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原文_翻译及赏析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唐代·杜甫《江汉》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病欲 疏 一作: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思归壮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漂泊在江汉一带,思念故土却不能归,在茫茫天地之间,我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
看着远浮天边的片云和孤悬暗夜的明月,我仿佛与云***远、与月同孤。
我虽已年老体衰,时日无多,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觉得病情渐有好转。
自古以来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是为了取其体力,因此,我虽年老多病,但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赏析“江汉”句,表现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代指天地。“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黄生对这句诗的理解,是深得诗人用心的。
“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像孤月一样的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是很能说明它的特点的。
“落日”二句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周易》云:“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他的话很有道理。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它和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意,是一致的。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飘流江汉,而对飒飒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胡应麟《诗薮·内篇》卷四赞扬此诗的二、三联“含阔大于沉深”,是十分精当的。
赏析二首联用自嘲的方式写出诗人滞留江汉的困境。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是漂泊流徒的标志。“思归客”是说诗人想回乡而不能回,只得四处漂泊,浪迹天涯。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其中包含着诗人的无限辛酸。“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
颔联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对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把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深沉。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远同孤一样。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字面上写的是诗人所看到的片云孤月,实际上是用它们暗喻诗人自己。诗人把内在的感情融入外在的景物当中,感慨自己虽然四处飘零,但对国家的忠心却依然像孤月般皎洁。昔人认为这两句“情景相融,不能区别”。
颈联直承次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运用借喻手法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依然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前者是虚写,比喻“暮年”,上联明明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否则一首律诗中,既见孤月,又见落日,是自相矛盾的。而后者是实写。身处江汉,面对瑟瑟秋风,诗人不仅没有了往日的感伤情怀,反倒产生了“病欲苏”的感觉。这种变化是诗人壮心不已的心态和积极用世的精神的反映。这恰好说明,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出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
尾联借用了老马识途的典故,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指出,古人存养老马,不是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诗人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病欲苏,同老马一样,意在表明自己虽然年老多病,但他还有智慧可以用,仍能有所作为。另外,诗句中也自然流露了言外之意:“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表达了怨愤之情。
句解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漂泊江汉我这思归故乡的天涯游子在茫茫天地之间只是一个迂腐的老儒."江汉"长江、汉水之间.首联表达出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有自嘲意."思归客"是杜甫自谓因为身在江汉时刻思归故乡但思归而不得饱含天涯沦落的无限辛酸."乾坤"即天地."腐儒"迂腐的读书人这里实际是诗人自指不会迎合世俗.如果说前一句还只是强调诗人飘泊在外的思乡之心后一句则将自己在天地间的渺小孤独感吐露无遗.诗人原来的抱负是要经天纬地的然而越到人生的最后阶段他越是痛感自己的渺小无力.其中的痛楚和无奈该有多深!
片云天***远永夜月同孤.
像飘荡在远天的片云一样远客异乡;与明月一起孤独地面对漫漫长夜.颔联为工对."天***远"承江汉客;"月同孤"承一腐儒.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他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慨叹自己飘泊无依.不过在明月的皎洁和孤清中我们又体会到了诗人的孤高自许他的心仍然是光明的."永夜"长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我虽已到暮年就像日将落西山但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依然存在;面对飒飒秋风我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逐渐好转.颈联为借对"落日"比喻暮年而非写实."秋风"句是写实.诗的意境阔大而深沉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积极用世、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疏"复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自古以来存养老马是因为其智可用而不必取其体力跋涉长途.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比喻自己身虽年老多病但智慧犹可用还能有所作为.《韩非子·说林上》里讲春秋时管仲随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失道路.管仲提议用老马领路于是找到了归途."老马"是诗人自比. 创作背景 题解 有人认为此诗作于夔州有人认为作于江陵当以后者为是.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秋天流寓湖北江陵、公安等地诗即作于此间.诗题作《江汉》近乎无题大概漂泊流徙中已无心拟题.杜甫这时已五十六岁长期飘零历尽艰辛北归无望生计日困至老仍如浮云行止无定心中自然颇多感慨.尽管如此诗人忠魂仍存壮心犹在并未因处境困顿和年老多病而悲观消沉此诗就集中地表现了这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精神. 评解 诗人身滞江汉心有感而作此诗.他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怀才见弃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怀.前两联写所处之穷后两联写才犹可用.元代方回《瀛奎律髓》评论这首诗说:"味之久矣愈老而愈见其工.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远’、‘同孤’、‘犹壮’、‘欲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矣."确实诗的中间两联情景相融妙合无垠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故历来为所称道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篇》就说这两联"含阔大于沉深高(适)、岑(参)瞠乎其后".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杜甫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梦断刀头,书开虿尾,别有相思随定。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 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 宦情羁思***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 相思休问定何如。情知春去后,管得落花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