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洗手歌》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洗手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洗手歌》教案1

 活动设计背景

 通过我的日常观察,幼儿能够独立入厕、洗手,但是洗手的方式很不规范,常常是洗好后,指甲里和手背上面还存在着脏乎乎的黑泥,纠正幼儿洗手方式,对幼儿的健康大有益处。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讲卫生的重要性。

 2、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3、教育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4、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

 难点:培养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手偶、正确洗手方法的课件、水盆、肥皂、毛巾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手偶表演:“哎呦,哎呦,肚子疼死了。”

 教师提问:为什么小兔子会肚子疼呢?她平时有什么不好的习惯吗?

 (引导幼儿说出手偶不讲卫生,不认真洗手。)

 2。教师提问:那我们小朋友知道该怎么样洗手才能不生病呢?跟身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幼儿集体讨论后,到讲台来给其他幼儿做示范。)

 3。设计问题,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

 (1)教师: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你们说的对不对啊?

 (2)出示洗手课件,了解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师与幼儿重复洗手的正确方法:

 袖子袖子卷卷好,水龙头儿忙打开,肥皂宝宝来帮忙,搓搓手心和手背,

 清水来把赃物冲,小小毛巾擦干净。

 教师边做动作边说自编儿歌。

 4。教师:那老师还要问问小朋友,我们什么时候应该洗手呢?

 (饭前、便后、玩玩具等)

 5。幼儿实际练习:进一步掌握洗手的`方法

 将幼儿分成4组,分别进行洗手实践。

 二、结束部分: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对幼儿的洗手方式予以表扬和纠正。

 活动反思:

 活动对幼儿进行勤洗手的良好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洗手,鼓励幼儿自己来介绍洗手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中班《洗手歌》教案2

 设计背景

 “洗手歌”,这首儿歌是中班的语言活动,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平时幼儿不太注意手的卫生,通过此项活动,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

 2、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重点难点

 学习朗读儿歌,并能边做动作边读。

 活动准备

 挂图、香皂、毛巾、自来水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小手脏了怎么办?

 幼儿:用水洗。

 老师:你们会不会洗?

 幼儿:会。

 老师:那你都是怎样洗手的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幼儿回答各自各的洗手方法。

 2、老师:(出示挂图)

 老师:图上有谁?在做什么?

 幼儿:小朋友,在洗手。

 老师: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幼儿:吃饭前、上厕所后、玩耍后、从外面回到家里或教室里,等等。

 老师小结:宝贝们说得都很好,先搓手心,再搓手背,然后关水,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小手,现在让我们来把这些步骤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吧。

 3、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读儿歌,边读边做动作。

 儿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背搓搓。

 冲冲水,冲冲水,小手干净了。

 (2)幼儿配合动作跟读。

 实践练习洗手一次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并能按一定的步骤边读边做洗手的动作。

 2、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教学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但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有的幼儿没有老师的提醒就又开始了玩水,可见,不玩水的行为个别幼儿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师的随时提醒。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就想改变幼儿玩水的坏习惯,确实不可能,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引导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