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宋词里的中秋惊艳了千年,原因是什么呢?
在北宋文坛上,苏轼毫无疑问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天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在文学上大放异彩的同时,却一生都因“乌台诗案”再也无法在仕途上有所作为。
一、清辉万里,思绪无边,醉里写出世人难以超越的千古名篇之后,“乌台诗案”犹如压在苏轼身上的“五指山”,即便他被解放了,然而却只能远离朝廷,辗转到各地为官,他也曾经一度要求调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期望能够与弟弟经常聚会。公元1074年,苏轼到达了密州,以为这次可以与弟弟相聚了,哪知事与愿违,等他到了以后,与弟弟相聚的愿望仍然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苏轼与弟弟苏辙自从分别以后已是七年没有得见,这时候已经是熙宁九年的中秋。是夜,长空万里,一轮皓月照山河;圆月,千户人家,满是屋檐洒银灰;远眺,两地相望,尽是相思惹人恼。
于是,在此中秋之夜,苏轼欢饮达旦,大醉之后,他吹着飒飒秋风,仰首望着皓月当空,低头看着银灰万里,心里想着远亲近戚,更是想着离散多年的弟弟,想着一路多变的人生,想着平生失意的官场,苏轼万千感情,一时之间倾泻于笔端,写出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没想到却因此名垂千古,至今难有人能够超越。
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
词开头的序是:“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说的是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缘由,中秋这天夜晚,苏轼高兴异常,因为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自己管辖的地方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苏轼大喜,一时兴高,一不小心痛饮到了天亮,明月尙在,清辉依旧,苏轼不由自主地想起亲人,想起弟弟苏辙。所以苏轼挥毫泼墨,以词的形式寄托思念。
上阕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问青天,“把酒”二字真的是绝妙至极,道出了苏轼酒后把青天都当成了朋友,以酒相问,体现了苏轼浪漫的情怀与豪放的性格。而深层的隐喻是,苏轼自己被调往了密州,但他仍然关心着天下大事,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够被调回朝廷,重新得到重用的复杂心情。
第二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承接第一句,表达了一种对明月的赞美与描写,想想人间今日此时,正是花好月圆;想想此时的天上月宫,不知又是何年何月?那美轮美奂的月宫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想必月亮到了一年之中最圆的时候,月宫里一定也会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第三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一句颇有谪仙李白的口吻,在苏轼大醉之时,他以月宫中的仙人自居,秋风拂来,他一下子诞生了 “我欲乘风归去”,回到月宫中的想法。但是接下来他又说,那里虽然是琼楼玉宇,但是那里是不是也太高了,那里的寒冷一定让人无法承受。短短十七个字,苏轼就把对月宫的向往和对人间的留恋的矛盾心理,巧妙地表达了出来。
而苏轼之所以充满了对月宫的向往,主要是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苏轼一生志向高远,但一生之中却遭受了仕途上的无限坎坷,遭遇了人生的无数波折。而在他大醉之时,他在人间所遭受的种种不满,都一股脑儿地倒了出来,从而表达了一种对天上月宫中那乐土的向往,可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表达了他的矛盾心理,通过一番内心的争斗,他最后表达了坚决留在人间的意向。
第四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的“起舞弄清影”,大有唐代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影子,表达了苏轼醉后与自己的影子翩翩起舞,一起嬉戏的情景,而“何似在人间”又让人感觉一下子回到了人间,一下子回到了现实。表达了一种与其去那清冷高寒的天上月宫,倒不如在人间翩翩起舞,虽然渡尽劫波,但是人间有人间的快活,在那月光的清辉中,至少有自己的清影为伴。表达了苏轼积极乐观,豁达大度的思想。
到了词的下阕,苏轼把笔触主要放在了人间,在第一句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把静的物体和动的月光连起来一起描写,合成一处,动静结合,恰到好处,体现了夜的深沉,体现了景的静谧,体现了人的无眠,画面感呼之欲出,如在眼前。
就这样,随着苏轼的笔尖游走,我们仿佛看到了秋夜的月光洒落在参差的十万人家,那朱楼高阁随月光流转,雕花的门窗之上闪烁着滚动的星光,而苏轼却在房中久久不能入眠。在他若有所思的脸上,他到底是在思念家人,想念弟弟,还是在思考宇宙和人生?
第二句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把月亮拟人化,以一种叹息的口气反问,月亮不是对人间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偏专挑在人们离别之时而最圆呢?让人徒增烦恼与忧愁,让人徒增相思与离愁,而苏轼本人,则是更加地思念家人与弟弟。
第三句是充满了理想的思考和哲理鲜明的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急转直下,从刚刚的埋怨月亮的怨恨人间,现在又辩证地表达了月亮运行的内在规律,说月亮也有自己的遗憾,虽然它有清辉万里的时候,有圆如玉盘的美满,但它也会受阴晴天气的影响,有乌云无故遮挡的时候,有缺月如钩的时候。
因此,世上本来就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存在。那么世间的规律既然如此,没有什么事是完美的,那我们又何必为短暂的离别而忧伤不已?何必又为阴晴圆缺和悲欢离合而苦恼无尽?这一句可谓是千古绝唱,韵味无穷,同时也充满了无限的哲理。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婵娟”表达了苏轼看透了世界与人生的运行规律,所以最终也看开了人生,从而表现出了一种豁达大度的情怀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另一方面,苏轼虽然一开始表达的是对家人对弟弟的思念和牵挂,但是通过对世界与人生的思考,他最终推己及人,希望世间的人们都能够长长久久,平平安安,这样的话,即使天各一方,相离万里,也能够***赏一轮明月,***享世间一片祥和的月光。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成难以超越的千古绝唱,这两点是关键从全词来看,苏轼通过对月亮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世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成为了本词最大的亮点,也使得本词最终成为传颂不绝的千古名篇,成为了写中秋佳节的巅峰之词,从来没有任何人能够超越。从取得的艺术成就上看,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构思奇特,独辟蹊径,笔调浪漫极有哲理,意境绝佳,情义浓浓,韵味无边,具有非常高妙的审美价值,被人们公认为中秋词不可逾越的高峰。
从本词的的结构与词句上来说,《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结构绝佳,句句都是传唱千年的千古名句,句句都脍炙人口的绝佳诗篇,浪漫色彩极为浓厚,读来开启了人们的想象,凝固了人们的记忆。由此可见,苏轼的词是非常有意思的,从他的诗词当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还可以开启我们的想象,启发我们的联想,是一笔非常难得的精神财富。
鉴于此,亲爱的友友们,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建议大家读一读苏轼的诗词《苏轼词全集》或《苏轼诗集合注》,在培养兴趣的同时,也提升自我的欣赏水平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因为《苏轼词全集》或《苏轼诗集合注》搜罗了苏轼一生最重要的和最经典的诗词,注解详细,深入浅出,适合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友友们阅读和鉴赏,是比较理想的诗词作品。
或许你会认为,当今社会,诗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从而低估了诗词的现代价值,甚至也忽略了对孩子们诗词方面的教育。但事实上,唐诗宋词等古诗词在我国的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而且历来的很多重要人物对诗词都非常地精通,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古诗词早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融入了我的生活,甚至是融入了我们的血液,所以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对我们真的是非常重要。
读诗词作品自然要读好诗词,而苏轼作为开创了豪放一派的大词人,他的很多诗词自然都是自古以来难有人逾越的经典,而他的《苏轼词全集》或《苏轼诗集合注》自然就囊括了他的经典好诗词。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读苏轼经典的古诗词,这些诗词里散发着不一样的魅力,散发着不一样的灵魂,我们经常读一下这些经典的好诗词,自然也能提升自我,增加我们不一样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