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珍白塔铺道中如何咏沈阳?
清代初期诗人对盛京景物关注的目光也射向城郊的小村,著有《怡静轩诗草》的沈阳诗人柏珍就写有一首《白塔铺道中》——
雪尽起尘红,驱车古道中。
桥横双路引,塔立一树雄。
客憩因身倦,骖停为腹空。
忙呼供酒食,醉饱数青铜。
白塔铺,又称白塔堡,是沈阳城南二十里的一个村庄,明代永乐四年(1406年),僧人德本在这里监修了一座白塔,并在塔旁建起一座寺庙,名弥陀寺,这白塔便被称为弥陀寺佛塔。气势雄伟的七层宝塔用经过琢磨的白石砌成,晶莹似雪,光华如玉,远近来瞻观者很多。
柏珍的这首五律是路经白塔铺道中即兴而作。前四句写景,突出“驱车古道中”所见的雪后白塔铺的独特风光:桥横路畅,白塔雄峙,后四句记叙在长途跋涉中诗人劳顿,连驾车的骖马都饿得跑不动了(骖,音cān,为同驾一车的三匹马,或驾车时位于两侧的马),于是便歇进小店用餐,“忙呼”“醉饱”一组形象传神的描绘,使这发生在四百年前乡村小店的一幕,显得生动而富有情趣。
历史翻过了一页,当年白塔铺小店中的故事只能在诗中重温了:
诗中所记的白塔,已不复存在,1904年日俄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炮火已把白塔化为乌有,塔边只留下一片断壁残垣和累累白骨。
民国初年外攘门(小西门)