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意象归纳整理鉴赏800字
“月”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最早、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受到历代诗人的青睐,成为他们表达某些特定情感的载体。尤其是到了唐代,无论是情感内涵的丰富性,还是艺术表现的独特性,唐诗中的月意象都比唐前有了显著的发展。本文拟把唐诗中月意象所积淀的深厚的情感内涵,以及它所具有的艺术特征,作为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对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月意象研究的综述。 第二章对唐前诗歌中的月意象的发展流变作出梳理。根据月意象自身的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秦时期的月意象多以日月并列或对举的形式出现,独立性差,实用性很强,与情感的结合不紧密,主要还是作为时间和自然的见证或受日月崇拜的影响而出现,从严格的意义来说,此一时期的很多“月”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意象;汉魏时期的月意象开始从日月并列或对举的格局中独立出来,但仍然不突出,抒情色彩比起先秦时期的月意象要稍浓一些,并出现了和相思忧愁等情感的较为稳定的联系;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月意象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情感内涵除了相思和忧愁,还出现了表现怀古、思乡、悼亡之情及描画女性容饰或吟咏女性用物和闺中风情的月意象,与情感的结合更为紧密。举例说明: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海上生明月,天涯***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这些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B、“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这些诗句中的明月蕴涵着边人的悲愁。
C、“古人今人若流水,***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该诗名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蕴涵时空的永恒。
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