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走上每天阅读两小时这条路 - 绿豆侠丨绿豆老师

一、我的阅读之路

当我回过头想想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单拿阅读之路来讲,已足够让我汗颜,再多想两三条其它的路,怕会大汗淋漓。

小学的时候我对阅读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只是相对别的小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喜欢拎本书瞧瞧。我不知道是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所以较喜欢读书,还是因为喜欢读书才变得内向,这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我是没办法回答了。印象中,看得最多的应该是《故事会》,以及武侠小说。那时候的我比较奇怪,但凡是书,都喜欢翻翻,但是挑食,喜欢故事性的内容,那种高大上的文艺类的书籍,我是不感兴趣的,因此至今我没有读过四大名著,也只能大言不惭地说倒是看过一两部,特别是《西游记》还不止看过一次,不过是电视上播放的那个。

看武侠小说,我对那些名家之作也着实没有兴趣,可能是因为已经看过对应的影视作品。那时候看得最多的是戊戟的作品,我是首先看了他的《黑豹传奇》,之后觉得不错,把他所有的作品都买下了,当然是地摊货,虽然是五块钱一本,但是那时候五块钱好像可以买一斤猪肉了,因此我可没敢明张目胆地买,更别说堂而皇之地看了。我就把房门锁住,躲在房间里在床上看。最厉害的时候,有一年寒假,看了几斤“猪肉”。

在大概五六年级的时候,学校才建立了一个图书馆,里面的书加起来也就是几头猪的价钱。但是我还是蛮感兴趣,在那里看了不少书,几乎都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另外一些就没有尝。

那时候我的作文在班里面是算蛮好的,我想应该是得益于我比其他同学多看了一两本故事会和几本武侠小说吧。不过也正因为我看的是娱乐性的读物,所以我现在也没有成为作家之类的。

记得那时候学校有一个图书馆,我称它为“馆”,确实有点抬举它了,因为它的面积实在太小,我都不好意思说它只有十来平方米。不过在那个猪肉也蛮贵的年代,算挺好的了。由于学业的关系,记得只在那个图书室(还是叫“室”比较贴切)借了几本书看看。寒假暑假时间,也几乎不怎么阅读了。

高一至高三期间,由于学业的关系(我承认这是比较高大上的理由),几乎不怎么阅读了。也就是随意翻翻一本杂志。

高四期间,时间就比较充裕了,圣湖的环境相对于平中来讲,简直一个天堂一个地狱。说句题外话,我个人比较喜欢宽松的环境,讨厌不自由。那时候时间多,没事干就看了特别多《读者》、《意林》。由于受到当时同桌(说他是书虫我觉得不抬举,简直有小看之嫌)的影响,还迷恋过一阵玄幻小说,那年高考考完语文的那个夜晚,心情复杂还看了一下小说,玄幻的,或许那时候也只有玄幻的东西,才可以填补我空虚的内心。

如果说书本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那么我的初中与高中,可谓是饥渴难耐的岁月。

老师都爱哄学生说大学是天堂,我那时候在心里说:老师,你意思是想让我们都上天堂?我还是喜欢人间多一些。

不过在大学,确实有类天堂的生活,除了考试前那段时间。我的大一就是愉快地玩耍的一年。到大二的时候,由于在大一以几乎两天一部的节奏看了特别多的电视剧,导致最终没有什么电视剧可以吸引到我了,所以那段时间特别空虚寂寞。于是,我只好寄情于阅读了。随后我在X宝上买过一批书籍( 书单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沉思录》、《沉思录2》、《沉思录 3》、《围城》、《少年维特之烦恼》、《瓦尔登湖》、《三个火枪手》、《罗密欧与朱丽叶》、《智慧书》、《卡耐基大全集》、《吸引力法则》、《道德情操论》、《歌德谈话录》、《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合集》、《欧亨利短篇小说.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大全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双城记》、《战争与和平》、《欧也妮.葛朗台》、《巴黎圣母院.茶花女.包法利夫人合集》),可惜最终只是看完了13本,也即书单的前13本,其余的到现在也没有翻过,现在待在家里面的某个箱子里面。

大学期间也看了几部玄幻小说,但是严格意义上那不算真正的书,最长的一部是300多万字的《神墓》,简直看得昏天地暗,上课看下课看吃饭也看不睡觉都看,好像看了十多天才看完,感觉视力立马降一个小数点。小朋友千万不要模仿,珍爱视力,远离玄幻!

我去年以大龄青年的身份毕业,参加工作后,相对大学的“天堂生活”来说,空余的时间就挺少了。但有一天旧病复发,手机一翻出来,搜了一下“完本玄幻小说排名”。我虽不怎么以貌取人,不过经常以名取书,看到一个名字不错的小说,叫《凡人修仙传》,就马上看看第一章,嘿,感觉不错,看着看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又是一段昏天地暗的日子。

看完《凡人修仙传》,接着可能觉得看玄幻小说太浪费时间,于是说服自己,嘿,hold住。

再往后,就跟阅读分手了一段时间。直到今年3月份,无意中了解到有一本书叫《把时间当作朋友》(具体细节忘了),于是抽空把这本书看完了,由于当时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所以这本书也是断断续续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才看完,但是受到了很大启发。这是往后情节的第一个诱因。

第二个诱因。当时,刚巧“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到来,我在新浪微博上看到人民日报的官方微博倡议每天阅读2小时,很受触动,因此就在4月23日开始制订了每天阅读2小时的计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直坚持到现在。

在制订了计划的那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以下两段话:

(1)、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已经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时候,你就必须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这个行为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你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 陈平原

(2)、?读书是获取知识、传播知识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修身方式。通过读书我们可以陶冶自己的高尚情操,培育自己的高尚人格,孕育自己的高尚品位;通过读书,我们可以看破人世间的很多事情,使自己达到一种与天地游、同古今心的人生境界。——《钱文忠漫谈人生》

我本身从小喜欢阅读,虽然程度不深,如果有更愉快的事情,就会舍阅读而取其它,其它比如看电视看电影。因此,除了外界给自己的触动带来的那一小点力量,本身自己也花了不少方法与气力让自己能够坚持下去。

我觉得我坚持下去的原因有几个:

(1)、一开始就读到很好的书,比如《把时间当作朋友》,对我有很大的启发。由于人大多“追名逐利”,我也不例外,见贤思齐嘛,当了解到书本里面有一个更大的世界,你自然就想进入那个世界。阅读一本好书的时候,里面大多会提及到其它主题类似的书籍,也吸引我去阅读;

(2)、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的心智不断成长,因此渴望阅读更多的好书,汲取更多养分;

(3)、最重要的是,我建立了自己的阅读管理系统,记录统计分析自己的阅读情况,不断刺激鼓动我去读更多的书;

(4)、目前来看,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原因,就是功利心。因为觉得阅读能让我更加成熟,提高我的写作能力,无论对于职业或者人生,都是有益无害的。

我在看《罗辑思维》这个节目的时候,罗胖总结了的几个读书的目的,给大家分享一下:

(1)、读书可以美容。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不读书,有没有修养,最终会体现在你的面貌之上。

(2)、读书会让你的人生有定位,你知道你自己在哪里。读书能放大人的参照系,让你在做出判断的时候能够基于一个更大的框架,它会让你在做所有人生选择的时候,有了一个更大规模的背景。

(3)、让你人生变得引导得更有方向,更有准头。

当我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阅读之路,才发现自己的阅读量少得可怜。相比于那些大师好比钱钟书(他这名字起得太好了,钟爱读书。我在想我要不要改个名叫彭钟书?哎,算了吧,现在的名字据某些人的反映还是挺好听的。),一年的阅读量达几百本,真是让我湿身。我自己算了一笔帐,现在我25岁,按照70年的寿命来算,还有45年的时间阅读,那么一年我看100本,我这辈子的阅读量也就是4500本书而已,4500本书,相对于全世界约129,864,880本图书量来说,千牛一毛也不为过。(数据来源于网络)

从4月23日到5月31日,我一***阅读74.26小时,算是基本完成了我“每天阅读2小时”的目标。6月份的目标还没有完成,继续努力中。

这70多个小时的阅读量,几乎是在电脑上看,我用的软件叫“iRead 阅读器”,不能说这个阅读器有多厉害,当时就是随便百度了一个,它的特点就是可以将比如pdf格式的电子书转换成ib3格式,这样在电脑上看书的时候,就有类似翻页的效果,阅读体验还是蛮不错的。我一般看上某本书,就在网上搜pdf格式,因为觉得pdf格式的电子书几乎就是扫描原版书籍,排版相当不错。

用电脑看书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眼睛会很累,长期以往还会影响视力。至于为什么我没有买纸质书,你懂的,囊中羞涩嘛。而且依我看,如果不是都教授,看书还是看电子书比较好,当然,如果一本书特别好,很经典,我也会购买纸质书,不过值得我拔毛的书还是比较少的。

都教授的私人图书馆,哎呀,真是眼红。

正因为考虑到上面这个问题,在挣扎了几天之后,我忍痛割爱(是的,我的爱:钱),在5月26日花了833大洋买了一个电子书。我一直在纠结的问题是值得不值得买,后来我想通了,因为我算了一笔账。假设一本纸质书30元,那我只需要看27本书,就赚回我投资的钱了。至今我后悔了,后悔为什么我不早点买!oh,天呀,我的视力,但愿它不要走跟房价相反的道路。

言归正传,这里大概讲一讲我是怎么阅读的,为什么只是讲一讲,因为这个涉及到太多方面了,可以单独成章,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只是概说。

我现在一般用我的电子书(亚马逊kindle paperwhite2)、电脑(iRead 阅读器)看书,几乎不用手机。用kindle看书有一个很方便好处,我在电子书上面装了“多看系统”,用这个系统看书,可以很方便地将书摘同步到我的“印象笔记”,这样当我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我很可以直接在印象笔记上面编辑我的读书笔记。以往我是一个字一个字将原书的一些经典内容打到电脑上,很费时间,所花力气也是不少。

我在印象笔记上面建立了自己的阅读管理系统,分类统计我所阅读的书籍,而我在阅读上所花的时间,我也有用专门的软件统计,这个涉及到时间管理,暂且不提。你可能好奇我为什么要将阅读弄得那么复杂和麻烦,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但是正是由于这个由我逐渐完善的阅读管理系统,才让我有动力也有信心每一天去实现自己阅读2小时的目标。日后有时间,我会将自己搭建的阅读管理系统的一些经验分享。我当然知道很多人不会理会这个事情对阅读也没有兴趣,但是我相信,这世界之大,总有那么一些是与我道合的同志(敏感的人不要想多),也就是那些喜欢阅读的悦读者们,会对我的鄙见产生那么一丁点兴趣。

至少说到读书方法,我是没胆子说了,本人经验尚浅。推荐两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越读者》。

以前对于阅读,我还是比较挑食的,现在胃口大了,对食物也就不那么介意。目前对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籍都很感兴趣。在看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很多作者谈论的内容,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换汤不换药,怪不得有一句话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近代的书籍,里面的思想,很多是那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经典书籍的简易版,或者说是浅显版。就算在以前,类似的思想也是会被很多作者提及,只是彼此说法不同,例子不同。这个也说明真理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有时候我们忽略了。而那些思想家们、哲学家们眼睛闪亮一些,能说会道一些,因此就著书立世。

这个发现在2011年我读《沉思录》的时候就觉察了,《沉思录》里面的一些思想,与《蒙田随笔》里面的有异曲同工的类似。到现在我看《金刚经》、看《异类》等等书籍,都发现了有一些思想本质上是相同的。

《金刚经》说:"如来所说法, 皆不可取, 不可说",真正的法还是得靠自己领悟,书籍的提点,只是起到一个牵引的作用,路还得自己走。不过多读经典,就是多听百家之言,自然对一个道理有更深刻的领悟。

悦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左右而求索。

感谢让我有粽子吃的诗人没有追究我多次借鉴你悲惨的经历和风骚的诗作。

感谢自己的坚持与努力。

绿豆侠,2014-06-28 20:22:04。全文4521字。写作时间:3小时58分钟。

新浪博客此文链接: /s/blog_bf9b17e60102uw0l.html

点击 这里 进入绿豆老师主页,看更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