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大散关怎么走?有什么典故?!
从清姜坡一直向南,到秦岭顶即是见“大散关”勒石。
陆游有句诗:“夜雪楼船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之所以提到大散关,因为大散关曾是南宋末年大破金兵的主要战场。事见《宋史吴玠吴遴传》
吴 玠
吴玠,字晋卿,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宋元佑八年(1093年)生。青年时便沉着刚毅,懂兵法,善骑射。未满20岁,即离乡从军,与弟吴璘同属陕西泾阳军,入德顺军(今甘肃静宁县)籍。政和四年(1114年),西夏兵侵边,吴玠以战功任进义县副尉,不久升为队将。宣和间(1119~1125年),方腊在浙江起义,吴玠随军前往镇压,有战绩;后又参与镇压河北各处起义军,累积战功,升为代理泾原第十将。靖康间(1126~1127年),西夏兵复攻怀德军,吴玠率百余骑兵追击,灭西夏兵140多人,升第二副将。
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大举西渡黄河,出大庆关,入陕西,谋攻泾原。都统制曲端守麻务镇,用吴玠为前锋,遂进占青溪岭,迎击金兵,大破之,乘胜追击30里,使强敌有所畏忌。因命吴玠代理泾原路兵马都监兼知怀德军。金兵攻延安府,经略使王庶召曲端进兵抗御。曲端驻兵邠州,不进,认为:“不如攻其后方,捣其巢穴,攻其所必救。”遂决定攻浦城,令吴玠领兵攻华州,拔其城。
建炎三年(1129年)冬,著匪史斌率兵攻汉中不克,转攻长安。曲端命吴玠率兵反击,斩史斌,以功升忠州刺史。知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巡视关、陕,其参议军事刘子羽与吴玠同乡,因向张浚称赞吴玠兄弟才勇兼备。张浚召吴玠面谈,甚为满意,即提拔吴玠为统制,其弟吴璘掌帐前亲兵。
建炎四年(1136年)春,吴玠升任泾原路马步军副总管。金将娄宿(亦作娄室)与撒离喝率部长驱入邠关,曲端命吴玠部于彭原店拒敌,自己统大军驻邠州(今陕西彬县)为后援。金兵来攻,被吴玠部击败,撒离喝惊惧而泣(金人因号为“啼哭郎君”)。旋金人复整军来战,吴玠军败,曲端退屯泾原。吴玠怨曲端不来救援,曲端以前军既败,不得不据险以防御,乃劾吴玠不听节制。降吴玠为武显大夫,罢总管职,仍知怀德军。张浚惜其才勇,任为秦凤副总管兼知凤翔府。吴玠至凤翔,抚集流亡,兴复生产,民生渐安。后转任忠州防御使。八月,张浚命吴玠收复永兴军。九月,张浚集合五路大军,欲与金兵决战。吴玠建议,宜先守要害,伺有利时机而动,张浚不从。及至富平,又集诸将会议,吴玠又建议,应先据高地以制敌,诸将反对此议,认为:我众彼寡,又前有河沼,敌骑绝不能过,何必移往高地。几天后,金骑兵果大至,运来柴禾土囊填入河沼,涉水而渡,进攻宋军。环庆经略使赵哲先逃,宋军因而大溃。五路皆陷,巴蜀大震。张浚退保秦州,再退兴州。吴玠亦退守大散关东部的和尚原(今陕西宝鸡县西南)。积储粮食,聚集兵员,列栅死守。有人建议,宜退守汉中,扼险要,以安定人心。吴玠说:我预料金人必敢越和尚原而进。我坚壁列栅,敌恐我在其后面追击,这是保蜀的上策。吴玠在原上,纪律严明,绝不扰民,民皆感吴玠恩德,纷纷以粮食济军。吴玠折价用金帛归还,民益感动,输粮更踊跃。金人闻知大怒,即在渭水旁伏兵,截杀输粮者,且令下属连环相保,但民众毫不畏惧,仍旧不停输粮。
绍兴元年(1131年),金将没立和别将乌鲁折合相约,分别带兵由凤翔、阶州和成州出散关,会攻和尚原。乌鲁折合先至,立营北山挑战。吴玠命诸将严阵以待,轮番作战,交替休息。金人皆骑兵,路狭石多,马队不能发挥作用,被迫弃马步战,遂遭大败,移砦黄牛。时值五月,天气酷热,忽起大风雨,下雹,金军狼狈而遁。没立方攻箭筈关,亦被吴玠遣军击退。两路金兵终不得会师。
当金兵大举入侵时,吴玠与弟吴璘仅以散卒保和尚原,与朝廷音问隔绝,人心惶惶;且宋金兵力众寡悬殊,有人阴谋挟持吴玠兄弟降金,吴玠悉其谋,立即召集诸将,歃血盟誓,以忠义相勉,人皆感泣,决心死战。张浚既杀曲端,乃录吴玠功,承制任为明州观察使,兼陕西路诸路都统制。
金人起兵侵宋,每战常胜,及与吴玠战,多败,发愤要报此仇。娄宿因兵败忧愤而死,兀术继任,乃会各路兵10余万,跨渭水,作浮桥。自宝鸡结连珠营,叠石为堡垒,与宋军对峙。绍兴元年(1131年)十月,兀术领兵大攻和尚原,吴玠命诸将用劲弓强弩,分次射击,号“驻队矢”,箭如雨发,前后不绝,金军不得不退。吴玠又派奇兵突击,绝金兵粮道;并设伏兵于神坌,待金兵至,突起袭击,金兵大乱;吴玠复乘夜出击,金军遂大溃,兀术中流矢逃遁,仅以身免。张浚承制,以吴玠为镇西军节度使,吴璘为泾原路马军副总管。兀术败还,既愤且惧,遂自河东归燕京,乃以撒离喝为陕西路经略使,屯凤翔,与吴玠部相持。
绍兴二年(1132年),朝廷任吴玠兼宣抚处置使司都统制,节制兴、文、龙三州。金人久存占蜀野心,以吴玠部驻和尚原,不得过,谋用奇计取胜。时吴玠部屯河池,金人用叛将李彦琪驻秦州,在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牵制吴玠部;又令骑兵击熙河,以牵制关师古。这是两路疑兵,撒离喝自率军直捣上洋。
绍兴三年(1133年)正月,撒离喝破金州(今陕西安康),长驱向洋州、汉州。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守臣刘子羽急命田晟部守饶风关(今陕西石泉),并以急书请吴玠部队入援。吴玠得书,率军自河池日夜兼程奔驰300里,与撒离喝大战于饶风关,金兵披重甲,登山仰攻,先后相接,前仆后继。吴玠军弓矢大发,并用大石摧压登者。双方激战六昼夜,伤无数,尸如山积。撒离喝以金钱招募敢死队,得5000人,将实行夹攻。适吴玠军中有小校获罪投金,为向导,引金兵自祖溪旁径出关背,乘高而下,宋军大败。刘子羽弃兴元退保三泉,筑潭毒山固守,吴玠部退保西县,复往三泉与刘子羽部队会合。不久,金兵北归,吴玠急遣兵,在武休关袭击金兵后部。金兵坠涧而死者千余人,尽弃辎重北去。朝廷乃进吴玠检校少保,充利州路及阶、成、凤州制置使。
绍兴三年(1133年)十二月,金兵攻和尚原。次年二月,复攻仙人关。经过几番恶战,吴玠调遣得宜,谋策奏效,终于大破金兵。此次战役,金人兴师动众,皆以为四川可图,自元帅以下皆携带家属,却大败而归,才知吴玠之谋略勇武。自是,金兵还据凤翔,令将士屯田,为长留计,再不敢图蜀。捷闻,朝廷授吴玠川、陕宣抚副使;吴璘自防御使升定国军承宣使,属下皆分别升官。
绍兴六年(1136年),吴玠兼营田大使。后遣裨将马希仲率兵攻熙州,败绩,又失跫州,斩之以肃军纪。吴玠与金人对阵近10年,常苦远饷劳民,遂行精兵简政、淘汰冗兵,以节省开支;实行屯田,岁收粮10万斛。又调戍兵,命梁、洋守将修堡城旧堰,兴修水利,人民愿归农者数万家。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金和议,金人许归河南、陕西地。高宗以吴玠作战功高,授特进四川宣抚使,开府仪同三司,陕西阶、成等州皆听节制,遣内侍奉赐御札,至则吴玠病重,扶掖接旨。高宗知道甚忧,命地方官就蜀求良医,且令国医驰视。未至,而吴玠已卒于仙人关,赠少师,赐钱30万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