忘了到底哪座山哪条河附近遇见的了)
细细体味一下晏殊形容女子的高妙手法吧,这样的比喻句才是高级的。这首诗充分说明了“人生若只如初见”有多美好,当真是“初初见你,人群中独自美丽,我是真的爱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