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四道菜的诗句和作者唐代
1.关于唐代诗人七言古诗的四道菜
相传清朝有位著名厨师,极善做菜,而且每道菜都要配上一句古人的诗句。有一次,他只用两个鸡蛋就为某官绅做了四道菜。第一道:两个炖蛋黄,上面覆盖翠绿的葱叶;第二道:把熟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行,下面垫上一张青菜叶;第三道:清炒蛋白一小撮;第四道:一碗清汤加调料,上面浮几小块蛋壳,四道菜摆上,各配古诗一句。主人大喜,赞不绝口。四句诗合起来,恰是唐代某大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四道菜的作者你好! 第一道菜: 麻婆豆腐(也叫陈麻婆) 麻婆豆腐是中国豆腐菜肴中最富地方风味特色菜之一。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
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已将此店及"陈麻婆之豆腐",列入与包席馆正兴园、钟汤圆等店齐名的22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
《成都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麻婆豆腐由于名声卓著,已流传全国,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第二道菜: 爆肚冯: 清光绪年间“爆肚冯”由山东陵县人冯立山创业于北京后门巧经营爆肚。 清光绪末年由第二代传人冯金河(1888年生)继续经营爆肚。
在经营中潜心钻研、精心制作,使爆肚味道浓厚,深受宫内画匠、太监以及旗人的偏爱。后经宫内当差的太监推荐,爆肚冯成了清宫御膳房专用肚子的特供点,及至清帝逊位,清宫的专供也渐渐取消了。
为了维持生意,冯金河便迁至前门外廊房二条与爆肉马、烫而饺马等五家组成了一个小吃店。被当时各界誉为小六国饭店的美称。
第三道菜: 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是扬州传统名菜,系清代乾隆年间扬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创制。清人俞樾《茶香室丛钞》:“文思字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
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调鼎集》上又称之为“什锦豆腐羹”。
第四道菜:东坡肉: 宋朝苏东坡,名列唐宋八大家;同时在烹调艺术上也有一手。当他触犯皇帝被贬到黄州时,常常亲自烧菜与友人品味,苏东坡的烹调,以红烧肉最为拿手。
他曾作诗介绍他的烹调经验是:"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它自美。"不过,烧制出被人们用他的名字命名的"东坡肉"。
第五道菜: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川菜系传统名菜。传说是清末宫保丁宝桢的家厨创制而得名。
丁宝桢是贵州平远(今织金)人,清咸丰进士,讲究烹调,任山东巡抚时,曾雇用名厨数十人为家厨,请客时常有“炒鸡丁”一菜。后调任四川总督,便将此菜引进四川,与四川嗜辣的习俗相结合,加以改进宴客,倍受欢迎。
后烹制方法泄露出去,为餐馆采纳经营。丁宝桢曾被清朝封为太子少保(尊称宫保),此菜因而被命名「宫礌处辟肺转镀辨僧玻吉保鸡丁」。
现时全国各地煮法略有差异,亦有将鸡丁改为肉丁、豆腐等的做法。 谢谢!~!!~。
3.《用菜作诗》中,这四道菜表示哪些诗句我国古时有位名厨学识渊博,很有才华,经他烹调的菜肴无不冠以唐诗为名,大家都称他为‘厨诗’。有位秀才自恃才高,他不服气这位‘厨诗’,想捉弄他一下。一次,他有心出了道难题,来难难他,要这位大师傅,只用两个鸡蛋办一桌‘诗菜’。这位‘厨诗’说:‘两个鸡蛋做席“诗菜”,不难不难,待我做来好了。’随手在篮子里取出两个鸡蛋……
筵席办好了。第一道菜是两个煮熟的鸡蛋中剥出的两只圆圆的蛋黄,加调料清蒸后,点缀着几根嫩嫩的青菜,放在碗中,题诗一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第二道菜是把熟蛋白切成丝,下面垫着一片青菜叶子,排成一队形,放在瓷盆里。诗曰:
'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三道菜是素炒蛋白丝一撮,将蛋白精切成细丝如鹅毛,放入盆中,吟诗一句:
'窗含西岭千秋雪';
第四道菜是一碗佐味的清汤,上面飘浮着几片蛋壳,吟诗云:
'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四道菜按序摆好,四句诗逐一联缀。合起来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
这独具匠心的四道菜,使这位自命清高目中无人的秀才,不由佩服得五体投地、拱手作揖不迭,连声说道:‘厨诗、厨诗!’因‘诗’与‘师’同音,后来人们为了称呼这位聪明绝顶的做饭大师傅,也为了顺口,便把‘厨诗’改叫‘厨师’,一直沿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